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效果分析

宋建春

关键词:神经性耳鸣, 甲磺酸倍他司汀, 艾司唑仑,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对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神经性耳鸣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给予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性耳鸣治疗中,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论基层医护人员兼职卫生监督协管员工作探讨

    基层卫生行政执法单位设立卫生监督协管员,笔者分析认为:只要赋予个人兼职职责和相应的法律权力。投入相应的资金和个人待遇,只要是规范卫生监督协管员兼职工作人员,就有对卫生监督工作的协助作用,能缓解和降低“一线”一线卫生监督员的工作压力,作为“一线”卫生监督协管员是有新的卫生监督信息情报报告作用,它对于有效预防和协助快速处理卫生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和“无证”经营者较强大作用力。并对卫生监督工作实现前移,具有实际意义。

    作者:申国祥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关于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相关因素的探究

    目的:针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感染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导致其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从过去一年间在我院口腔科接受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240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结合24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其感染的具体相关因素。结果:在所选的240名患者中,有16名患者出现术后感染问题,呼吸道感染占据大的比重,以10岁以下儿重及60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为高,同时随着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感染发生率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为常见的并发症,必须给予有效的控制与应对,这对于患者生命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意义。

    作者:窦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参与公益性医疗服务的政策研究

    引导和规范民营医院有序高效地参与公益性医疗服务,不但与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社会事业领域”的政策设计一脉相承,而且契合了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要求。本文在梳理我国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民营医院参与公益性医疗服务的主要问题和障碍,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尝试为解决问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和建议。

    作者:孙广厦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11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分析

    目的:通过对11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好发部位以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选取自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110名,对其进行回顾性的调查研究,并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本次的调查研究中,所有患者共有138例患牙,其中73例治愈,31例好转,28例有效,总有效率95.7%。在不同患牙位置的统计上,前牙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后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类型的联合病变种类中,原发牙髓、牙尖病继发牙周病变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原发牙周病继发牙髓病变的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都会影响到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应明确发生疾病的部位和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

    作者:王秀荣;贾永刚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患者对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比较满意。结论: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都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高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居民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为了解社区居民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食物中毒防治提供对策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0~2010年,8个社区608户23016人,填写食物中毒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中毒发生时间、地点,次数,食物类别等。结果: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26人次,发病率为0.14%。中毒食物:主要是畜禽肉类;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就餐地点:夜市排挡和家庭用餐发生多。结论:造成居民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被污染的畜禽肉类,鱼类奶类保存不当细菌也容易滋生,引起中毒,因误食毒物导致食物中毒往往病情危重不容忽视。加强对居民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指导居民正确食用食物,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以及食品颜色,气味,性状等,不食有毒有害食品,减少防止食物中毒发生。

    作者:杨公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人头痛患者46例的诊断及鉴别方法探讨

    目的:对老年人头疼的诊断以及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采用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6例老年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分析。结果:诊断得到老年人头疼的主要原因包括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对老年头疼诊断的佳方法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开展的综合检查方法。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宫颈与宫腔粘连72例临床分析

    72例宫腔、宫颈粘连,其中所内发生者26例,院外发生者46例,发病率为5.6﹪。本症多发生在人工流产吸刮时负压过高或吸管窗面太锐利,或刮匙操作次数过多,动作粗暴,使子宫内膜基底层及子宫颈管粘膜损伤,愈合时发生子宫颈管及宫腔粘连,因而出现继发性闭经,月经量少,伴或不伴有下腹疼痛,是人工流产术常见的近期并发症。

