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娜
1临床资料我院从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共收高血压患者65人,其中男性29例,女36例。年龄在60-88岁之间。收缩压150-270毫米汞柱,舒张压100-140毫米汞柱。一期高血压11人二期高血压41人三期高血压13人。我们采取用药、饮食、心理等方面的治疗和护理。通过我们的精心护理和治疗,65名患者的血压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血压稳定后出院。
作者:葛立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纳洛酮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的7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血气分析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纳洛酮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缓解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虹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阿托伐他汀结合曲美他嗪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冠心病,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建华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公共卫生记性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方法,从而提升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控制能力,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提升社会稳定性。方法:通过提升对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认识,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这些疾病的不良影响。结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能够得到良好保障,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秩序。结论做好突发公共卫生急性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能够满足人民的公共健康发展需求。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神经内科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以更好的对症治疗。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00例神经内科收治的有头痛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所选患者的头痛原因、临床表现特点与种类差异等等。结果:100例患者,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出现概率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头痛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将关注度放在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与丛集性头痛方面,深入了解病因以提升临床诊断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索静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以及生活水平的高速发展,目前我国人民越来越青睐于门诊治疗。相比传统的去医院治疗的方式,门诊治疗具有方便快捷,节省时间等特点,在实际的对我国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但是在门诊处方中抗生素的使用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作者:崔惠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总结创伤性胰腺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创伤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一般资料、临床诊断、治疗方法等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非手术治疗的77例患者治愈76例,死亡1例,死亡患者合并颅脑损伤、胰腺损伤、脊椎压缩性骨折,抢救时发生休克、DIC,终抢救无效死亡;行手术治疗的23例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详细的病史询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可为创伤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大部分患者经充分的腹腔引流、冲洗结合抗感染、抗胰腺液分泌等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治愈效果。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4年第15期
药品是医院运行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药品管理工作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护理工作。但是如今的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部门药品的进购、销售以及存放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今医院的一些药品管理问题进行探讨,而后对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更好的药品进、销、存环节进行管理的措施以对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作者:季学敏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浅静脉留置针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创作小。能在血管内保留较长时间且不易穿破血管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心内科病大多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应用药物的种类多且住院时间长,更适合使。笔者经过10年的心内科护理工作得出一些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经验,现分别就应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前准备,操作中要点,操作后注意事项及可能引起的并发症等四方面综述如下。
作者:武剑英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探讨临床检验中发生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65例,抽取65例正常人的血液10毫升/每人,将每份血液分成两份,每份5毫升,将每人的两份血液随机的进行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的血液是正常的血液,观察组的血液是经过溶血处理的血液;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观察溶血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正常的血液及溶血后的血液的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得到溶血后的检测结果中的酸性磷酸酶及血糖的水平显著地降低,甘油三酯、碱性磷酸酶、尿酸、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水平较未溶血的标本水平显著地增高,正常血液与溶血的血液的临床生化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验是一种诊断疾病的重要的辅助手段,能对相应的疾病提供血液学理论上的依据,在该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溶血会使结果严重的偏离实际情况,因此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做好血液标本的保存工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王淑杰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讨论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A、B 两组,各50例.分别应用常规药物与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总有效率94%显著高于常规治疗患者74%(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患者心功能及 B 型利钠肽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梗后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并减慢基础心律,可在短时间内缓解其各类不适症状.可在早期抑制心梗后左室重塑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较高.
作者:于震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诊断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病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科收治的120例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均进行超声检查,诊断产科性出血病因.结果:超声检查对前置胎盘的诊断准确率高,为90.91%,其次为胎盘早剥,为83.33%,对胎盘边缘血窦破裂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低,仅为62.50%,总体诊断准确率为87.50%.结论:在妊娠晚期产科性出血的病因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相永芬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比较气管插管麻醉和喉罩麻醉应用于婴幼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儿78例,依据麻醉方式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行喉罩麻醉,对照组行气管插管麻醉,比较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呼气末 CO 2分压及气道峰压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麻醉效果、呼气末 CO 2分压及气道峰压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气管插管麻醉,喉罩麻醉应用于婴幼儿手术具有操作简便、麻醉苏醒快、气道损伤低、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付景辉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在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280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患者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术后无一例发生出血并发症,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流不畅、血管结扎不牢固、凝血功能障碍等均是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应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手术,术后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预防术后出血的发生。
作者:国玉红;张志澜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4月~9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饮食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糖情况相似,在饮食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有较大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糖尿病的护理中采用饮食护理具有非常好的护理效果,患者血糖恢复的情况好,临床意义积极.
作者:艾铭旭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了解艺术类高校大学一年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性格特征.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1)被测试 SL-90测查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6.4%,男生检出率为:23.5%女生检出率为:28.0%,男女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性格特征方面,艾森克人格问卷 E 量表总标准平均分59.71±10.56分,N 量表总标准平均分:47.68±11.97分,提示被检群体整体个性特征属于外倾不稳定型(2)不同群体的比较:不同专业,不同生源地之间比较心理问题检出率没有显著差异.(3)按各种标准分类,不同群体被测试者排在前几位的心理问题几乎均为:抑郁、强迫和躯体化症状.结论:该艺术类高校大学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高,应予关注.
作者:王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本病发病急、变化大、病死率高,多伴有难以耐受的剧烈疼痛。我科对61例急性心肌梗死疼痛采用如下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疼痛缓解快,对患者的病情控制及预后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姚秀珍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4年6月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术中中转开腹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行中转开腹,且均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对于需要中转开腹的患者,临床上应仔细分析原因,并配以针对性、系统化护理措施,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循证护理方案为异位妊娠患者实施护理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异位妊娠患者为对象,为其实施循证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三项生活质量指标具体变化.结果:护理前、后,患者的社会健康得分分别为(76.8±11.5)分、(93.2±10.0)分;生理健康分数分别为(63.5±9.1)分、(91.3±12.6)分;心理健康分数分别为(71.2±11.5)分、(98.7±10.4)分.护理后,三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 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异位妊娠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的社会生存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俆振彦 刊期: 2014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医院实行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有效方式,将快捷、高效的服务提供给患者。方法:总结我院实施数字化接种门诊的流程,分析与之前模式相比数字化管理的优势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结果:我院在通知、取号、登记、收费和接种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全程数字化接种,环境更优化、秩序更井然、管理更科学,接种更安全,但应从合理管理门诊流程,科学划分功能区,培训从业人员、增加导医人员等方面进行改进。结论:接种门诊的数字化可以使医院的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并提升儿童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美香 刊期: 2014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