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轶钊;杨秀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6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4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服药指导、随访督导,观察干预前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改变。结果:社区护理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平均血压为(130.4±10.2/79.5±8.6)mmHg ,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68.1±15.9/105.7±11.3)mmHg ;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状态,提高其服药依从性,有助于增强社区高血压防治效果。
作者:蒲永茂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6例手术病人均予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况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中出现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结果:106例病人中胆囊切除术麻醉时间短(仅30-40分钟),肺癌手术,胃癌根治术以及结直肠癌手术者的麻醉时间较长(约3-4小时)。10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结论: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其麻醉有较高的风险和意外,一定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进行严密的监测,才能降低麻醉意外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志强;肖木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如何了解小儿心理特征,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小儿视力检查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弱视门诊就诊小儿842例,观察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配合情况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不同年龄段小儿心理特征有差异应该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结论:3岁以上小儿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获得准确视力检查结果,有利于小儿弱视的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陈燕青;蔡舒眉;黄紫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的恐惧,疼痛,减少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手术后的舒适度。方法:采取心理、专科护理、健康指导的方法对我科12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127例患者均得到很好的护理,无护理并发症,3-5天治愈出院。结论:掌握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案在小儿支起管肺炎中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2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支起管肺炎患儿74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组患儿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则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护理后,优质护理组PEFR、FEV1及PEF等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且优质护理组护理满意度94.59%,高于对照组81.08%,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谢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进行体检的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年龄将这些患者分为70岁以下、70~80岁以及80岁以上的三组,各有70、80、50例,比较其临床特点并分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患病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增加,P<0.05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并发症方面,患有老年代谢综合征的患者心血管患病情况比较没有差异,但在高血压、脑血管、肾功能等方面的比较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必须全面分析其产生和存在的危险因素,并要加强在代谢综合征老年患者中的宣传教育,达到有效控制高血压的效果。
作者:杨剑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我国当前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方法:根据我国当前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并落实到实际的药学服务中。结果:我国当前社会药房对药品质量管理的力度不够、药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较低且社会药房的公众咨询服务滞后,这些都是影响药学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社会药房在销售药品的基础上还提供相关药学服务,提升了社会药房服务的质量,提高了社会民众的健康水平,确保了社会药房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吕文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27例重度痔疮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术式不同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Milligan手术,观察组给予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PPH),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出血、疼痛、坠胀及水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出血、疼痛及坠胀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H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其不仅能显著提高重度痔疮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睡眠是人体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调节和保护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不断增大,精神负担过重,竞争日趋激烈,过度脑力劳动等引起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而发生睡眠功能紊乱。笔者选取在我院的住院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选取的100例患者中,男68例,女32例,平均年龄16-59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心悸,健忘,头痛,头晕,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作者:张盛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1概述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中暑多见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在遭遇严重的热浪袭击时,可引起大量不适人群受累。据研究表明,当日气温高大于31摄氏度时,便可有中暑发生。在我国,中暑多见于南方地区的夏季,老年人多见。人群分布上多见于在炎热气温下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参加大型体育竞赛和军事训练的人;另外,长途旅行的人也多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已经习惯于人工恒温环境生活工作的人们,由于普遍面临机体耐热能力的下降,日常生活中,中暑的发生率有呈逐渐升高的趋势。据不完全资料统计,中暑的病死率可高达20-70%。
作者:邱树梅;高一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87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应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刘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2013年5月21日,泰山区邱家店发生一起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是由餐馆从业人员正常携带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本次中毒症状以消化道表现为主。从餐馆的生墩、熟墩,从业人员大便和患者大便中均检出革兰氏阴性菌小杆菌,经检验鉴定为C2群纽波特沙门氏菌。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化学药品说明书,促进化学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药房目前正在使用的化学药品说明书70份,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湖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化学药品说明书项目要求的规定,对其缺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除药品名称、性状、药理毒理、适应证、用法用量、贮藏、有效期间、批准文号和生产企业这9个项目外,其余8个项目均出现缺项。结论: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化学药品说明书亟待规范化。医师用药亟待提高法律意识,依法规范用药。
作者:陶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18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生起搏器并发症23例(12.37%)。其中,误穿锁骨下动脉1例,术后起搏器囊袋血肿5例,起搏器囊袋破溃2例,电极脱位2例。结论:起搏器术后并发症是影响疗效的主要问题,加强术前预防、术中规范操作、术后观察随访,可将并发症减少到低限度,使之发挥佳治疗效益。
作者:胡宇宁;章锡林;汪靖;胡晓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7例孕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原因进行分析,配合治疗。结果: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孕28周后,妊高征为主要诱因,其次是胎膜早破、脐带因素。结论:胎盘早剥原因多样,应加强孕前监测,围产期应重视其预防、诊治。
作者:崔福鸾;张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接受计划生育手术导致子宫穿孔患者的临床病因和相关防治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计划生育手术所致子宫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共10例患者,主要因器械和药物穿孔,经过治疗后患者子宫穿孔症状均治愈,达到出院标准。结论:严格计划生育手术操作,减轻对子宫的损伤,能够有效预防子宫穿孔的发生,改善手术质量。
作者:于俊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高脂血症是指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而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的疾病,属临床常见、多发病。冠心病和血脂的流行病学调查及近年来开展的调血脂药物大多数病例的观察结果表明:高脂血症与临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是冠心病发病之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就其治疗方法浅述如下。1病因病机高脂血症多因饮食失节、情志失调、或年高体衰致脏腑功能失司,膏脂生成、输化失常所致,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虚主要表现为脾肾阳气亏损,或肝肾阴血不足;实主要为湿浊内蕴,久则兼夹淤血,终致痰淤互结。脾肾阳气亏损,蒸腾气化失司,则膏脂输化障碍,膏脂不得布散,反渗入血;或肝肾阴血不足,虚火灼津为痰,痰浊阻碍血液运行,血凝着不行,发为高脂血症。此中尤以脾虚与湿浊内盛为关键,脾虚湿盛是本病基本的病理基础。
作者:张亚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新生儿肺出血是一种危重的综合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胎龄、孕周、体重、原发病、出现肺出血后给予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治疗和转归等临床特点。结果:18例中早产儿占72.2%,低体质量儿占83.3%,有窒息史11例(61.1%),新生儿肺透明膜病8例(44.4%),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4例(22.2%),新生儿肺部感染3例(16.7%);治愈14例(77.8%),死亡4例(22.2%)。结论: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生与早产、低出生体重、肺透明膜病等缺氧性疾病及肺部感染性疾病有关,发生肺出血后应予综合治疗,治疗效果与是否进行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有关。
作者:李绍锦;杨娇娇;李上淼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了膨胀带锁髓内钉在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中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80例,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研究组患者膨胀带锁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单侧固定支架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治疗优良率为72.5%,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92.58±12.01)分钟和(11.01±1.25)天,相较于对照组手术时间(113.54±14.28)分钟和平均住院时间(14.79±1.58)天,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膨胀带锁髓内钉治疗新鲜四肢长骨干骨折患者不仅有较高的治愈优良率,还能很大程度上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杨再隆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护理的10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只有1例输液反应和1例摔伤,风险发生率为4%,明显好于对照组的36%,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明显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值得在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红恩;杨丽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