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五团2010年重点人群卫生知识调查分析评价

蒋卫东

关键词:重点人群, 健康教育, 调查, 分析评价
摘要:目的:为了解五团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为今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健康教育适宜技术)(2012版)问卷调查要求,对五团12个基层单位10至60岁以上人群随机抽样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同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71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应答率85.5%.结论: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工作在促进团场社会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1].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重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综合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重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治疗后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2.0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结合 VSD 治疗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润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疗效

    目的:讨论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50例.分别应用常规药物与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患者74%(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患者心功能及 B 型利钠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减慢基础心律,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其各类不适症状.可在早期抑制心梗后左室重塑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于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运用方法及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例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观察组医护人员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而对照组医护人员则运用传统管理方法,对两组医护人员的基本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改进效果以及病房管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管理中,观察组9例显效,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总体较高,两组在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视神经挫伤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视神经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50眼)视神经挫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25眼).对照组给予激素以及改善循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神经节苷脂80mg 日一次静脉滴注,甲钴胺0.5mg 日一次肌肉注射,治疗2周,较重病例治疗4~8周.随访6个月~1年,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视野、VEP 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甲钴胺治疗视神经挫伤有显著疗效,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提高视力.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与94例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和及接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0%,明显少于对照组12.9%,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效率和预后效果,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建芳;王婧;卫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采用刘氏染色法对男性尿道分泌物检测淋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男性尿道分泌物采用刘氏染色法进行淋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涂片染色法和分离培养法进行检测,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阳性率.结果:刘氏染色法淋病奈瑟菌检出率61.5%远远高于细菌培养法4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刘氏染色法以其操作简便快速、检测阳性率高,值得临床开展.

    作者:曹立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对组,各29例.研讨组采用药艾灸方法,对照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方法.结果:研讨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能明显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医院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流程运行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实行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有效方式,将快捷、高效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方法:总结我院实施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流程,分析与之前模式相比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结果:我院在通知、取号、登记、收费和接种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全程数字化接种,环境更优化、秩序更井然、管理更科学,接种更安全,但应从合理管理门诊流程,科学划分功能区,培训从业人员、增加导医人员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接种门诊的数字化可以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并提升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探析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的分析

    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所医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临床护理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结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基于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 PCOS 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就诊的48例 PCOS 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研讨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表面电凝术具有排卵率、妊娠率高的优点,可作为 PCOS 不孕症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杨景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脑卒中抗血栓药物的治疗进展分析

    脑卒中是引起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治疗脑卒中,预防血栓形成至关重要。近年来,人们对脑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深入,各种抗血栓药物也不断涌现。我国在脑卒中抗血栓药物的研究领域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主要对脑卒中抗血栓药物的治疗进展作了如下综述。

    作者:张斌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外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3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0例.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程指标和手术并发症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程指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疼痛分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腹腔手术并发症指标(胆心反射发生率、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术后肠粘黏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肠损伤发生率)等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撤离及拔管后护理

    新生儿肺部功能尚不成熟,储备功能较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致使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此外,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较狭窄,气道阻力相对较大,气道黏膜较为纤细柔嫩,纤毛的运动功能相对较差,易发生感染引起肺炎,导致气道阻塞,致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1]。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自主呼吸一旦建立且肺功能明显好转,即可考虑拔管,撤离呼吸机。为提高撤机的成功率要掌握好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撤机后的呼吸支持及必要的辅助治疗。

    作者:单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21例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治疗21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6.1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24%,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木亚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的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检测方法的构建?

    目的:构建乙肝免疫复合物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方法并摸索佳试验条件。方法:选择乙肝病毒携带者10人,用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方法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泌 IFN-γ的细胞频数(SFC);探索佳实验条件。结果:该方法用于免疫复合物作为治疗性疫苗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免疫功能检测,佳免疫剂量为10μg 组;初次注射后4周患者的 SFC 开始下降。结论:检测淋巴细胞分泌 IFN-γ的细胞频数(SFC)的酶联免疫斑点实验方法可以作为乙肝免疫复合物作为治疗性乙肝疫苗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并且证明其有良好的重复性。

    作者:张国强;李惠;臧珂;孔丽悦;韩凤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测血塞通、辛伐他汀等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LOGIQ3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全国脑卒中筛查中筛选出86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1-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银杏达莫静滴2个疗程(每疗程10天),同时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随访,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对照组斑块数量增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总数及每位患者平均斑块数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治疗2个疗程,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1],可减小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作者:王梅;刘海艳;刘晓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响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观察其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为观察组,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哺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进行干预护理,减少其干扰因素的发生,对提高其喂养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由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特殊性,患者需要更高要求的护理干预,本文探讨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7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有计划的护理干预,观察其效果。结果:经过科学的护理干预后,症状缓解,有显著作用。结论:通过干预,患者能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及自觉的遵医行为,从而有效缓解症状。

    作者:王亮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桑李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