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娟;司金花;曹咏梅;杨慧
目的:探讨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护理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2月-2012年5月间收治的40例压疮患者的临床资料,将他们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即以生理盐水和3%的双氧水对压疮部位进行清洗之后,用无菌敷料做好感染的预防。研究组则根据每6cm2用4U胰岛素的量,使用注射器将其均匀滴在压疮的创面上,此外,还需根据每6cm2用1粒的标准将利福平胶囊内的粉末均匀的撒到压疮的创面直至覆盖为止,用药之外,还要进行护理。结果:在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之后,研究组的20例患者有5例(2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9例(45%),获得良好效果的有5例(25%),无效的患者有1例(5%)。对照组20例患者有1例(5%)治愈,获得显著效果的有3(15%)例,获得良好效果的有7例(35%),无效的患者有9例(45%)。结论:胰岛素和利福平在压疮换药中的应用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值的临床推广。
作者:于睿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多索茶碱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征求患者治疗意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方式给予临床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多氨茶碱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8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获得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育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治疗卵巢囊肿患者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中选取78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给予对照组39例患者传统的开腹手术,给予观察组39例患者腹腔镜手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和手术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没有引起任何患者死亡案例,两者进行手术时长差别小,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术后发热人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这几个标准的观察数据都明显高于运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的数据。结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卵巢囊肿疾病过程中,对患者形成的创伤小,安全有效,对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重大作用。
作者:景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体重指数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3年间本院收治 U A患者51例,并排除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根据体重指数将患者进行分组并对临床特征及临床疗效、心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估。结果:经过氯吡格雷+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估结果表明正常体重指数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有效+显效)明显高于超重组及严重超重组(9/13 VS 11/21 VS 6/17),且随着体重指数的增高,有效率进行性降低;心功能改善程度亦随体重指数的升高而降低。结论:体重患者UA的疗效欠佳,应对此类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
作者:卢凤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导致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从过去一年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4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2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其感染的具体相关因素。结果:在所选的240名患者中,有16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呼吸道感染占据大的比重,以10岁以下儿重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为高,同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必须给予有效的控制与应对,这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作者:窦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同时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明显要好于对照组,P<0.05。在心电图疗效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NST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ST数明显要比对照组的低,P<0.05。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杜明兰;岳敏;王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2例,将其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护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护理后,两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等评分,均优于护理前,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手术患者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而且还能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耀辉;罗宝华;寇立青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损伤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经过,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转归和预后。结果:观察组左侧膈肌撕裂的患者占75.00%,观察组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达50.00%,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中胸痛、呼吸困难、胸部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压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X线显示纵膈移动、一侧肺部透光度减低、膈面模糊、胸腔内肠气影、肺不张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骨盆骨折相比,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表现出胸痛、呼吸困难、腹部压痛等特征性症状。影像学可表现出纵膈向膈疝对侧移动、膈疝侧肺部透光度减低等特征影。根据以上损伤特点可实现该病的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佾龙;杨韶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观察II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滋肾健脾活血配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II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和对照组(给予滋肾健脾活血配合西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型糖尿病合并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应用滋肾健脾活血配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玄振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6例手术病人均予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况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中出现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结果:106例病人中胆囊切除术麻醉时间短(仅30-40分钟),肺癌手术,胃癌根治术以及结直肠癌手术者的麻醉时间较长(约3-4小时)。10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结论: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其麻醉有较高的风险和意外,一定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进行严密的监测,才能降低麻醉意外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志强;肖木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不断增高。90%的髋部骨折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中3/4发生于女性,而股骨粗隆间骨折占髋部骨折的65%。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对于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骨质疏松时,内固定失败率较高,手术创伤较大,若治疗不当容易发生髋内翻、肢体外旋或短缩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特别是高龄患者可因长期卧床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死亡率增加。我院自2005年至2013年11月采用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42例,疗效满意。
