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丽娜
目的:探究介入影像医学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简述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诊治和随访过程中介入影像医学发挥的重要作用。结果:CT或超声引导下进行置管引流、穿刺抽吸能够有效减少炎性介质、降低腹腔内压力,同时还能够避免借助开服来清除脓肿。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疾病需要介入影像科、胰腺专科、IC U及病理科等多学科的合作,以患者为中心,相互交流信息,为胰腺专科医师的治疗提供佳方案。
作者:王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药物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0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本次患者均为女性,对本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子宫体积与子宫肌瘤体积进行对比。结果:采用药物治疗后,患者子宫体积与疾病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的体积,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采用米非司酮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降低其体内激素,缩小肌瘤体积,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王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批判性思维不只是一种理论,重要的是实践者自身的思维方式,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积极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才是落脚点。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首先要求教师自己具有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意愿。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有研究表明,临床护理教师往往具有较好的批判性思维倾向和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会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作者:郑娜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通过对2010级在校乡医学生学习基础护理技术实验课程教学中实施 PBL教学方法,观察其教学效果,探讨乡医学生在基础护理技术实验课程PBL教学改革的可行性,并发现和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方法:将2010级四个班级乡医学生随机分为 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学生中各有民汉一个班,将PBL教学组学生按实验课程安排分为每15-20人一组,在基础护理技术实验课中实施 PBL教学,传统教学组在实验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PBL教学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要高于传统教学组学生。其中PBL教学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7.15±0.689分,传统教学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为83.31±0.657分,两组学生成绩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教学组学生通过PBL方法学习,在解决、分析问题方面、实际动手方面、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和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PBL教学法不仅适用于医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中,更适用实验教学中。基础护理技术实验课程中实施 PBL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效果要优于传统教学,乡医学生学习基础护理技术实验兴趣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主动性增加。
作者:赵学荣;木尼热·胡达拜尔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医院竞争需要服务,护士的就业和工作水平提高也要依靠服务。因此,卫生部2010年提出以“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们在此大背景下,牢固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积极落实手术室优质护理程序,不断探索更为完善的护理服务机制[1]。
作者:赵彬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比较治疗前后血清hs-CRP的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血清 hs-CRP水平较入院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愈29例、好转10例和无效1例,对照组患者临床治愈18例、好转16例和无效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可有效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春霞;张兴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冲突在不同性别及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方法: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大连市妇女工作者、庄河县在家务农的农民、大连医科大学七年制四年级大学总共437人,男性108人,女性329人,填写《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冲突问卷》。结果:来自不同群体的男性问卷得分64.67±13.836高于女性问卷7.44±14.321(P<0.05);农民在传统价值观念与相应实际行为间冲突得分高66.50±13.720,城乡妇女工作者得分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男性价值观念冲突可能高于女性;接受教育年限多的群体价值观念冲突可能会较小。
作者:高岩;贾树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该地区剖宫产的流行病学分布,分析两所医院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相应对策,为降低剖宫产率、优化分娩结局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的方式,调查两所医院不同分娩方式的分布,了解剖宫产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对象为2013.5-2013.8期间在聊城市妇幼保健院、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000例孕产妇及其主管医生。结果: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初中及以下组的孕妇发生心理症状阳性的危险性低于大学及以上组的孕妇(OR=5.817);与公婆关系差的孕妇发生心理症状阳性的危险性高于关系好的(OR=3.134);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OR=2.256);此次妊娠前流产次数(OR=0.652);对分娩的感觉可怕与否(OR=0.863);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担忧(OR=0.815)。结论:1.临产孕妇的焦虑水平较高,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2.受教育程度、与公婆的关系、是否存在家族遗传疾病史、此次妊娠前流产次数、对分娩的感觉可怕与否、是否对孩子的健康担忧为临产孕妇焦虑的影响因素。
作者:解晓玉;辛倩;邓晓蕾;程道静;李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等检查研究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作用报道较多,但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和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DSA检查,研究脑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的建立与代偿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一侧脑血管发生闭塞时,可通过多个途径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避免或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
