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华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行鼻内窥镜手术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护理满意度为9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揣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发病急、变化大、病死率高,多伴有难以耐受的剧烈疼痛。我科对61例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采用如下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疼痛缓解快,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姚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政策试点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收入的影响,为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6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比研究其改革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增长19.20%),大部分医院管理层和一线工作者认为政策将减少人员收入,并对自身收入不满意,一半医院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收入大于卫生及其他技术人员,大相差千元.结论:确保服务补偿及时到位,加大收入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配合度.
作者:谭玲;孙群;杨练;赵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及利用,使得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同时整个生物界的平衡被完全打乱了。寄居在动物身上的病原体通过宿主转移到人类身上,从而引起传染病大范围的爆发流行。在中小城市人口的相对密度比较大,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又比较落后,使得一些传染病在爆发后造成严重的后果。我国现在正处于基础公共卫生方面的危机高发期,可以预测今后的事态发展将会更严重。
作者:张东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高血压患者65人,其中男性29例,女36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收缩压150-27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40毫米汞柱。一期高血压11人二期高血压41人三期高血压13人。我们采取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65名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稳定后出院。
作者:葛立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HBsAg 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标,也是血站常规检查项目之一。为了解内蒙古兴安盟地区献血者年龄、性别、ABO 血型系统与 HBV 感染、HBsAg 携带率的关系,收集25702名无偿献血者血样的 HBsAg 反应性比率和年龄、性别以及血型鉴定的相关性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作者:单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研究,证实加巴喷丁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间采用药物治疗的72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一组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加巴喷丁进行治疗,为观察组;一组研究对象采用口服卡马西平进行治疗,为对照组.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研究对象的疼痛程度、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数据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平均视觉模拟评分为(1.3±0.6)分,对照组平均模拟评分为(1.4±0.5)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研究对象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83.3%的总有效率,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33%和19.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等优势,证实加巴喷丁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安全可行.
作者:王永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人类对自然领域的开发和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秩序,为原有的传染病复苏和新的传染病出现创造了条件,使传染病疫情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健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畅通疫情报告的渠道,做到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治疗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对15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治疗和针对性护理。结果:未见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超滤浓缩腹水回输术结合相应的护理对治疗肝硬化腹水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钱宏;刘迎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至2013年5月所医治子宫内膜息肉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水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针对超声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谈一谈经验和认识。方法:结合 X 线摄片、CT、MRI 的影像表现,利用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研究每个病例声像图特征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超声对脊柱结核合并寒性脓肿的诊断病理符合率达95﹪左右。结论:超声对椎体旁及远处流注脓肿的范围、位置、脓液量、鉴别诊断、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药物灌注及预后评估均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
作者:刘晶鑫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50例.分别应用常规药物与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患者74%(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患者心功能及 B 型利钠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减慢基础心律,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其各类不适症状.可在早期抑制心梗后左室重塑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于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评估整体护理干预对腰椎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为预防术后尿潴留提供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行腰椎术患者174例,分为实验组(96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展开全程整体护理干预,尤其注重心理护理、床上排尿训练、术后排尿环境及诱尿措施等.结果:实验组末次排尿时间1.53±1.88)( min 较首次5.83±4.78)( min 显著缩短 P <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实验组2.58±4.72) min 较对照组14.63±7.22)( min 显著缩短 P <0.05)(;尿潴留发生率和导尿率实验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对行腰椎术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和导尿率.
作者:刘军;刘维维;梁玉焕;王媛媛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龙血竭胶囊及螺内酯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龙血竭胶囊治疗,对照组则加用螺内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复方龙血竭胶囊配合常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李永超;赵月;赵瑞革;英海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食品理化检验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在实践中易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检验环境、操作过程、检验样品、仪器设备、结果计算以及检验试剂等,鉴于此,为确保食品理化检验结果达标,提高检验质量,下面笔者基于自身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就食品理化检验的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
作者:徐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方案为异位妊娠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对象,为其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项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变化.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得分分别为(76.8±11.5)分、(93.2±10.0)分;生理健康分数分别为(63.5±9.1)分、(91.3±12.6)分;心理健康分数分别为(71.2±11.5)分、(98.7±10.4)分.护理后,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社会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俆振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运用询证护理理念,制定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找出儿童传染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查找文献,寻找诊断鉴别疾病的主要证据,并结合循证护理理念制定分诊预检流程,后对该流程的应用结果进行评价.结果:2014年我院门诊退号率、投诉率明显小于2013年;2014组对工作的总满意度大于2013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循证护理理念指导下进行儿童传染病预检流程,可以确保医护人员迅速、准确掌握儿童病情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提高传染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而确保后期临床治疗的顺利开展,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徐秀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研究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相关的临床治疗数据,在这之中有8名患者采集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有25名患者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医务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对其病情改善作详细调查记录,综合统计分析从而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检查,其中40名患者于手术前言语频率气导平均听阈值为53.94±8.65dBHL,医务人员于患者手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调查,其平均听阈为改善为37.74±7.85dBHL,综合统计手术成功率为77.50%(31/40),在这之中进行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的患者7人中有3人有成效,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患者33人中有24人有成效.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治疗鼓室硬化症具有显著疗效,是目前较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谢怡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