作者:李栏;王敏;杨志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了解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对滥用毒品,符合CCMD -3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78例作临床资料分析。结果: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以男性、青年、无固定职业为主,使用精神活性物质以冰毒、K粉为主,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为类精神分裂症症状,有幻觉、妄想、行为紊乱等,并对肝脏、心脏、脑等有损害。脱离精神活性物质及解毒、对症、支持、给予抗精神病药等相应处理可消除精神症状。结论:精神活性物质影响或损害了滥用者的神经系统,经及时脱离精神活性物质以及对症治疗,精神症状均在短时间内消失。
作者:柯东龙;高淑贞;欧阳筠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类型有胃虚、胃寒、胃热,肝热痰滞等。总以降逆和胃止呕为大法。常用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目的: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渡过早孕难关。
作者:陈霞;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随机取样分析2010年08月~2014年3月我院失血性休克病例10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2例,分别使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传统常规液体复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输液量、死亡率、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疗效。结果:常规组术前输液量为2860±386ml、入院24h内病死率为21.15%,限制组术前输液量为960±274 ml、病死率为9.62%,且两组患者间比较 HGB、PLT、HCT、PT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有效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为争取进一步治疗赢得宝贵时间,能明显改善预后,并有效降低死亡率。
作者:郭翔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体会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针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负性情绪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到2013年12月的100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精神症状自评量表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之前以及治疗后6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性、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恐怖等因子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实施护理干预6周之后,对照组患者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的各项因子分没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的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性、偏执、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精神病性、恐怖等因子分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对负性情绪的改善情况,增强患者的生活水平,应该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靳春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医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科室、类型和原因等情况进行探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处方120例,对处方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退药的科室、类型和原因等情况。结果:退药科室多的是急诊科,达25.0%,其次就是骨科、消化科和内科较多;退药种类中,以抗生素类药品为主,占40.0%,其次非甾体抗炎药、呼吸系统类药物较多;退药原因中,医院主观原因占主体,如药品不良反应占25.8%,开药过多或过重占15.8%,医嘱错误占8.3%等,而客观原因中,以患者拒绝使用为主,占12.5%,剩余的原因比例较少。结论:针对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诸多情况,必须制定出退药管理的措施,完善退药的程序,并在西药房的指定咨询窗口处负责退药,加强药品的咨询服务。对要退药品需按规定进行核对,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保障合理的安全用药。另外,医院也需要总结患者退药的原因,找出根源,积极采取改进措施,从而降低退药机率。
作者:陈雯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研究急性咽喉炎的发病特征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有急性咽喉炎的病患,针对病患的患病情况,主要对病患实行的为消炎、抗菌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等对病患的患病部位进行消炎治疗,同时可以配合板蓝根等进行中药雾化治疗,同时也可以选择在病患的穴位进行注射地塞米松制剂、利多卡因制剂等。结果:治疗后有55例病患治疗显效、9例病患治疗有效,0例病患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在40到49岁之间的人群,尤其容易患上急性咽喉炎,年龄超过70岁后,患病比例逐渐降低;急性咽喉炎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发病季节出现在11月到次年的3月;长期处于有有害气体、粉尘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使用辛辣的食物和吸烟饮酒等均是造成其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咽喉炎的病患需要根据病患的自身疾病特点和发病特征等,对病患进行治疗,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病患早日康复。
作者:马友护;张翠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究中医接骨法对小儿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把82例前臂骨折患儿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钢板固定法、中医接骨法对两组患儿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87.5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接骨法在小儿前臂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可把其推广应用。
作者:范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比较宫腔声学造影和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2例经腹或经阴道超声提示考虑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宫腔造影术,并与宫腔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结果对照。结果:27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13例诊断为粘膜下肌瘤,31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1例不典型性增生。宫腔镜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正确符合率(96.30%、92.3%),明显高于阴道超声造影(74.07%、76.92%),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于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正确符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宫腔声学造影方法较宫腔镜简便、易行且无创,但部分准确性较宫腔镜有明显差异,故两者联合应用产生较好的互补效应,优于单一检查,是准确诊断子宫腔内病变的一种可行性方法。
作者:翟科一;朱丽萍;尹维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