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闻云

关键词:护理干预, 小儿过敏性紫癜, 消化道出血, 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64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心理状态情况,并结合患儿护理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儿护理后炎症因子 IL-8、TNF-a 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护理后腹痛缓解、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4±1.35)d、(4.06±1.56)d、(7.13±1.79)d.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了解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病程及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入住我院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50例的病程、病史及所接受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110例患儿很快显效,占73.3%,有26例患儿需要较长的一段治疗时间显效,占17.3%,有14例效果不明显或者反复复发,占9.4%.结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孙盛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电子胃镜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及镜下治疗效果.方法:对25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行电子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及部位,并立即进行镜下治疗,.按不同病因、病变部位,使用局部喷药、注射药物,热凝、套扎等不同止血方法治疗.结果:251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检查出血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60.5%,急性胃粘膜病变23.5%,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息肉肿瘤等其他病变13.1%,胃镜检查发现出血原因者97.2%,并立即止血,内镜下喷洒108例、高频电凝98例、套扎6例,止血后予以抑酸,保护胃粘膜治疗,24h 内活动性出血均停止.结论:电子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时,定位准确,止血迅速,具有出血灶检出率高、止血治疗快速有效的特点.

    作者:高淑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探讨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特性.方法:选取100例来我院进行诊治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其中将60例出现偏头痛的患者作为甲组,将40例单纯神经内科癫痫患者作为乙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结果:经过观察后发现,两组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没有显著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比重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癫痫并发偏头痛患者而言,不但具备了同癫痫患者类似的临床特征,另外还具有偏头痛的特点,疾病情况非常繁杂,所以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必须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具体病状,从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入手,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孙洪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公共卫生记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控制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升社会稳定性。方法:通过提升对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认识,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这些疾病的不良影响。结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能够得到良好保障,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结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的公共健康发展需求。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颈动脉狭窄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的进展性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各100例,用超声对入选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明显多于非进展组。结论: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进展明显相关。

    作者:潘龙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纳洛酮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纳洛酮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缓解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五团2010年重点人群卫生知识调查分析评价

    目的:为了解五团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为今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健康教育适宜技术)(2012版)问卷调查要求,对五团12个基层单位10至60岁以上人群随机抽样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同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71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应答率85.5%.结论: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工作在促进团场社会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1].

    作者: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疗效及标准化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0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标准化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护理、监测和治疗后护理等标准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皮肤瘙痒、腹胀、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好转,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论:对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给予全程的标准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敏;凌丽萍;黑小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 PCOS 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就诊的48例 PCOS 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研讨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表面电凝术具有排卵率、妊娠率高的优点,可作为 PCOS 不孕症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杨景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应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死亡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死亡事件例数为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出现概率和意识恢复例数、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保障患者术后意识的恢复清醒,且对于患者死亡率降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令人满意,可作为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值得重视推广.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诊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措施.结果:通过治疗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10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因素较多,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研究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相关的临床治疗数据,在这之中有8名患者采集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有25名患者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医务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对其病情改善作详细调查记录,综合统计分析从而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检查,其中40名患者于手术前言语频率气导平均听阈值为53.94±8.65dBHL,医务人员于患者手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调查,其平均听阈为改善为37.74±7.85dBHL,综合统计手术成功率为77.50%(31/40),在这之中进行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的患者7人中有3人有成效,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患者33人中有24人有成效.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治疗鼓室硬化症具有显著疗效,是目前较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谢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养血清脑颗粒结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给予西比灵治疗,研究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3.3%,明显大于对照组(7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西比灵治疗偏头痛可明显提高疗效,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与94例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和及接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0%,明显少于对照组12.9%,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效率和预后效果,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建芳;王婧;卫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疗效观察

    中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对比.将胃镜确诊的23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钛酸镁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作者:束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儿童斜弱视的调查分析

    目的:利用普查,提前发现并治疗吉林白城儿童的斜弱视眼病,防止发生盲和低视力现象.方法:笔者调查了吉林省白城地区的20家幼儿园2680名儿童,对儿童的视力、屈光、眼位、眼前节、眼底进行了检查.结果:在2680名儿童中发现屈光不正疾病发生率为6%,2%的儿童患有弱视眼病,0.3%的儿童患有斜视眼病,弱视儿童中81%的儿童属于远视,主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占4%.结论:在检查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时,可以应用主观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小瞳检影,初步确诊后可以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检查.在幼儿提前进行眼科普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偏远山区和农村这一工作更为重要.

    作者:邹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临床疗效分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治疗的60例患者,对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临床预防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现象发生,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相比发生并发症患者拔出导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对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应该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提高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绍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为预防术后尿潴留提供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行腰椎术患者174例,分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展开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床上排尿训练、术后排尿环境及诱尿措施等.结果:实验组末次排尿时间1.53±1.88)( min 较首次5.83±4.78)( min 显著缩短 P <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58±4.72) min 较对照组14.63±7.22)( min 显著缩短 P <0.05)(;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对行腰椎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

    作者:刘军;刘维维;梁玉焕;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心宝丸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房凌海;黄海荣;孙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