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腔镜应用于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于桂清

关键词:宫腔镜, 宫内节育器, 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应用在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取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宫内节育器取出困难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宫腔镜检查,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66例患者,通过宫腔镜成功取出节育器患者61例,取出率达到92.42%;剩余5例患者改用其余取出方式,全部成功取出.结论:对于疑难复杂宫内节育器,应用宫腔镜取出节育器,有非常明显的临床价值,能够正确定位宫内节育器,其具有可靠安全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流程运行体会

    目的:探讨医院实行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有效方式,将快捷、高效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方法:总结我院实施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流程,分析与之前模式相比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结果:我院在通知、取号、登记、收费和接种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全程数字化接种,环境更优化、秩序更井然、管理更科学,接种更安全,但应从合理管理门诊流程,科学划分功能区,培训从业人员、增加导医人员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接种门诊的数字化可以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并提升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创伤性胰腺炎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治愈76例,死亡1例,死亡患者合并颅脑损伤、胰腺损伤、脊椎压缩性骨折,抢救时发生休克、DIC,终抢救无效死亡;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可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大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腹腔引流、冲洗结合抗感染、抗胰腺液分泌等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中转开腹,且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于需要中转开腹的患者,临床上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配以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疗效及标准化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0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标准化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护理、监测和治疗后护理等标准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皮肤瘙痒、腹胀、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好转,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论:对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给予全程的标准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敏;凌丽萍;黑小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卡培他滨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复发转移乳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初至2013年12月底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多西他赛治疗21例对照组患者,同时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治疗21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较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6.19%.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5.24%,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8.5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中采用多西他赛和卡培他滨进行治疗的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荐.

    作者:木亚林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浅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作小。能在血管内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内科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应用药物的种类多且住院时间长,更适合使。笔者经过10年的心内科护理工作得出一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经验,现分别就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前准备,操作中要点,操作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四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武剑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人工流产手术中无痛术的临床应用

    人工流产不但会危害女性的生殖健康,还会对女性的心理状况造成影响,可取的无痛术具有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操作简便以及见效快等特点,能够有效缓解女性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所承受的痛苦。

    作者:于桂清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为预防术后尿潴留提供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行腰椎术患者174例,分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展开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床上排尿训练、术后排尿环境及诱尿措施等.结果:实验组末次排尿时间1.53±1.88)( min 较首次5.83±4.78)( min 显著缩短 P <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58±4.72) min 较对照组14.63±7.22)( min 显著缩短 P <0.05)(;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对行腰椎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

    作者:刘军;刘维维;梁玉焕;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病人78例做为研究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病例接受常规治疗,抗感染药物选择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病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喹诺酮类药物,对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实施对照分析.结果:两组入选病例治疗后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病例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喹诺酮类联合治疗的抗感染方案,可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不增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出现机率.

    作者:王蒙湖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经过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患者入院接受救治.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急救的平均时间间隔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P<0.05);30d 末观察组患者的存活率、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肢体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张英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重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综合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重症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外固定支架结合 VSD 治疗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治疗后并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综合性护理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2.00%,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68.00%,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重症胫骨开放性骨折外固定架结合 VSD 治疗患者术后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能有利于患者康复,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润桥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高位复杂性肛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有多个瘘口和瘘管「1」。临床表现是肛周外口反复流脓,严重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种种不便与折磨,精神伤害大。临床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高峰20~40岁。「2」作为我国传统疗法的挂线疗法对高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挂线疗法可分为:切割挂线和引流挂线。在国内外均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重要方法「3」。然而术后创面的修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过程,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瘘管定位,术后病情观察。创面评估。营养支持。。换药技术。完善的出院指导等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作者:彭晓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23例疗效观察

    中西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对比.将胃镜确诊的23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黄连温胆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多潘立酮、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钛酸镁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作者:束玢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学龄近视儿童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学龄近视儿童视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学龄近视儿童100例,按知情同意和自主选择的原则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干预组采用干预治疗.二十天为一个疗程,结果:干预组患儿用眼不良行为明显改善,近视视力得到有效控制与提升,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预治疗使学龄近视儿童的视力得到有效控制与提升,纠正了儿童不健康用眼行为,提高了儿童近视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玫;刘淑华;王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急诊介入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急诊介入治疗在治疗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并且在院前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2例,观察组给予介入治疗,对照组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再次休克以及诱发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合并院前心脏骤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介入治疗的运用可以降低心力衰竭、再次休克和诱发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冠脉在通率和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宏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肠胃功能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肠胃功能指标、肠胃功能综合评价及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肠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代素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4年3月本院诊治的64例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对患儿予以护理干预措施,分析患儿护理前后的临床生化指标、心理状态情况,并结合患儿护理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进行观察.结果:患儿护理后炎症因子 IL-8、TNF-a 水平均明显低于护理前,SAS、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儿护理后腹痛缓解、皮疹消退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64±1.35)d、(4.06±1.56)d、(7.13±1.79)d.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闻云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36例椎管内肿瘤护理体会

    目的:通过36例椎管内肿瘤手术前后临床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分析了我院36例椎管内肿瘤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隐患因素。通过采取各种积极进行措施,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思想教育、神经外科特有专业技能培训以及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危险因素发生。做好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安全护理,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治愈率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石艳丽;王新新;任利培;王琼琼;赵芳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证实加巴喷丁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采用药物治疗的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一组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卡马西平进行治疗,为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数据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平均视觉模拟评分为(1.3±0.6)分,对照组平均模拟评分为(1.4±0.5)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83.3%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9.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证实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行.

    作者:王永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