作者:于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7月分娩的新生儿,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各64例,监测新生儿生后30min内的血糖值。结果: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20.3%,阴道分娩儿低血糖发生率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阴道分娩儿高,产前要重视产妇术前禁食情况,及时纠正产妇低血糖,产后加强新生儿保暖,尽早喂养,防止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降低新生儿低血糖的危害。
作者:姚郁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行脑电监测过程中的护理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癫痫和疑似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行视频脑电监测,在监测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施包括健康宣教、环境护理以及皮肤护理等多项服务服务,总结在行脑电监测过程中实施护理服务的效果。结果:80例行视频脑电监测患者中,50例确定为癫痫,并给予针对性的治疗药物,有效避免不合理用药。20例确定不是癫痫,直接出院,避免误诊现象发生。10例患者可确定为需要实施手术治疗。监测期间未有1例患者出现意外现象。结论:脑电监测结果是确定癫痫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做好脑电监测的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监测准确率。
作者:卢燕华;尹玉珊;黄淡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对神经衰弱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对其所引发的睡眠、抑郁与焦虑的药物作用影响。方法:采集来我院就诊因神经衰弱而引起主要临床症状患者8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服用药物后对睡眠,抑郁,焦虑等临床主要症状恢复情况。结果:根据HAMD以及HAMA评分对比可见,两组治疗后均有明显治疗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患者占总人数的67.50%,明显由于对照组40.00%。而总有效率观察组也由于对照组22.5%。(P<0.01)。结论:经临床结果可见,观察组采用帕罗西汀药物治疗,治疗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尤其对睡眠、抑郁与焦虑等主诉症状有着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张凤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46例患者,深入分析患者的病例特点、妊娠结局及治疗疗效。结果:本组患者中,病理类型所占比例大为成熟畸胎瘤。1例患者早孕人工流产;11例阴道顺产;32例行剖宫产。结论:在临床妇科中,经B超可及早发现妊娠合并卵巢肿瘤,进而及早治疗,保障母婴安全。
作者:魏长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鼻饲治痰醒脑汤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以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重型颅脑外伤(GCS评分3-8分)约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治痰醒脑汤)、对照组,ELISA法检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NSE、S -100b的水平;评估两组的治疗后GCS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痰醒脑汤组血清中 NSE、S-100b的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预后的GCS评分总体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治痰醒脑汤可以通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 NSE、S-100b的影响,起到脑保护作用,改善该类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恢复效果。
作者:陈龙;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谭卫国;张勇;阮敏;王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内科疾病,多是因为各种因素综合情况下导致人体心脏的心肌细胞出现缺血缺氧,从而造成心肌坏死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有着很高的死亡率,因此实施溶栓治疗以及科学护理是十分必要的,在护理服务的支持下,治疗效果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减少了死亡率,帮助患者获得新生。本文即是对目前的心肌梗死的护理理念以及进展进行阐述总结。
作者:蒋合秀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C T联合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结果,总结C T和B超诊断甲状癌的符合率。结果:单一C T、彩超诊断甲癌分别为42例、37例,符合率分别为76.36%及67.27%。C T、彩超联合诊断甲癌51例,符合率为92.73%。结论:术前C T联合彩超检查,对提高甲状癌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蔡冠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6例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AG )为营养不良的判断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营养良好组11例)、B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21例)、C组(重度营养不良组4例)。结果:尿素氮、上臂围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异;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肌酐、血胆固醇两组间有明显差异。结论: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蛋白质摄入不足、胃肠道功能、残余肾功能、代谢性酸中毒、炎症等因素有关,而针对上述原因进行综合防治,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作者:罗琴兰;宋宪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孕期宣教对产褥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产妇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6例)实施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26例)在此基础上实施孕期宣教,对比两组产褥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失眠率、抑郁率、感染率及新生儿患病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泌乳情况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褥期产妇实施孕期宣教,可有效改善产褥期结局,降低新生儿患病率,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袁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治疗手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溃疡病人118例,男女比例为1:1,所有病人均出现疼痛、呕吐、恶心等消化道溃疡临床症状。将118名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5名,对照组53名,观察组通过泮托拉唑对病人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奥美拉唑展开治疗,实时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的治疗状况。结果:通过治疗,两组病人的病情都得到了一定控制和改善,观察组的65名病人中,有30名病人取得治愈效果,效果明显的有20人,有效的有10人,无效的有5人,总体有效率为92.3%,对照组的53名病人中,有23名病人取得治愈效果,效果明显的有15人,有效的有5人,无效的有10人,总体有效率为81.1%。结论:通过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比通过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所取得的效果更显著,更能改善病人的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50例门诊治疗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药物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用药治愈率达98.6%,复发率为1.4%。结论:药物治疗提高了妇女的生殖健康,加强了妇女生殖卫生知识宣传,加大了妇女病的普查普治,可以彻底治愈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并预防复发。
作者:张艳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