夏玲;肖娟;秦佼
目的:探究十二指肠镜结合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07月~2013年0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总共94.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总共77.1%,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7.1%,对照组的患者的满意率为74.3%,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结论:对使用腹腔镜结合十二指肠镜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华嘉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和高脂血症等疾病。这些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据调查统计,我国现有高血压病人2亿,超重或肥胖2亿,冠心病、脑卒中病人约900万,糖尿病9200万。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居民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作者:黄长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可逆等特点,在各种避孕方法中使用为广泛。但是,由于施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放置IUD妇女的官颈条件、子宫排异不同,以及IUD支架的硬度、大小、形状与宫腔内形状不符等因素造成的IUD脱落,意外妊娠、带器妊娠、副反应等困扰着广大育龄妇女。我区对529例放置IUD对象出现副反应情况的育龄妇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并提出降低放置IUD副反应措施。
作者:邹升群;陈历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对下肢静脉滤器植入术结合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
作者:黄艳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孕周胎膜早破性早产(PPROM )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早产病例按照不同孕周分为A组(孕周≤34周)和B组(孕周>34周),观察两组妊娠结局、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率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产妇宫内感染率及产褥感染率显著高于B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体重小于2.5kg比例及Apgar评分显著低于B组,而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孕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不同,孕周≤34周胎膜早破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高,孕周≤34周的PPROM应积极延长孕周,降低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作者:李芳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我院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收集的52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的52例氟喹诺酮类ADR报告中,男性33例(占63.46%),女性19例(占36.54%);其中静脉给药43例(占82.69%),口服给药9例(占17.31%);一般的ADR46例(占88.46%),严重ADR6例(占11.54%),无新的ADR案例。主要涉及皮肤系统(占34.62%)、消化系统(占23.08%)、全身(占21.15%)、心血管系统(占11.54%)和神经系统(占9.61%)等。结论:应加强和重视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规范其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苏燕;汪宇;瞿晓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患者肾功能与脂质代谢紊乱的相互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2月接收的142例慢性肾脏疾病(CKD)不同分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肾功能正常组的30例患者进行相互比较。结果:CKD2、3期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4期患者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含量稍高于正常组,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均与肾功能(eGFR)呈正相关,他们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86、0.612。结论:血脂紊乱与CKD患者的肾脏功能降低有密切关系,通常CKD患者会伴有血脂异常,因此临床治疗中应积极地控制患者血脂水平以避免 CKD患者进行性恶化。
作者:余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囊肿患者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7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39例患者传统的开腹手术,给予观察组39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引起任何患者死亡案例,两者进行手术时长差别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发热人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这几个标准的观察数据都明显高于运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的数据。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囊肿疾病过程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小,安全有效,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景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我院因急性阑尾炎入院的患者,并采取对照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额外的给予中药配合治疗,在治疗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对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炎周围脓肿的治疗均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宇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优质的整体护理在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具体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之间做剖官产手术的孕妇300例,按A、B组各150例,A组行整体护理,B组行常规护理,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A组心理状态良好,且住院时间较短。与常规护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整体的护理服务,可以提高剖宫产手术孕妇的心理状态,确保剖宫产手术安全,同时也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整体护理质量。
作者:熊秋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重度痔疮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Milligan手术,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PH),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出血、疼痛、坠胀及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血、疼痛及坠胀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H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其不仅能显著提高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弥漫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弥漫性肝癌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弥漫性肝癌多在肝硬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结节直径多在1~2 cm ,呈弥漫小结节样或“豹皮样”改变。常合并门静脉癌栓。CDFI显示动脉血流丰富,呈火海征或火岛征,PW测及多为高速高阻的动脉频谱,RI多大于0.60,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与结节性肝硬化时的血流显示有明显的不同。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弥漫性肝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玉艳;赵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价值。方法:随机抽取近期到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70名,探究其临床护理手段及护理效果。结果:70名病人中基本痊愈并出院的有65名,死亡5名。护理有效率为92.9%。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细心照顾,对其进行科学的临床护理不但可以对其治疗起到一个有效的辅助作用,还能防止其病情恶化或产生并发症。
作者:罗桂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施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采用肋骨爪形钢板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的临床回顾分析。结果:3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基本矫正,连枷胸、纵膈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随访1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工作。结论:肋骨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效果好,切口及肌肉损伤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振海;于长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在感染途径上存在差异,但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分析患者感染途径,对症治疗,可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有效防治。
作者:崔言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死亡率高,在胃的恶性肿瘤中,腺癌占95%这也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乃至名列人类所有恶性肿瘤之前茅。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当临床症状明显时,病变多已属晚期[1]。近来,我们采用胃癌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胃癌患者41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病例均来自我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普外科收治的胃癌患者41例,其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39~76岁,平均(56±3.19)岁.全组病例均通过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及活捡病理学检查确诊胃癌。肿瘤部位:肿瘤位于胃窦部29例、胃角部9例、胃体3例。术后病理学分期:Ⅱ期13例,llIa期l6例,Ⅳb期12例。组织学类型:腺癌(包括腺癌、腺管癌、黏液细胞癌和乳头状癌)占据胃癌的绝大部分,约为83.6%。41例患者均经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治疗。
作者:车远平;李喜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另外对照组给予贝他乐克,而观察组采取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52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结果:52例均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120min ,平均105min。术后残余结石3例,六周后经胆道镜取石成功。经过科学严谨周密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5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8-13日,平均10.5日。结论:加强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手术成功的保证。
作者:刘岩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在急性脑梗死(ACI)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mg/次,每日2次、连用14天,同时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日。观察治疗前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 ACI具有显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田艳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对用药的认识情况,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癫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有91.7%,服药依从性较好的仅有8.3%。其中不经过医生的同意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有30%,服用药物半年后就随意停药的有51%,还有10.7%的患者认为服药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于是自行换药。结论:癫痫患者对于用药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服药的依从性,因此需要向患者多宣传药物治疗的知识,才能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方晓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