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以中医观点治疗氯氮平所致流涎

杜春红;王成芳;邬培英

关键词:氯氮平, 流涎, 中药治疗
摘要:目前,氯氮平在我国已成为主要的抗精神病药物之一.氯氮平的问世是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的又一里程碑,对精神症状的改善超过传统抗精神疾病药物的15%~20%,其使用频率超过氯丙嗪.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频超声在肝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肝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方法:脾损伤根据Gall分级,肝脏损伤根据AAST分级,对52例肝脾外伤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经腹超声检查、经腹超声结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5%(45/52)、96.1%(50/52).结论:经腹超声联合应用高频超声能对肝脾损伤提高早期诊断率.

    作者:魏玲玲;黄勇跃;郭晓慧;管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碳酸氢钠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碳酸氢钠在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真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将使用和未使用抗菌药的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5%的碳酸氢钠10ml在三餐后漱口1分钟,对照组用清水漱口,两组每2天一次口腔黏膜和舌苔涂片检查真菌感染情况,观察时间一个月.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预防性使用5%的碳酸氢钠漱口能减少口腔真菌感染发生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使用5%的碳酸氢钠漱口以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作者:李敏;王淑琼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辽源市近五年流行性出血热临床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加强流行性出血热护理的效果.方法:2003~2007年我市共有422例流行性出血热,给予相应护理.结果:我市流行性出血热无死亡病例,平稳渡过危险期.结论: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的护理可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作者:于亚军;王丽珍;赵志锋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保乳手术联合化疗及术后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观察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在我国已上升到女性癌中的第2位,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随着临床诊断水平提高,发现早期乳腺癌的比例逐渐增加,求治愈、保功能、要美观的治疗新观点渐为人们接受.

    作者:颜太琼;徐文斌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曲马多联合心理治疗用于分娩镇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曲马多与心理治疗在分娩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将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孕妇随机分为三组,A组为单用曲马多组,B组为使用曲马多及心理治疗组,C组为对照组.采用疼痛分级法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并观察镇痛对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结果:A组、B组的镇痛效果、产程长短及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P<0.01),A组与B组产后出血量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与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产程活跃期肌注曲马多与肌注曲马多联合心理干预在分娩镇痛中均具有方法简单、效果满意、能缩短产程的优点,对母婴均无不良影响,但曲马多联合心理干预法更优于单纯曲马多组.

    作者:郭俊风;姬文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6例高血压急症患者给予静脉注射尼卡地平2mg,10分钟静脉推注(200μg/min),续以0.5~2.5μg/(kg·min)静脉滴注,记录给药前及静脉推注后即刻、5分钟、10分钟、30分钟、60分钟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尼卡地平起效较快,在静脉推注结束后5分钟SBP、MAP明显下降,DBP在静推结束后10分钟血压开始下降(均P<0.05).静推结束后继续予以尼卡地平静脉滴注,血压继续下降,在60分钟时SBP、DBP、MAP下降幅度分别达到治疗前的(24.90±12.32)%、(21.54±10.17)%、(23.20±11.19)%.心率在静推后即刻、5分钟、10分钟有所上升,但在30分钟时恢复到治疗前水平.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高血压急症有效、安全.

    作者:刘艳霞;刘艳芹;徐春秀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精神药物现状,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2月住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病历进行调查.结果: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使用的精神药物以奋乃静、利培酮、地西泮为主,其起始剂量与有效剂量均较小.结论:应选副作用小的精神药物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异常行为和精神症状的治疗,以低剂量为宜.

    作者:黄淑燕;许之驹;柳惠香;徐小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前隐瞒病情与否对预后影响的对照观察

    由于精神疾病的复杂性以及传统的观念和偏见,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常受到歧视,有很多未婚患者家属常常隐瞒病情,期望患者能够有正常的婚姻、家庭生活.此项调查旨在了解隐瞒病情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预后的影响程度.

    作者:陈兵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2009全国脑卒中康复治疗论坛暨全国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会第2次会议会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掌握沟通技巧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医疗改革和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沟通成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沟通也称为交流,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包括意见、观点、情感、思考的交换过程,以此取得彼此间的了解、信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者:李艳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关于防控老年性疾病的几点思考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深化老年人卫生保障与健康促进工作,对于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莹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如何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预算控制、收入控制、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药品及库存物资控制、固定资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债权债务控制、财务电子信息化控制和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应着重落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痔疮手术前后的护理要点

    痔疮是直肠下段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淤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痔疮是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根据痔所在部位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作者:赵晓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社区孕期心理保健与胎教的探讨

    1 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卫生亦称精神卫生,包括心理障碍的防治和心理健康的增进.心理障碍的防治是一种消极的、狭义的心理卫生观,它强调心理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从而降低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病率、患病率及致残率,提高心理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淑仙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躁狂症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目的:分析躁狂症患者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躁狂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安全、营养、睡眠、药物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结论:躁狂症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心理护理、生活护理、健康宣教.

    作者:谈金莲;叶仕能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对76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及肢体功能和语言训练.结果: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信心;消除或减轻患者某些功能上的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

    作者:刘淑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医疗体制及医疗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法律意识不断提高,维权意识逐步增强,传统的医患关系在形式和内容上发生巨大变化,医患纠纷的数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并由此引发许多暴力事件的发生,导致本应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变得紧张.

    作者:毕连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加强血站药品试剂质量管理以确保血液质量

    血液输注是治疗疾病和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如果把不合格的血液应用于临床能引起输血不良反应、传染疾病,甚至造成死亡.血站使用的药品试剂质量管理是确保血液质量的基础,多年来我站在药品试剂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方法如下:

    作者:荣瑾宇;耿立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期痴呆患者护理体会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期痴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WTO估计,欧、非、亚及拉丁美洲约有1 800万患者老年痴呆患者,预计2020年将达到2 900万例[1].

    作者:李春梅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谈卫生监督在学校食堂监管中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学校食堂社会化的发展,卫生监督在学校食堂中的监管对规范学校食堂的经营行为、有效控制食物中毒事故发生、保障师生食品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赵竹琴;张仁柱;王秀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