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效果分析

曾树照

关键词: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消化性溃疡
摘要:目的:了解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针对14C或13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而言,实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37例,阳性3例;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阴性32例,阳性8例,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溃疡愈合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颇佳,能促进溃疡快速愈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人头痛患者46例的诊断及鉴别方法探讨

    目的:对老年人头疼的诊断以及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采用资料回顾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收治的46例老年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分析。结果:诊断得到老年人头疼的主要原因包括脑血管病和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对老年头疼诊断的佳方法就是根据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开展的综合检查方法。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应用原则及质量需求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 TM )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类物质。主要指那些在血液、体液及组织中可检测到的与肿瘤相关的物质,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水平时能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TM 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TM不仅在发生癌变时产生,在正常和良性疾病情况下也有不同程度表达,同时TM的产生还受到机体一些生物活性物质的影响。而且目前临床上没有一种肿瘤是单一类型的,正因为不存在单一类型的肿瘤,因此发现“理想”的TM就十分困难。

    作者:杨文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对实验组病人进行刮宫术后,在病人宫腔内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对对照组病人进行刮宫术后,给予孕激素口服。结果:对照组的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病人有22例痊愈,18例未痊愈,治愈率为55%;实验组的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病人有35例痊愈,5例未痊愈,治愈率为87.5%。两组的子宫内膜增生症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易行,治疗难度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成雁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笑气吸入联合阿托品注射用于人工流产中镇痛效果观察

    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作为无痛流产,则是近几年来深受广大育龄妇女欢迎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原理主要通过全身或局部麻醉达到镇痛效果。但有的方法对患者生理影响大,有的操作繁琐,有的效果不可靠。针对这些不足,我院将笑气吸入联合阿托品注射用于临床无痛人工流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随机选取自愿要求人工流产术且无禁忌症的正常妇女400例,实验组200例,对照组200例,两组年龄、孕周、孕次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术前所有患者血、尿、白带常规均正常;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60~100次/分,无心肌缺血表现;无药物过敏史,无严重心肺疾病。

    作者:高梅;张金花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37例胎盘早剥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37例孕产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原因进行分析,配合治疗。结果:胎盘早剥多发生于孕28周后,妊高征为主要诱因,其次是胎膜早破、脐带因素。结论:胎盘早剥原因多样,应加强孕前监测,围产期应重视其预防、诊治。

    作者:崔福鸾;张敏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口服IN H引发的类郝氏反应

    目的:口服INH预防HIV的结核机会性感染引发的类郝氏反应。并揭示INH对HIV的TB性机会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对口服INH防治HIV并发TB机会感染的国家项目,用药过程中,出现的类郝氏反应。采用回顾分析法进行总结报道。结果:治疗组626例,出现的发热,胃肠道状况,但较复方抗痨药发现早、病状轻。及咳、喘、心慌、胸闷,且X线示有活动性炎性病灶(共发现16例),发生率为26%,而对照组9(服用安慰剂)无此反应病例(P﹤0.01)。结论:口服INH亦可引发类郝氏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治疗方法用激素与对症治疗。

    作者:李明山;周莹莹;刘建;代之华;宋秀萍;刘振东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吞咽性晕厥1例并文献复习

    晕厥是较常见的综合征,是突然发生的短暂性意识丧失,使大脑一过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晕厥的原因和种类很多,如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晕厥、咳嗽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等,但吞咽性晕厥却很少见。笔者就1例诊治的吞咽性晕厥患者资料并文献复习,供同行参考,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患者,男,83岁,住院号:304928.因反复进食、饮水后短暂意识不清1年,加重3小时于2009年2月23日人院。病程中患者每次发作均为进食出现面色苍白、出汗,随即出现意识不清,持续约10几秒-1分钟后缓解,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发作前后无不适感,间隔时间不定,起初每月发作4-6次次,后一周出现2-3次。入院前3小时,上述症状加重于我院急诊处理后入院。

    作者:毛蕾;姜国林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16例慢性病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3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药学干预,观察两组治疗依从性、合理用药情况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率、治疗药物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显著提高慢性病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和治疗依从性,在提高合理用药同时,能减少药物治疗费用,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病患者而言,以上指标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雅雯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护理

    总结了子宫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清宫术治疗27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子宫动脉栓塞化疗术前护理,栓塞术后穿刺点及肢体疼痛的评估观察护理,应用化疗药后护理措施,出院指导等。

    作者:张春雨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64例惊恐障碍患者随机分入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治疗6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惊恐障碍的治疗,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1.9%和65.6%,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周末艾司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与西酞普兰组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与西酞普兰组均有良好的药物耐受性。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惊恐障碍,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管琳;李晓非;吴志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超声对卵巢黄体囊肿与宫外孕相鉴别的分析心得

