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莉
医院消毒隔离、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控制、医疗废物管理等一直是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的主要内容,其中消毒隔离工作是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执法的重点.2014年张家口市卫生监督所按照?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对市区一级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检查,并对其中30所一级医院进行医院消毒隔离及相关措施落实情况的现况调查,现就本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相应对策简述如下。
作者:马建雄;吉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78例做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病例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药物选择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病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对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施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病例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喹诺酮类联合治疗的抗感染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
作者:王蒙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药品是医院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但是如今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部门药品的进购、销售以及存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今医院的一些药品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而后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更好的药品进、销、存环节进行管理的措施以对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季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治疗痹症疗效.方法:中医药方法治疗40例确诊痹症患者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2例,占30.0%;显效:23例,占57.5%;有效:3例,占7.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95.0%.结论中医药治疗痹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威;侯鹏桓;钱洪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治疗两组患者的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常规护理,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满意率为90.7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在临床上不仅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还应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孙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通过36例椎管内肿瘤手术前后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我院3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神经外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石艳丽;王新新;任利培;王琼琼;赵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采用心宝丸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达到了80%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患者达到了96%的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要优,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采用加味麻黄附子细辛汤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房凌海;黄海荣;孙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水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在实践中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验环境、操作过程、检验样品、仪器设备、结果计算以及检验试剂等,鉴于此,为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达标,提高检验质量,下面笔者基于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就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具有副作用少,用药次数少,药效高的临床优势,有助于牙周病症的改善.
作者:马学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利用普查,提前发现并治疗吉林白城儿童的斜弱视眼病,防止发生盲和低视力现象.方法:笔者调查了吉林省白城地区的20家幼儿园2680名儿童,对儿童的视力、屈光、眼位、眼前节、眼底进行了检查.结果:在2680名儿童中发现屈光不正疾病发生率为6%,2%的儿童患有弱视眼病,0.3%的儿童患有斜视眼病,弱视儿童中81%的儿童属于远视,主动进入医院进行治疗的占4%.结论:在检查幼儿园儿童的视力时,可以应用主观检查法和客观检查法小瞳检影,初步确诊后可以进行进一步治疗和检查.在幼儿提前进行眼科普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对于偏远山区和农村这一工作更为重要.
作者:邹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64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心理状态情况,并结合患儿护理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儿护理后炎症因子 IL-8、TNF-a 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护理后腹痛缓解、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4±1.35)d、(4.06±1.56)d、(7.13±1.79)d.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闻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结核病是一种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常见肺结核,近些年来,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加、体质下降、流动人口增多,肺结核病人治疗不合理,再加上多发耐药结核菌的感染,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态势,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工作质量,所以肺结核的防治工作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 GnRH-a 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断为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240例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亮丙瑞林组,米非司酮组:12.5mg 于月经1-3天口服,每日1次,连服3个月;亮丙瑞林组:1.88mg 皮下注射,每周4次,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取肌瘤组织,测量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结果:米非司酮未复发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后低于亮丙瑞林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亮丙瑞林未复发组转化生长因子β治疗后低于米非司酮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因子,对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急性酒精中毒采用纳络酮治疗和药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中选取52例,采用纳络酮治疗治疗的26例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时间为(21.13±8.24)min、症状减轻时间为(32.57±8.13)min、症状消失时间为(175.36±35.27)min 同对照组患者的(65.42±11.04)min、(100.29±6.27)min 和(365.35±35.21)min 相比, 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疾病临床上纳络酮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资料,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和药物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时间段内所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150例患者,其中45例患者有梗死后心绞痛现象,作为观察组,105例患者未发生梗死后心绞痛现象,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病理方面的不同点,对患者进行在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和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可判断研究对象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为30%,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梗死前心绞痛状况、心电图结果、梗死部位、溶栓治疗结果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有效共34例,有效率为75.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具有其独有的病理特征,临床治疗时应对病理特征明显的患者给与相应的处理与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郝荣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肠胃功能指标、肠胃功能综合评价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代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关于预防接种纠纷常见隐患及防范对策分析。方法:对预防接种纠纷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结果:预防接种门诊采取了有效的防范策略,降低了预防接种纠纷的发生率。结论:建立健全预防接种的管理制度,并严格遵行技术操作程序,增强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成为了降低预防接种纠纷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作者:管玉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措施.结果:通过治疗4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10例,好转3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3%.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因素较多,根据不同的发病因素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晓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