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赵丽娜

关键词:宫腔镜手术,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五团2010年重点人群卫生知识调查分析评价

    目的:为了解五团重点人群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为今后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术规范?(健康教育适宜技术)(2012版)问卷调查要求,对五团12个基层单位10至60岁以上人群随机抽样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问答;同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71份.有效问卷171份,有效应答率85.5%.结论: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工作在促进团场社会经济发展中推动作用[1].

    作者:蒋卫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新生儿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撤离及拔管后护理

    新生儿肺部功能尚不成熟,储备功能较差,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致使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极易出现呼吸衰竭。此外,新生儿气管及支气管较狭窄,气道阻力相对较大,气道黏膜较为纤细柔嫩,纤毛的运动功能相对较差,易发生感染引起肺炎,导致气道阻塞,致呼吸困难。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是治疗各种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1]。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自主呼吸一旦建立且肺功能明显好转,即可考虑拔管,撤离呼吸机。为提高撤机的成功率要掌握好时机、方法的选择、及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撤机后的呼吸支持及必要的辅助治疗。

    作者:单淼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观察与护理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实施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治疗的8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同时根据患者的护理方法的差异将其分为试验组(45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试验组中有4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2例尿瘘、1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1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对照组中有8名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3例尿瘘、2例输尿管末端狭窄和3例消化道应急性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全切回肠代新膀胱术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手术过程中配合以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赵海霞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产后出血治疗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针对产后出血治疗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的临床疗效对比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可能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同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记录产妇活动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妇活动性出血症状消失时间、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显效率75.00%,总有效率为89.53%,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对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疗效显著,有理想的缩宫止血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宫颈癌放疗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

    目的:首先了解宫颈癌放疗的常见不良反应,探讨其护理对策,总结经验。方法:通过对60例宫颈癌患者放疗的身心等综合情况观察,统计其治疗效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通过对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积极、主动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及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的措施,把放疗对患者带来的身心损害降到低限度,使患者的放疗能够顺利进行,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得到明显心改善。

    作者:张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创伤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治愈76例,死亡1例,死亡患者合并颅脑损伤、胰腺损伤、脊椎压缩性骨折,抢救时发生休克、DIC,终抢救无效死亡;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可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大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腹腔引流、冲洗结合抗感染、抗胰腺液分泌等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性酒精中毒采用纳络酮治疗和药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采用纳络酮治疗和药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52例,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的26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为(21.13±8.24)min、症状减轻时间为(32.57±8.13)min、症状消失时间为(175.36±35.27)min 同对照组患者的(65.42±11.04)min、(100.29±6.27)min 和(365.35±35.21)min 相比, 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疾病临床上纳络酮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询证护理理念,制定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找出儿童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寻找诊断鉴别疾病的主要证据,并结合循证护理理念制定分诊预检流程,后对该流程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我院门诊退号率、投诉率明显小于2013年;2014组对工作的总满意度大于2013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可以确保医护人员迅速、准确掌握儿童病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而确保后期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机关事业单位体检人群颈型颈椎病的X线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探讨机关事业单位体检人群颈型颈椎病的 X 线平片特点及临床防治对策方法:以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体检的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327人40岁以下颈椎 X 线表现有异常的患者的资料为研究对象,对其 X 线平片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 X 线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267人(占81.5℅),经临床证实为颈型颈椎病.结论:颈椎曲度异常是颈型颈椎病的主要 X 线征象特点,正确认识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对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早期诊治具有一定的意义,及早恢复颈椎正常生理曲度及纠正不良体位与姿势及生活习惯是治疗颈型颈椎病的关键.

    作者:李德彪;赵丰英;聂立勋;王勇;张青春;班德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对比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治疗两组患者的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常规护理,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满意率为90.7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在临床上不仅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还应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孙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测血塞通、辛伐他汀等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LOGIQ3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全国脑卒中筛查中筛选出86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1-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银杏达莫静滴2个疗程(每疗程10天),同时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随访,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对照组斑块数量增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总数及每位患者平均斑块数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治疗2个疗程,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1],可减小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作者:王梅;刘海艳;刘晓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全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90例,随机选择其中45例为对照组,另45例为实验组;术中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耐受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实验组患者手术耐受力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护理可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杨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目的:探讨公共卫生记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控制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升社会稳定性。方法:通过提升对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认识,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这些疾病的不良影响。结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能够得到良好保障,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结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的公共健康发展需求。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臭氧治疗妇女阴道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细菌性阴道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接受臭氧治疗的56例阴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其中痊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4例,有效率92.85%;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毒副作用.结论临床应用臭氧治疗妇女阴道炎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晓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三种舌侧固定保持器的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对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以及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随机取我院收治的36例接受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三组,第一组佩戴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第二组佩戴麻花丝保持器,第三组佩戴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分别在一周之后、一个月之后以及三个月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牙周指数进行测量,记录患者佩戴体验.结果:三个月后,第一组牙周指数变化、舒适度及易接受程度小,第二组牙周指数、PLI、CI 变化大,易清洁程度小,第三组 CI 变化、脱落次数小,舒适度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保持器(麻花丝保持器和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同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相比较可以对患者的牙周指数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中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效果为明显,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有着舒适相对有效易清洁的佩戴体验.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对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心宝丸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房凌海;黄海荣;孙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对于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重点探索在口腔美容修复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口腔美容修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对51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口腔美容修复,采用烤瓷冠修复方法对51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口腔美容修复,对比两种方法的修复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修复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9.41%.观察组的修复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7.14%.观察组的修复效果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达到了14.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仅为4.29%.观察组的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口腔美容修复患者的修复效果、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口腔美容修复中应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有利于提高口腔修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了解脑出血患者接受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收治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实验组,另随机选取本院2010年-2011年收治应用传统手术方案治疗的脑出血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接受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有2例出现死亡事件,对照组患者发生死亡事件例数为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严重并发症出现概率和意识恢复例数、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用小骨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极大程度保障患者术后意识的恢复清醒,且对于患者死亡率降低有重要意义,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手术治疗更令人满意,可作为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值得重视推广.

    作者:张建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头痛症状的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更好的对症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选患者的头痛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与种类差异等等。结果:100例患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出现概率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头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关注度放在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方面,深入了解病因以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索静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优质护理对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为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揣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