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

黄允芳

关键词:认知行为护理疗法, 抑郁症患者, 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收治6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而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采取认知行为护理。在住院当天及开展护理第4周末分别利用SDS ,SAS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并做好对比。结果:观察组SDS和SA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护理干预能缓解焦虑、负性情绪和抑郁情绪提升应对技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体会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5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知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的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施晓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防治方法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在感染途径上存在差异,但对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结论:分析患者感染途径,对症治疗,可对病毒性肝炎进行有效防治。

    作者:崔言炬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的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紧张度的增加,各方压力的加大,先兆早产的发生率较前有所增加。早产仍然是目前围产医学的难题之一,早产儿的患病率和病死率与孕妇的孕周密切相关,随孕周的增加,早产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降低。早产的发生率为5%-15%,早产儿中约15%于新生儿期死亡,75%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因而防治早产有重要意义。目前,我院使用硫酸镁治疗先兆早产,用药期间加以周密的护理,已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闫素仙;王京;徐彩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肺隔离症的围术期护理

    总结11例肺隔离症患者围术期的护理经验。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呼吸道的护理,观察患者有无咯血的表现。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呼吸道、疼痛及引流管的护理,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是重点。11例肺隔离症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护理得当,均痊愈出院。

    作者:黄小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急性咽喉炎的发病特征及对策

    目的:研究急性咽喉炎的发病特征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患有急性咽喉炎的病患,针对病患的患病情况,主要对病患实行的为消炎、抗菌治疗,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等对病患的患病部位进行消炎治疗,同时可以配合板蓝根等进行中药雾化治疗,同时也可以选择在病患的穴位进行注射地塞米松制剂、利多卡因制剂等。结果:治疗后有55例病患治疗显效、9例病患治疗有效,0例病患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在40到49岁之间的人群,尤其容易患上急性咽喉炎,年龄超过70岁后,患病比例逐渐降低;急性咽喉炎有显著的季节性特征,主要发病季节出现在11月到次年的3月;长期处于有有害气体、粉尘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使用辛辣的食物和吸烟饮酒等均是造成其患病的主要原因。结论:对于患有急性咽喉炎的病患需要根据病患的自身疾病特点和发病特征等,对病患进行治疗,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使病患早日康复。

    作者:马友护;张翠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综合治疗老年人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综合方法治疗老年人逆行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许本院2011年04月至2014年04月收治的老年逆行性牙髓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通过定期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通过半年、一年、一年半的三次随访,87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51%(77/87)、79.31%(69/87)、67.82%(59/87)。回访资料显示82例患者(94.25%)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对老年逆行性牙髓炎患者采取及时发现、正确诊断等综合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后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诊。

    作者:林俊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一例爱通立溶栓成功治疗肺栓塞患者的护理

    肺栓塞在住院病人中存在着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的:本文通过个案介绍,探讨肺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通过个案护理,针对疾病特点,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细致地做好患者的饮食、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护理,溶栓术后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针对疾病特点,对患者进行针对性、个体化护理,对肺栓塞治疗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丹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无眼外肌麻痹M iller -Fisher综合征一例报道

    1病例患者,女,47岁,自由职业,因“双下肢麻木疼痛无力10天”于2010年12月20日入住我院骨科。入院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初为左侧足趾,逐渐向上蔓延至左膝部及右侧下肢,伴有大腿后面至小腿外侧的闪电样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行腰椎 MRI检查:L4/5、L5/S1椎间盘膨出,腰椎管狭窄,在当地医院给予对症处理无明显好转,并出现双上肢、面部、舌头麻木感,咽部异物感,大小便排出困难,遂入住我院骨科拟行手术治疗。但入院后虽经神经节苷酯及地塞米松等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症状进行性加重,出现走路不稳,遂于12月30日转入我科治疗。发病1月余前有“病毒性肝炎”及“胸腔积液”病史,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已愈。否认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神清,语利,认知正常,扶入病房,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张力稍减低,双上肢肌力、腱反射均正常,双下肢肌力4+级,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四肢痛温触觉正常,双下肢位置觉、振动觉消失,指鼻准确,跟膝胫不准,闭目难立征阳性。入院当天行腰穿脑脊液生化检查,蛋白2.15g/L ,细胞总数5*106,肠道病毒RNA(+)。肌电图报告:检查肌肉未见失神经电位,双侧腓神经、右正中神经、右尺神经MCV减慢,F波潜伏期延长,提示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损。其他血生化检查及颅脑M RI检查无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病史特点,确立诊断:Miller-Fisher综合征。入院后给予免疫球蛋白20g/d冲击治疗5天及维生素B12、维生素B1等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好转,深感觉、共济运动逐渐恢复,2011年1月7日复查腰穿,脑脊液蛋白1.55g/L,患者要求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故好转出院。回当地再次行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5天,两周后随访患者症状完全好转,腰穿脑脊液蛋白恢复正常。

