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东
目的:探讨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治疗的60例患者,对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和临床预防的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现象发生,其中有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与无并发症发生患者相比发生并发症患者拔出导尿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对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所以应该注意并发症的预防,提高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马绍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以及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方法:随机取我院收治的36例接受固定矫治的正畸患者,随机分三组,第一组佩戴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第二组佩戴麻花丝保持器,第三组佩戴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分别在一周之后、一个月之后以及三个月之后对这些患者的牙周指数进行测量,记录患者佩戴体验.结果:三个月后,第一组牙周指数变化、舒适度及易接受程度小,第二组牙周指数、PLI、CI 变化大,易清洁程度小,第三组 CI 变化、脱落次数小,舒适度高,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保持器(麻花丝保持器和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同预成舌侧固定保持器相比较可以对患者的牙周指数产生更大的影响,其中麻花丝舌侧固定保持器的效果为明显,高轻度玻璃纤维舌侧固定保持器有着舒适相对有效易清洁的佩戴体验.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本临床观擦3年6个月.对照组给予相应饮食、运动指导,口服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除上述治疗外,还给予每周一次医学营养知识讲座(低嘌呤饮食、低脂饮食、多饮水、禁酒),讲授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营养治疗的重要性,给予心理疏导,开展医患互动活动、联谊会等.结果:实验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患者的血糖、血尿酸、血脂的达标率.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护理管理中品管圈的运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例医护人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观察组医护人员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而对照组医护人员则运用传统管理方法,对两组医护人员的基本护理合格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改进效果以及病房管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管理中,观察组9例显效,1例有效,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6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总体较高,两组在基本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水平以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浴足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口服常规西药降压的同时采用中医方法中药浴足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时血压较入院时明显下降。结论:中医疗法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血压,而且可以改善患者失眠焦虑的症状。
作者:贾春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应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0例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用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5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0%,观察组不良反应率4.50%,低于对照组10.00%,两组以上指标差异均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腔炎患者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玛丽亚·沙吾那斯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方案为异位妊娠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对象,为其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项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变化.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得分分别为(76.8±11.5)分、(93.2±10.0)分;生理健康分数分别为(63.5±9.1)分、(91.3±12.6)分;心理健康分数分别为(71.2±11.5)分、(98.7±10.4)分.护理后,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社会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俆振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HBsAg 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血站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为了解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献血者年龄、性别、ABO 血型系统与 HBV 感染、HBsAg 携带率的关系,收集25702名无偿献血者血样的 HBsAg 反应性比率和年龄、性别以及血型鉴定的相关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单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与 GnRH-a 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3年2月我院诊断为子宫肌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240例进行药物治疗,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和亮丙瑞林组,米非司酮组:12.5mg 于月经1-3天口服,每日1次,连服3个月;亮丙瑞林组:1.88mg 皮下注射,每周4次,连续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取肌瘤组织,测量表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结果:米非司酮未复发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治疗后低于亮丙瑞林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亮丙瑞林未复发组转化生长因子β治疗后低于米非司酮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细胞因子,对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曹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桑李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本文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诊断资料,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和药物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从而提高临床上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在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时间段内所接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抽取150例患者,其中45例患者有梗死后心绞痛现象,作为观察组,105例患者未发生梗死后心绞痛现象,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病理方面的不同点,对患者进行在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对临床治疗和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可判断研究对象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绞痛的概率为30%,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梗死前心绞痛状况、心电图结果、梗死部位、溶栓治疗结果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显效、有效共34例,有效率为75.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作具有其独有的病理特征,临床治疗时应对病理特征明显的患者给与相应的处理与治疗措施.在常规治疗心绞痛药物的基础上加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郝荣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综合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高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对提高老年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作者:吴秀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红外线治疗50例慢性单纯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单纯性鼻炎患者,对其以针刺结合红外线法进行治疗,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50例患者中,治愈23例、显著改善12例、改善13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结论:针刺结合红外线治疗慢性单纯性鼻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作者:赵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产科性出血病因.结果: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的诊断准确率高,为90.91%,其次为胎盘早剥,为83.33%,对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仅为62.50%,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7.50%.结论: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相永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中医临床治疗痹症疗效.方法:中医药方法治疗40例确诊痹症患者疗效分析.结果:治愈:12例,占30.0%;显效:23例,占57.5%;有效:3例,占7.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95.0%.结论中医药治疗痹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威;侯鹏桓;钱洪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应用在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宫腔镜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66例患者,通过宫腔镜成功取出节育器患者61例,取出率达到92.42%;剩余5例患者改用其余取出方式,全部成功取出.结论:对于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应用宫腔镜取出节育器,有非常明显的临床价值,能够正确定位宫内节育器,其具有可靠安全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于桂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政策试点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收入的影响,为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6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比研究其改革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增长19.20%),大部分医院管理层和一线工作者认为政策将减少人员收入,并对自身收入不满意,一半医院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收入大于卫生及其他技术人员,大相差千元.结论:确保服务补偿及时到位,加大收入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配合度.
作者:谭玲;孙群;杨练;赵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采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26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口服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服用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加用艾塞那肽,对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观察,在三个月内,对患者的 PPG、FPG、HbA1c、体重比那话、低血糖发生情况等进行监测。结果: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所有患者不仅HbA1c、FBG、PBG 和体重发生明显下降现象,而且低血糖发生率没有增加。结论:采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够降低 HbA1c,提高治疗疗效,降低低血糖风险,同时使患者体重得到控制。
作者:杨哲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入住我科的进展性及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各100例,用超声对入选患者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中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明显多于非进展组。结论: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及血管狭窄程度与脑梗死的进展明显相关。
作者:潘龙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