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张富平

关键词:艾滋病, 肺结核, 临床治疗, 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诊治的112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血、盗汗、咳嗽、发热等,经检查发现,多数患者淋巴结肿大,胸片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作为肺门、片影、纵膈、浸润影及栗粒状淋巴结肿大。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及抗结核治疗后。经随访2年发现,20例患者死亡,2年内死亡率为17.9%。结论:应加强对艾滋病的认识,对于存在合并症或高危行为的肺结核患者,建议其进行HIV检查,及早发现艾滋病,及时进行积极治疗,降低艾滋病死亡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分析

    目的:对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神经性耳鸣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宋建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1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观察和总结该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行Cho缝合术12例,行B-Lynch缝合术4例。行Cho缝合术患者除1例只是出血减少外,其余患者均停止出血。行B-Lynch缝合术全部停止出血,宫缩逐渐恢复正常。16例患者在出血减少或停止后均未有再次大出血症状。结论: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术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庞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临床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临床采用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所收治的40例距骨骨折病患临床资料。结果:利用Mlaryland评分系统来实施功能评分,其中有28病患为优,有9例病患为良,有3例病患为差,全部病患均未出现皮肤坏死或者伤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其优良率为92.5%。结论:从治疗结果来看,在距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上,经皮微创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所产生的创伤比较小,方法安全且可靠,操作简单且快捷,可确保骨折很好地复位,且固定也比较牢固,能够有效避免在固定过程中可能对骨折附近血供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破坏,有效避免各种后遗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凌峰;李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与护理策略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服药依从性状况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对用药的认识情况,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癫痫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差的有91.7%,服药依从性较好的仅有8.3%。其中不经过医生的同意随意增加或减少药物有30%,服用药物半年后就随意停药的有51%,还有10.7%的患者认为服药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于是自行换药。结论:癫痫患者对于用药的认识程度决定了服药的依从性,因此需要向患者多宣传药物治疗的知识,才能将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

    作者:方晓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诊护士超前护理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创伤急救护理包括现场抢救生命,对心跳、呼吸骤停、窒息、活动性大出血,开放性气胸、休克、腹部内脏脱出或开放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保证呼吸道通畅。积极配合抢救,挽救生命和保留受伤器官或肢体等,是急诊科处理患者的重要的一个方面。急诊护士的超前预见性思维既能为医生诊断做出有益的帮助,又能为抢救患者生命争取时间,因而显得尤为重要[1]。现对我院急诊采用预见性思维护理配合医生急救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报告如下。

    作者:王晓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IC U患者肛门周围湿疹的护理

    目的:探讨紫草油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方法:通过对11例肛门湿疹患者给予外涂紫草油配合红外线照射、氧气疗法。结果:11例肛门湿疹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讨论:肛门周围湿疹在去除诱因的基础上,外涂紫草油联合理疗取得明显的疗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林化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抗生素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抗生素序贯治疗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我科收治并确诊的老年CAP患者临床资料68例,随机分成两组,常规治疗组32例,序贯治疗组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平喘、祛痰、退热),序贯组在常规治疗3-5d ,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同类抗生素口服给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抗生素序贯治疗安全、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军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药房实施规范化药品管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规范化药品管理措施在药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药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针对分析结果制定规范化药品管理干预措施,观察干预措施实施前后药品管理各环节的缺陷发生率。结果:选取2012年3-4月作为干预前观察时间点,2013年10-11月作为干预后观察时间点,对比药品管理入库、使用及保管缺陷发生率发现,干预后各环节差错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药品管理干预能显著降低药房药品管理各环节中的缺陷率,对于提高用药安全性和药品管理水平均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雅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6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另外对照组给予贝他乐克,而观察组采取比索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47%(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比索洛尔治疗冠心病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心律失常,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国栋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该种检验方法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3年8月---2014年2月在我医院确诊或住院治疗60位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实验组),并随机选取了60位健康体检的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两项检验学指标。结果:实验组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两项检验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二者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这两种检验学指标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医生做出诊断决策时应当综合考虑上述二因素,防止漏检。

    作者:吴文俊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论基层医护人员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探讨

    基层卫生行政执法单位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员,笔者分析认为:只要赋予个人兼职职责和相应的法律权力。投入相应的资金和个人待遇,只要是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员兼职工作人员,就有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协助作用,能缓解和降低“一线”一线卫生监督员的工作压力,作为“一线”卫生监督协管员是有新的卫生监督信息情报报告作用,它对于有效预防和协助快速处理卫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和“无证”经营者较强大作用力。并对卫生监督工作实现前移,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申国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农村高血压病人家庭用药现状与对策

    高血压病是我国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它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而且是脑卒中、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目前高血压病还没有彻底的根治手段,控制血压仍以长期口服药物为主。在农村,特别是留守老人正规服药和合理饮食,知识缺乏,对血压的有效控制和靶器官的保护误区较多,我院2013年通过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1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家庭服药的情况,进行追踪随访,结果表明,本组老年患者家庭用药依从性差,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万斌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侧支循环的研究

    目的: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等检查研究脑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代偿作用报道较多,但应用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检查和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DSA检查,研究脑动脉闭塞时侧支循环的建立与代偿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症状的关系,为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的判断及有效的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结论:一侧脑血管发生闭塞时,可通过多个途径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避免或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

    作者:于鹏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后出血的防治特点

    在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中常见的产后出血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滞留、胎盘残留所致,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中常遇到的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可占产后出血的80%,其次是胎盘滞留,全身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子宫因素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子宫肌壁损伤,或发育不良。

    作者:杜虎芬;杜婵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对症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后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对症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3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对症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后疼痛情况、进食量、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VAS评分、进食量、住院时间及治疗总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1/38),护理满意度为89.5%(34/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3/35),护理满意度为74.3%(26/35),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症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郝春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循证药学与循证药学临床实践分析

    循证药学指的是一个药学的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的进行中需以佳的科学作为遵循的依据。患者意愿、药学临床实践经验、佳研究证据为循证药学临床实践进行的主要基础条件。提出用药问题、检索佳研究证据等为循证药学临床实践的主要步骤。

    作者:李磊;陈小陆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常熟市重性精神病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服务模式研究

    常熟市对重性精神病实行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建立了有效的防治机制和网络体系,提高治疗成功率和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本文重点研究了社区“救治、康复、管理”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的具体内容和措施,它有效地加强了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值得大家推广和借鉴。

    作者:张祥辛;颜红英;周联军;王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42例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对照组41例给予单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62%、70.73%,研究组总有效率较高,其DBP、SBP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联合坎地沙坦酯治疗老年性高血压,总有效率高,血压下降显著。

    作者:李春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临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噻托溴铵和舒利迭应用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舒利迭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两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其中研究组FEV1、FEV1/FVC以及FEV1%预测值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噻托溴铵和舒利迭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可行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秀珍;何润文;黄景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爪形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施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采用肋骨爪形钢板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的临床回顾分析。结果:3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基本矫正,连枷胸、纵膈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随访1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工作。结论:肋骨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效果好,切口及肌肉损伤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振海;于长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