    目的:使用腔内超声鉴别宫外孕的“导管环”与黄体囊肿的回声,以提高宫外孕的检出率。方法:对比分析43例宫外孕患者的“导管环”与同侧卵巢实质的回声,与30例正常宫内孕的黄体小囊肿与卵巢实质的回声。结果:43例宫外孕中,38例(88.3%)“导管环”的回声高于或等于卵巢实质回声;而30例宫内孕中,黄体囊肿的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的仅有3例(10.0%)。结论:宫外孕“导管环”的回声通常比卵巢实质回声高,而黄体囊肿的回声常常与卵巢实质呈等回声或低于卵巢实质回声。

    作者:汤华;姚惠莉;艾利;陈红方;胡秀红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喉罩与气管导管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喉罩与气管导管对心血管功能影响的不同,探讨分别使用二者控制呼吸时谁更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和维护。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且术前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成年患者64人,随机分为两组,A为喉罩组,B为气管插管组,进行对照观察,设置相同的前提,使用相同的全麻诱导药物。结果:建立人工气道的过程,喉罩组比气管导管组对心血管(通过血液、脉搏的变化来反映)的影响更小,更有利于维护心血管功能的稳定。结论:使用喉罩比使用气管导管对心血管更有利,第三代喉罩可以安全、便捷、快速的使用于控制呼吸的全麻技术中。

    作者:张锦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我院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及合理用药

    目的:探讨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协定处方的优缺点以及对合理用药的影响。结果:协定处方在药品合理使用,控制处方超量及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药品质量也带来一些问题。结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协定处方的使用管理,以保证药品质量,加强合理用药。

    作者:沈继先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注射剂内毒素热原解决

    本论文主要是针对注射剂内毒素或热原问题,怎么从根本上解决注射剂内毒素或热原问题需要我们从其产生途径入手。

    作者:赵雪轻;王文杰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三氯乙烯对L02肝细胞凋亡基因和CY P基因表达改变的探讨

    目的:研究三氯乙烯(TCE)对人肝细胞(L02细胞)的凋亡基因(Caspase -3、Caspase-8、BAX、Bcl -2)和CYP基因(CYP1A2、CYP3A4、CYP2E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肝细胞,DMSO作为溶剂对照,采用不同浓度TCE(0.2、0.4、0.8、1.6、3.2 mmol/L)染毒L02细胞24 h ,另外用TCE 1.0 mmol/L染毒细胞不同时间(2h ,4h ,8h ,16h ,32h),采用Real-time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细胞中凋亡基因和CYP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剂量TCE染毒后,凋亡基因Caspase-3、Caspase-8、BAX表达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cl-2表达水平下降20%~35%。TCE染毒引起CYP1A2、CYP3A4、CYP2E1的 mRNA表达明显上升,比对照组升高30%~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用TCE 1.0 mmol/L染毒2 h~32 h ,同样发现凋亡基因和CYP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TCE可引起L02肝细胞中凋亡基因和CYP基因表达变化,凋亡基因和CYP基因可能在TCE对肝细胞毒性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廖日炎;徐新云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1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诊治经验,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治疗的160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患儿,应用抗生素和抗心衰治疗。结果:160例患儿治疗前后RR、HR、肝增大程度比较:16例患者治疗前RR为(71.1±10.2)次/分, HR为(181.1±19.1)次/分,肝增大程度为(3.3±0.8)cm,治疗后RR为(45.2±7.2)次/分,HR为(130.2±11.6)次/分,肝增大程度为(1.5±0.3) cm ,治疗后RR、HR、肝增大程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LVEF、LVSF、LVSD、E/A、E/A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抗生素和抗心衰方案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衰的重要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宋建伟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浅谈“治未病”思想在膝骨性关节炎防治策略

    “治未病”思想在预防和治疗各科疾病有着较大的优势,本文对“治未病”思想在膝骨性关节炎预防和治疗中各期进行了探讨,使“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膝骨性关节炎各个防治阶段,并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

    作者:朱延民;梁洪忠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贵阳市及全国无偿献血现状和长效机制建立及完善的措施探讨

    近几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持续性的血荒,这是在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施行以来的临床供血紧张严峻的形势。我国采供血工作及医疗临床用血大范围面临巨大挑战。为此,作为长期从事采供血事业的一线工作者,就贵阳市及全国采供血现状研究及介绍如下:1贵阳市无偿献血工作现状1.1采供血现状:贵阳市为贵州省会,人口总数400万,自1998年10月1日《献血法》施行以来,贵阳市范围内医疗临床供血存在偶尔的季节性紧张,但血液库存量又较快得到补充,未出现过“血荒”现象。但是,贵州省血液中心与全国采供血机构一样,医疗临床供血量呈逐年持续快速增长,仍为继续增长的趋势。

    作者:梁爱华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多潘立酮片治疗。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98.00%和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疗效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刺梨合剂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徐芬芬;陈越斌;秦雄 刊期: 2014年第z2期

  • CT、彩超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 T联合彩超检查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结果,总结C T和B超诊断甲状癌的符合率。结果:单一C T、彩超诊断甲癌分别为42例、37例,符合率分别为76.36%及67.27%。C T、彩超联合诊断甲癌51例,符合率为92.73%。结论:术前C T联合彩超检查,对提高甲状癌检出率具有较大的定性诊断价值。

    作者:蔡冠晖 刊期: 2014年第z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