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6例椎管内肿瘤护理体会

石艳丽;王新新;任利培;王琼琼;赵芳芳

关键词:椎管肿瘤, 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36例椎管内肿瘤手术前后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我院3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神经外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某艺术类高校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

    目的:了解艺术类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1)被测试 SL-90测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4%,男生检出率为:23.5%女生检出率为:28.0%,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格特征方面,艾森克人格问卷 E 量表总标准平均分59.71±10.56分,N 量表总标准平均分:47.68±11.97分,提示被检群体整体个性特征属于外倾不稳定型(2)不同群体的比较: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之间比较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3)按各种标准分类,不同群体被测试者排在前几位的心理问题几乎均为:抑郁、强迫和躯体化症状.结论:该艺术类高校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应予关注.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理念在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运用询证护理理念,制定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找出儿童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寻找诊断鉴别疾病的主要证据,并结合循证护理理念制定分诊预检流程,后对该流程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我院门诊退号率、投诉率明显小于2013年;2014组对工作的总满意度大于2013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可以确保医护人员迅速、准确掌握儿童病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而确保后期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对采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26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服用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加用艾塞那肽,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观察,在三个月内,对患者的 PPG、FPG、HbA1c、体重比那话、低血糖发生情况等进行监测。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不仅HbA1c、FBG、PBG 和体重发生明显下降现象,而且低血糖发生率没有增加。结论:采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够降低 HbA1c,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低血糖风险,同时使患者体重得到控制。

    作者:杨哲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体会

    目的:分析和探讨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讨组和对组,各29例.研讨组采用药艾灸方法,对照组采用当归芍药散加味方法.结果:研讨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艾灸方法治疗湿热淤结型盆腔炎能明显有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78例做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病例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药物选择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病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对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施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病例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喹诺酮类联合治疗的抗感染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

    作者:王蒙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反应基础建设及其应急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及利用,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整个生物界的平衡被完全打乱了。寄居在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通过宿主转移到人类身上,从而引起传染病大范围的爆发流行。在中小城市人口的相对密度比较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又比较落后,使得一些传染病在爆发后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国现在正处于基础公共卫生方面的危机高发期,可以预测今后的事态发展将会更严重。

    作者:张东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针灸疗法对于骨伤临床的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在骨伤临床中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骨伤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针灸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针灸组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在骨伤临床的辅助应用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提高疗效.

    作者:张艳婷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2013年7月~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与94例2012年7月~2013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照组患者未接受急诊程序化急诊护理,对比两组的预后情况和及接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死亡率为5.0%,明显少于对照组12.9%,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程序化急救护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争取了更多的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急救效率和预后效果,并且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崔建芳;王婧;卫红岩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3830电极在双腔起搏器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通过3830传送鞘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1例,经用3830电极传送鞘将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房间隔部,右心室电极固定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结果:3830主动固定电极植入成功率高,安全性高。结论:3830主动固定电极的应用是更为生理性起搏的方法之一。

    作者:赵永明;刘正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自拟祛瘀通淋排石组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自拟祛瘀通淋排石组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的疗效.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7月-2014年7月本院诊治泌尿系统结石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肾石通颗粒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自拟祛瘀通淋排石组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祛瘀通淋排石组方联合黄体酮治疗泌尿系统结石疗效确切,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周向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对比不同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糖尿病足的护理效果.方法:在治疗两组患者的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其中对照组的护理干预方法为常规护理,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舒适护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满意率为97.67%,对照组满意率为90.70%,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足,在临床上不仅要积极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还应强化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孙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头痛症状的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更好的对症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选患者的头痛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与种类差异等等。结果:100例患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出现概率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头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关注度放在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方面,深入了解病因以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索静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随着人类对自然领域的开发和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秩序,为原有的传染病复苏和新的传染病出现创造了条件,使传染病疫情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健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畅通疫情报告的渠道,做到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复方龙血竭胶囊与螺内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龙血竭胶囊及螺内酯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龙血竭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加用螺内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复方龙血竭胶囊配合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超;赵月;赵瑞革;英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了解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病程及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入住我院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50例的病程、病史及所接受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110例患儿很快显效,占73.3%,有26例患儿需要较长的一段治疗时间显效,占17.3%,有14例效果不明显或者反复复发,占9.4%.结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孙盛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80例高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综合护理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高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对提高老年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秀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科学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护理方法(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指导、药物护理和出院指导)等,了解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科学的全面的护理,35例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情况为:完全恢复30例,好转5例;血糖控制情况为:平均空腹血糖值为(5.8±0.9)mmol/L,平均餐后2h 血糖值为(7.5±1.5)mmol/L.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低血糖防御、甲状腺危象或者高渗性昏迷的情况.结论通过科学护理能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降低疾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质量.

    作者:杨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21例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治疗21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6.1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24%,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木亚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析急性胆囊炎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针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与价值.方法:选择过去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患者共10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5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试验组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程度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急性胆囊炎手术患者实施系统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玉玲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影响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影响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观察其对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200例为观察组,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哺乳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早期母乳喂养进行干预护理,减少其干扰因素的发生,对提高其喂养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