    作者:纪爱玲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老年人腹腔镜手术106例麻醉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手术治疗麻醉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对106例手术病人均予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前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和重要器官功能进行检查;对其生理和病理状况作全面评估;对原发病和并存症积极治疗,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对患者的麻醉时间以及麻醉中出现的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结果:106例病人中胆囊切除术麻醉时间短(仅30-40分钟),肺癌手术,胃癌根治术以及结直肠癌手术者的麻醉时间较长(约3-4小时)。106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未有患者出现并发症与合并症。结论:老年患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过程中,其麻醉有较高的风险和意外,一定要在术前进行充分的评估,术中进行严密的监测,才能降低麻醉意外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胡志强;肖木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儿医院感染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抗生素使用状况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00例研究对象,均为2011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早产儿,依照感染的情况把早产儿分成64例感染组和236例未感染组两组,对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结果:通过调查研究,有64例早产儿出现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发生率高的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为78.4例次/千日,其次为住院日相关感染和中心置管败血症,分别为18.0例次/千日和2.5例次/千日;在使用抗生素的级别上,感染组要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结论:胎儿胎龄<32周、长时间机械通气和胃肠外营养等均会引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感染,临床上要针对性对待,以此使感染发生率得到减少,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82例咽异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咽异感症患者笔者在治疗上西药基本一致,中药按五型分别辩证治疗。结果:显效67例,好转11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咽异感症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王广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分析

    目的:回顾总结长托宁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8月到2014年2月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长托宁进行抢救治疗,选择同期的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阿托品进行抢救治疗,观察两组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愈率、症状消失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长托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满意,优于阿托品治疗,应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青海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醒脑静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中重度酒精中毒100例观察

    目的:观察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西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中重度酒精昏迷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急救方法的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急救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纳洛酮西药给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醒脑静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采用纳洛酮西药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给予临床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加快患者疾病康复速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晓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泰州市采供血机构现状分析

    本文从血站体系建设、编制状况、献血场所、献血基础以及献血招募工作来分析我市无偿献血工作现状,指出无偿献血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的不利因素。以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促进采供血机构区域卫生规划的合理性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顾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效果观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疗效,保障用药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就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服用穿心莲胶囊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服用莲芝消炎胶囊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莲芝消炎胶囊治疗急性肠胃炎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的舒缓和减轻了疾病给患者造成的痛苦,提高了治愈率,值得推广。

    作者:王卫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44例

    目的:分析探讨中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或住院的乳腺癌院患者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活血化瘀中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疗效,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13.6%,总缓解率为81.2%;对照组完全缓解率为4.5%,总缓解率为61.4%,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配合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疗效显著,能减轻化疗毒副反应,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王展海;邹艳玲;孔令霞;钱龙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我院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汇总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3年收集的52例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的52例氟喹诺酮类ADR报告中,男性33例(占63.46%),女性19例(占36.54%);其中静脉给药43例(占82.69%),口服给药9例(占17.31%);一般的ADR46例(占88.46%),严重ADR6例(占11.54%),无新的ADR案例。主要涉及皮肤系统(占34.62%)、消化系统(占23.08%)、全身(占21.15%)、心血管系统(占11.54%)和神经系统(占9.61%)等。结论:应加强和重视氟喹诺酮类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分析,规范其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苏燕;汪宇;瞿晓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放置IU D术后副反应情况调查与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具有安全、有效、简便、经济、长效、可逆等特点,在各种避孕方法中使用为广泛。但是,由于施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放置IUD妇女的官颈条件、子宫排异不同,以及IUD支架的硬度、大小、形状与宫腔内形状不符等因素造成的IUD脱落,意外妊娠、带器妊娠、副反应等困扰着广大育龄妇女。我区对529例放置IUD对象出现副反应情况的育龄妇女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并提出降低放置IUD副反应措施。

    作者:邹升群;陈历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脑外伤采用早期颅骨修补及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救治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早期露骨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救治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患者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同期脑室腹腔分流联合颅骨修补术,且均于去骨瓣减压术后2个月内完成,对照组先行脑室腹腔分流,并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昏迷和预后评分[(12.68±2.79)分、(6.02±0.94)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2.0%)明显小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早期给予颅脑修补联合脑室腹腔分离救治脑外伤患者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杨军;范益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结核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和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分析对肺结核病人生活质量产生影响的各类因素并探讨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50例。分析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因素。对A组患者给予日常疾病护理;B组进行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经济、心理、疾病副作用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进行完善护理干预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一般护理组患者(P<0.05)。结论:进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能够了解患者需求并实施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作者:鲁艳丽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