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育红
本文开篇对来氟米特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详细介绍,使读者对其作用原理有所了解。进而介绍来氟米特的药理实验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来氟米特的临床应用,主要包括来氟米特在狼疮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g A肾病和肾移植手术方面应用的情况。使读者可以全面而比较深入地了解来氟米特在肾脏疾病方面的应用。
作者:王延叶 刊期: 2014年第z2期
高血压脑出血(H IC H )是指继发于高血压的原发于脑实质内的出血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致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一定成就。但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选择等方面,仍存在争议。现就 H IC H外科手术治疗的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杨文正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组40例脑出血患者通过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护理及功能锻炼,辅以针灸,理疗,肢体推拿按摩等治疗。结果:生活可自理者27例,只能自行进食者7例。生活完全依赖无自理能力者6例。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并发症。
作者:万慧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在慢性胃溃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8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半年复发率为6.8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09%,半年复发率为20.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疾病复发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护理方案。
作者:江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6例手术病人均予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况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中出现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结果:106例病人中胆囊切除术麻醉时间短(仅30-40分钟),肺癌手术,胃癌根治术以及结直肠癌手术者的麻醉时间较长(约3-4小时)。10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结论: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其麻醉有较高的风险和意外,一定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进行严密的监测,才能降低麻醉意外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志强;肖木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损伤特点及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诊疗经过,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比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转归和预后。结果:观察组左侧膈肌撕裂的患者占75.00%,观察组失血性休克的发生率达50.00%,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中胸痛、呼吸困难、胸部闻及气过水声、腹部压痛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X线显示纵膈移动、一侧肺部透光度减低、膈面模糊、胸腔内肠气影、肺不张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纯骨盆骨折相比,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膈疝的患者表现出胸痛、呼吸困难、腹部压痛等特征性症状。影像学可表现出纵膈向膈疝对侧移动、膈疝侧肺部透光度减低等特征影。根据以上损伤特点可实现该病的早期诊断,避免漏诊、误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佾龙;杨韶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在血液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6例血液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为4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则接受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对比两组化疗药物评估、仪器评估及治疗风险评估等。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率较高,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愿意,即P<0.05。结论:为血液肿瘤患者实施主动静脉治疗模式可获取确切疗效,减少了静脉炎症的发生,且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临床疗效整体上较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胡莉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临床理论教学是教师系统地、科学地、有目地的传授医学理论知识的一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总结我院近年承担临床理论教学的经验,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理论教学质量,现就如何带好临床理论教学浅析如下: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在分管教学院长或副院长的领导下,医教科全面负责教学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定兼职教学管理人员。按学科设置教研室及教研组,任命科主任为教研室主任,并安排一名工作认真负责、有丰富带教经验的中级职称以上医师为教学秘书,负责教研室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作者:包明;薛爱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在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扩展应用及术后护理体会。方法:对阳信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000年1月-2009年12月手术的72例行区域性切除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护理并进行随访,分析内容包括病程、肿瘤大小、切除范围、术后病理、术后护理、术后复发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在选择的72例肿瘤大径均小于或等于4.5cm的患者中,均采用区域性切除术,切除组织周缘常规做快速病理,均未发现肿瘤细胞。短随访5年,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肿瘤复发。术后病理检查示6例(8.33%)部分区域包膜不完整,16例(22.2%)细胞生长活跃,偶见核分裂象,部分区域包膜有浸润。患者均未出现Frey综合征。结论:对于肿瘤大径小于4.5cm的腮腺多形性腺瘤,行包含肿瘤在内的腮腺部分浅叶切除+部分深叶切除术是安全的,既可取得与腮腺浅叶切除术相同的疗效,又可减少术后面神经麻痹和 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商立华;王秀芬;勾洪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通过术后护理提高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以及降低复发率。方法:对167例用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术后进行按压30min ,24h后进行远红外偏振光(超激光)治疗,每次10min ,治疗7天。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比对照组低。结论:该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素华;卢如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偏头痛伴心率失常的关系。方法:对偏头痛伴心律失常15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由于情绪变化,食物、药物血管痉挛、神经内分泌等因素影响,使偏头痛患者易并发心律失常。结论:偏头痛伴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治疗上应避免诱发因素,选用倍他乐克、安定等药物,病情严重者,可用射频消融、电复律等。