    作者:吴萍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接台手术病人在交接区等待时间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接台手术病人在交接区等待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选定“降低接台手术病人在交接区的等待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我科接台手术病人在交接区等待时间的现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等待时间长的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等待时间由活动前的202.5秒缩短至45.5秒,降低率为77.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接台手术病人在交接区的等待时间效果显示著,值得推广。

    作者:包艳妮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三氯乙烯对L02肝细胞凋亡基因和CY P基因表达改变的探讨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对人肝细胞(L02细胞)的凋亡基因(Caspase -3、Caspase-8、BAX、Bcl -2)和CYP基因(CYP1A2、CYP3A4、CYP2E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肝细胞,DMSO作为溶剂对照,采用不同浓度TCE(0.2、0.4、0.8、1.6、3.2 mmol/L)染毒L02细胞24 h ,另外用TCE 1.0 mmol/L染毒细胞不同时间(2h ,4h ,8h ,16h ,32h),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细胞中凋亡基因和CYP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TCE染毒后,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表达水平下降20%~35%。TCE染毒引起CYP1A2、CYP3A4、CYP2E1的 mRNA表达明显上升,比对照组升高3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TCE 1.0 mmol/L染毒2 h~32 h ,同样发现凋亡基因和CYP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CE可引起L02肝细胞中凋亡基因和CYP基因表达变化,凋亡基因和CYP基因可能在TCE对肝细胞毒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廖日炎;徐新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产后出血的防治特点

    在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中常见的产后出血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及胎盘滞留、胎盘残留所致,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一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中常遇到的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宫缩乏力,可占产后出血的80%,其次是胎盘滞留,全身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过多使用麻醉剂,镇静剂,体质虚弱或合并慢性全身性疾病等。子宫因素如羊水过多,巨大儿,多胎,子宫肌壁损伤,或发育不良。

    作者:杜虎芬;杜婵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丹参注射液的临床药理研究

    丹参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的根,性微苦微寒,有活血化瘀、安神宁心、消痛之功。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淤血为患或血行不畅之证。目前,对丹参药理研究正在逐步深入,现就这一问题阐述如下。

    作者:王牧坤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社区居民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为了解社区居民食物中毒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社区食物中毒防治提供对策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0~2010年,8个社区608户23016人,填写食物中毒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中毒发生时间、地点,次数,食物类别等。结果:10年共发生食物中毒326人次,发病率为0.14%。中毒食物:主要是畜禽肉类;年龄:主要集中在20~59岁。就餐地点:夜市排挡和家庭用餐发生多。结论:造成居民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是被污染的畜禽肉类,鱼类奶类保存不当细菌也容易滋生,引起中毒,因误食毒物导致食物中毒往往病情危重不容忽视。加强对居民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指导居民正确食用食物,注意查看食品保质期,以及食品颜色,气味,性状等,不食有毒有害食品,减少防止食物中毒发生。

    作者:杨公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优质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医院高血压老年患者96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常规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治疗老年高血压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更广泛推广。

    作者:宋超;费艳彩;李海燕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一起由正常携带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2013年5月21日,泰山区邱家店发生一起集体就餐引起的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细菌学检验,证明是由餐馆从业人员正常携带沙门氏菌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本次中毒症状以消化道表现为主。从餐馆的生墩、熟墩,从业人员大便和患者大便中均检出革兰氏阴性菌小杆菌,经检验鉴定为C2群纽波特沙门氏菌。

    作者:李静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对比观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两种药物在治疗老年冠心病上的临床效果,从中选出效果佳的一种用于临床治疗。方法:病例选择的是我院于2011年6月至2013年9月这段期间接受诊断、治疗的老年冠心病者,从中选出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进行平行分组,1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组接受氯吡格雷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2组显效2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00%,1组显效13例,有效2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00%。2组总有效率优于1组。结论:老年冠心病者采用氯吡格雷可以有效减少不良反应,极大提高治疗有效率,应该大力推广。

    作者:韩丽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多发性肋骨骨折肋骨爪形钢板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施行内固定手术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37例采用肋骨爪形钢板施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患者的临床回顾分析。结果:37例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胸壁稳定,胸廓塌陷畸形基本矫正,连枷胸、纵膈摆动消失,呼吸状况明显改善,随访1年患者均恢复良好,参加工作。结论:肋骨爪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肋骨骨折效果好,切口及肌肉损伤小,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是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振海;于长辉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眼部异物X线、B超检查及定位诊断时对比分析

    本文就45例眼内异物的X线、B超检查及定位与手术结果对比分析,认为两种检查手段各具有其特异性,合理使用此两种方法,可以提高眼内异物的诊断准确性及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顾逊芳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 A治疗体会

    目的:评价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的治疗体会。方法:自2011年04月至2012年10月期间,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经过6-12个月的随访,26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均愈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6%恢复至伤前水平,未见明显髋内翻畸形、股骨头切割、股骨干骨折、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PFNA操作方便,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出血较少,PFNA既适合于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又适合于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还可以早期负重活动,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一种良好选择。

    作者:解自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60例胆结石的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切口感染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胆结石患者来说,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其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身体恢复时间都比较短,同时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状况明显优于采用小切口手术切除胆囊的治疗方法,因此临床上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万易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