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葛立明

关键词:老年人, 高血压, 心理护理
摘要: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高血压患者65人,其中男性29例,女36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收缩压150-27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40毫米汞柱。一期高血压11人二期高血压41人三期高血压13人。我们采取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65名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稳定后出院。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外科急性结石性胆囊炎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其中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30例,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30例.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程指标和手术并发症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组在术程指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疼痛分数、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及腹腔手术并发症指标(胆心反射发生率、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术后肠粘黏发生率、出血发生率、肠损伤发生率)等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理想的治疗方式.

    作者:胡博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 PCOS 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就诊的48例 PCOS 患者分为研讨组和对照组.研讨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表面电凝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研讨组排卵率、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表面电凝术具有排卵率、妊娠率高的优点,可作为 PCOS 不孕症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杨景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黄疸新生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专科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专科护理的基础上加入新生儿抚触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和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二者间数据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抚触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作者:桑李叶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结果:41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首方法。

    作者:田洪侠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住院患者17例跌倒、坠床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

    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住院患者发生意外跌倒的概率也相应增加,不仅给患者的身心带来痛苦,还有可能引起医疗纠纷[1]。如何有效预防患者跌倒、坠床,规避护理风险,提高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意识,是护理管理中探讨的热点和难点。笔者通过对2013年4月-2014年9月本院17例跌倒、坠床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及时改进预防措施,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从根本上降低跌倒、坠床的发生率,提高病人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作者:赵贵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疗效及标准化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化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4年3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肝衰竭患者100例,均采用血液净化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标准化的护理措施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经过血液净化治疗与治疗前准备,治疗中的护理、监测和治疗后护理等标准化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皮肤瘙痒、腹胀、呕吐、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明显好转,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各项实验室指标。结论:对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并给予全程的标准化护理,能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罗丽敏;凌丽萍;黑小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的治疗评价

    本临床观擦3年6个月.对照组给予相应饮食、运动指导,口服药物治疗或胰岛素治疗.实验组除上述治疗外,还给予每周一次医学营养知识讲座(低嘌呤饮食、低脂饮食、多饮水、禁酒),讲授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及营养治疗的重要性,给予心理疏导,开展医患互动活动、联谊会等.结果:实验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患者的血糖、血尿酸、血脂的达标率.

    作者:李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治疗

    目的:了解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病程及接受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入住我院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儿150例的病程、病史及所接受的临床治疗经过.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有110例患儿很快显效,占73.3%,有26例患儿需要较长的一段治疗时间显效,占17.3%,有14例效果不明显或者反复复发,占9.4%.结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后可以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孙盛臣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对高血压1级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空腹、早餐后及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在合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降压药物对高血压1级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从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选择高血压1级60例,随机分为4组.组1为改善生活方式,组2为组1+贝那普利片10mg+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组3为组1+贝那普利片10mg+早餐后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组4为组1+贝那普利片10mg+睡前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连续观察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各项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组1、2、3、4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组2、3、4较组1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4较组2、3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肠溶片在睡前服用是安全可行的,与晨服比较更有助于降低血压,且胃肠副作用少.

    作者:熊利平;刘正兴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剖宫产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对施行剖宫产术的300例产妇术后护理进行总结。结果:通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均能使产妇顺利地度过围手术期,早日痊愈出院。结论: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产妇的痛苦和不适,是促进产妇早日康复,提高产妇健康水平的关键。

    作者:王冬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浅谈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

    随着人类对自然领域的开发和探索,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生态平衡和秩序,为原有的传染病复苏和新的传染病出现创造了条件,使传染病疫情在社会上时有发生,危害着我们的健康和生命。因此,健全我们的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和制度,确保防治措施的落实,畅通疫情报告的渠道,做到阻断传播途径,有效地控制传染病,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

    作者:张秋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脑中频和电针协同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患者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脑中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脑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中50了患者采用单纯电针治疗为对照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电脑中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在治疗后其智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6个疗程的治疗,其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8%、92%,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智力评价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电针治疗小儿脑瘫的基础上给予患者电脑中频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智力发育,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艳娟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在产科输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在产科输血护理工作中引入心理护理方法,以提高产科输血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8-12月收治收治需输血孕产妇3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妇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两组输血后第2天护理满意度调查,观察组临床护理服务满意情况好于对照组10%。讨论:心理护理在产科输血护理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作者:吕琳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四步辨证针刺配合芒针围刺治疗湿热毒滞型蛇串疮16例

    目的:探讨四步辨证针刺配合芒针围刺治疗湿热毒滞型蛇串疮的疗效.方法:芒针围刺法与四步辨证针法结合治疗结果:16例患者痊愈11例(占68.75%),显效3例,有效2例,无无效病例.结论:四步辨证针刺配合芒针围刺治疗湿热毒滞型蛇串疮疗效显著.

    作者:陶智勤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体位护理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到2014年5月于我院接受全麻下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90例,随机选择其中45例为对照组,另45例为实验组;术中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体位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耐受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实验组患者手术耐受力优于对照组.结论:体位护理可提高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慧;杨春蕾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高血压患者65人,其中男性29例,女36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收缩压150-27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40毫米汞柱。一期高血压11人二期高血压41人三期高血压13人。我们采取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65名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稳定后出院。

    作者:葛立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四川省县级医院药品零差率后员工收入变化研究?

    目的:了解药品零差率政策试点对四川省县级公立医院人员收入的影响,为深化改革提供参考.方法:抽取6家医院作为调查对象,对比研究其改革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职职工人均月收入增加(增长19.20%),大部分医院管理层和一线工作者认为政策将减少人员收入,并对自身收入不满意,一半医院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员收入大于卫生及其他技术人员,大相差千元.结论:确保服务补偿及时到位,加大收入向临床一线倾斜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配合度.

    作者:谭玲;孙群;杨练;赵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讨论研究开放式鼓室成形术治疗鼓室硬化症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分析患者相关的临床治疗数据,在这之中有8名患者采集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进行治疗,有25名患者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进行治疗,医务人员在患者手术治疗后对其病情改善作详细调查记录,综合统计分析从而对手术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对患者术前进行综合检查,其中40名患者于手术前言语频率气导平均听阈值为53.94±8.65dBHL,医务人员于患者手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调查,其平均听阈为改善为37.74±7.85dBHL,综合统计手术成功率为77.50%(31/40),在这之中进行鼓室探查联合鼓膜成形术的患者7人中有3人有成效,进行开放式乳突根治联合鼓室成形术患者33人中有24人有成效.结论: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在临床上治疗鼓室硬化症具有显著疗效,是目前较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谢怡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超声检测血塞通、辛伐他汀等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对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采用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的LOGIQ3彩色超声诊断仪,在全国脑卒中筛查中筛选出86例患者,其中男59例,女27例,年龄41-6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3例),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组给予血塞通、银杏达莫静滴2个疗程(每疗程10天),同时口服辛伐他汀,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超检查随访,并对治疗后两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斑块数量减少,对照组斑块数量增加,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斑块总数及每位患者平均斑块数量,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血塞通、银杏达莫静脉点滴治疗2个疗程,配合口服辛伐他汀联合治疗[1],可减小颈动脉斑块的数量,降低颈动脉斑块发生率.

    作者:王梅;刘海艳;刘晓郁 刊期: 2014年第15期

  • 神经内科头痛症状的观察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更好的对症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选患者的头痛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与种类差异等等。结果:100例患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出现概率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头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关注度放在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方面,深入了解病因以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索静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