作者:朱琼祥;李文盛;黄春英;史润霞;黄梅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对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高血压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0年到2013年收治的172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为对象,以入院日期为依据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病例各86例。观察组给予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的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一个疗程为七天,对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妊娠结局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后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控制方面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的产妇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7.4%;在新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也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联合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酚妥拉明和硫酸镁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治疗,疗效比较显著,使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且更加安全,不良反应较少,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孟洁;郭强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另外对照组给予贝他乐克,而观察组采取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自2003年广安市中心血站建站以来,经过全站工作人员的大力宣传及不断努力,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无偿献血事业,全市血液供应完成了从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献血的转变,计划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的转变。本人就在血站工作几年的无偿献血招募经验进行了总结,与大家共同分享。1树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的服务理念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只有树立“全心全意为献血者服务”的服务理念,才能在服务中以献血者为中心,满足献血者要求。在献血场所的选择,献血车的配置,以及各种献血服务,都要从献血者的角度出发,尽可能给予周到的服务,让广大的人民群众愉快地献血,心甘情愿地献血。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有着愉快献血经历的人不但能成为固定自愿无偿献血者,而且能成为无偿献血的“义务宣传员”,他们会在不同场所现身说法,有意无意地宣传无偿献血,让无偿献血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
作者:罗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盗汗、咳嗽、发热等,经检查发现,多数患者淋巴结肿大,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作为肺门、片影、纵膈、浸润影及栗粒状淋巴结肿大。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抗结核治疗后。经随访2年发现,20例患者死亡,2年内死亡率为17.9%。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对于存在合并症或高危行为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其进行HIV检查,及早发现艾滋病,及时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艾滋病死亡率。
作者:张富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本文就45例眼内异物的X线、B超检查及定位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认为两种检查手段各具有其特异性,合理使用此两种方法,可以提高眼内异物的诊断准确性及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顾逊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由于社会歧视及自愿咨询检测(VCT )的覆盖率等因素,中国艾滋病疫情估计人数和实际检测报告人数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有大量的传染源---艾滋病感染者尚未被发现。在发现传染源后,由于某些客观原因和人员流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已发现的传染源管理丢失。国内一些专业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围绕如何有效管理传染源,防止艾滋病二代传播,对其管理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包括疾控中心垂直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管理模式,人文管理的模式,特定场所的管理模式,以及非政府组织发挥积极作用的模式等,该文对其现状及进展加以综述。
作者:彭永积;卢灿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1年0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学接受围手术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组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按常规护理后的血压控制情况。讨论:对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具备临床护理价值。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特点及其预防措施。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社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86例,回顾性分析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86例社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症状者12例,食欲下降者20例,恶心、呕吐者15例,无节律性者13例,腹胀者16例,腹痛有节律性者4例,上腹部不适者6例。相关并发症情况:呕血、黑便4例、癌变2例(4.65%)、穿孔3例(3.49%)、梗阻7例(8.14%)、上消化道出血出血70例(81.40%)。结论:社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不典型,相关并发症较多,尤其以出血为主,且发病部位与并发症均和青壮年患者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社区医院临床医生一定要注意对其进行及时的胃镜检查,尤其是一些可疑患者,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老年人消化性溃疡。
作者:王宇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妊娠早期,出现严重的恶心呕吐、头晕厌食,甚至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本病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常见类型有胃虚、胃寒、胃热,肝热痰滞等。总以降逆和胃止呕为大法。常用香砂六君子汤、苏叶黄连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主治。目的: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渡过早孕难关。
作者:陈霞;张春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