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透穴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康红

关键词:针刺透穴治疗, 面神经麻痹, 资料与方法, 分析报告, 病程, 辨证取穴, 平均分, 中医, 选穴, 性别, 手法, 女性, 男性, 面瘫, 临床, 病例
摘要: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为探讨佳的选穴与手法,现将1989年至2008年收治的6 98例面神经麻痹,采用针刺透穴和常规辨证取穴两种方法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面神经麻痹698例,其中,男性356例、女性342例,年龄10个月~68岁,以2 ~40岁为多.左侧325例,右侧373例.病程1天~30年.所有病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9 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大致均等.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研究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一种广谱抗菌新药.现参照<中国药典>[1,2]应用指导原则,研究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中细菌内毒素试验的干扰情况,建立其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作者:刘涛;矫立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佳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16例,对其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探查均显示肿物位于胰脏,术后病理证实为慢性胰腺炎.术后发生胰瘘1例,其余恢复顺利,效果良好.结论:由于酒精性胰腺炎已经被认为是癌前病变,胰十二指肠手术切除是一种合理治疗方法.

    作者:王险峰;张丽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壁内血肿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MSCT)血管成像对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AIH)的价值.方法:对12例疑为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平扫及血管成像,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等后处理方法显示壁内血肿及穿透溃疡.结果:12例均诊断为AIH,其中,A型2例、B型10例,4例AIH伴主动脉穿通溃疡(PAV).结论:MSCT可直接观察到病变程度及累及范围,能为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帮助.

    作者:阴生国;王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的综合康复治疗

    目的:分析脑卒中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3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多种康复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按照ADL指数评定标准,基本治愈16例,显效11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74.3%,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鳘_2=10.054,P<0.01).结论:脑卒中的综合康复治疗疗效明显,如无禁忌证可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治疗.

    作者:王燕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训练

    目的:总结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的佳方法.方法:对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阶段进行康复训练,分别采取术前指导、术后当天至3个月指导康复训练.结果:22例术后关节活动正常,疼痛消失;5例膝关节活动时轻度疼痛,关节活动基本正常;2例膝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科学、全面的康复训练,可获得手术预期的疗效.

    作者:宋秀芳;姜昊君;任萍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精神科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精神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对宁夏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宁夏宁安医院、宁夏社会福利院、宁夏公安厅安康医院三所精神病专科医院从事精神科护理、工作一年以上的临床护士共102人,其中主管护师6人、护师38人、护士58人.

    作者:常学萍;蔡芳;张俐丽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纳洛酮治疗婴幼儿呼吸衰竭20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呼吸衰竭(呼衰)是儿科急重症,病死率极高.2005年2月~2008年2月我院采用纳洛酮治疗呼吸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40例,均符合呼吸衰竭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作者:时松波;谷彩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1例误诊分析

    1 病例简介患者,男,54岁.16天前全身不适、发热在外地就诊好转(具体用药不详);2天后出现脐周疼痛、纳差,返回家乡在我院门诊就诊.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肝肾功能、血尿淀粉酶及肝胆B超均无异常.考虑急性肠胃炎、肠功能紊乱,给予解痉抗感染等治疗.3日后腹痛症状未减轻,腹痛多在夜间为重,无腹泻、无脓血便,有恶心厌食感,无呕吐.腹部无固定压痛点,腹部B超、腹透无异常,电子肠镜检查未见异常,继续解痉、止痛等对症治疗.患者症状仍未减轻而收入内科.

    作者:杨小梅;章玉荣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偏高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偏高原因,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血液分析依据.方法:采用Sysmex XT-1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及Sysmex仪器专用质控及配套试剂,血常规EDTA-K2真空采血2ml,自动全血进样器模式检测,吉姆萨-瑞氏染色、显微镜细胞形态复检.收集我院2008年门诊、住院患者外周血检测单核细胞(Mono%)比值偏高>15%(参考值3%~10%)、中性粒细胞比值相对低的标本115例,按操作规程进行全血质控校正,使仪器处以正常稳定状态,对115例单核细胞(Mono%)偏高的标本重复测试2次.结果:87例结果回复正常,28例仍然偏高.结论: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堵孔、血片堵塞、仪器负荷重、外源性干扰等原因使仪器稳定性减低,造成血细胞分类异常、单核细胞偏高等现象.在排除仪器因素时,必须涂片瑞氏染色显微镜细胞形态复检后可出报告,以减少误诊、漏诊,进一步提高血液分析质量.

    作者:张慧芳;张晶梅;田学芝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胃十二指肠急性穿孔193例诊治体会

    溃疡急性穿孔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具有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的特点,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1992~2008年收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193例.其中,男132例、女61例,年龄27~73岁,平均年龄50岁.胃小弯穿孔43例,球部穿孔29例,胃底穿孔108例,窦部穿孔13例.有胃病史167例,平时自觉症状不典型24例.穿孔直径<0.5cm 34例,0.5~1cm 98例,>1cm 78例.193例均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吻合口瘘3例,术后出血2例,肠梗阻4例.

    作者:戴季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及公众健康知识水平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观念的增强,医疗护理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然而,护理队伍中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淡漠的问题,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护士在从事护理工作的过程中,除了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患者减轻痛苦、获得健康或延续生命的同时,应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条例 >等相关的法律知识,以规范护理行为,杜绝风险因素,确保护理安全.

    作者:李艳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基层儿童保健门诊坚持每个工作日开放的做法和体会

    儿童体检工作是儿童保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和基础工作.由于儿童保健医生人员紧缺,很多基层保健单位每周只定期1~2天开放体检门诊.而我所在多年的儿童保健工作中,坚持在每个工作日均正常开放儿童体检门诊,显著提高儿童体检工作质量,避免定期开放日中体检工作的仓促性及漏诊性.

    作者:葛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抑郁程度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抑郁的肢体瘫痪患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相同药物治疗和肢体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心理治疗.用肌力分级法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入院时和2周后的肌力和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的HAMD评分(2135±2.8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7±2.56)分(P<0.05);上肢和下肢肌力改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治疗在减轻抑郁的同时也使肢体功能有显著提高.

    作者:韩淑艳;刘艳;宋梅英;苏军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72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并与7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以及SDS、SA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抑郁、紧张,同时还出现人格特性趋向不稳定.因此,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郭玉珊;杜兴旭;孙琳;毛骞;刘龙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妇科急腹症38例误诊分析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有38例妇科急腹症患者发生误诊,现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患者中,已婚34例,未婚4例,年龄14~53岁,中位年龄34.3岁.根据疾病种类分类,腹腔内出血性疾病20例,占52.6%,其中,异位妊娠12例,黄体破裂8例;感染性疾病13例,占34.2%,其中,出血性输卵管炎9例,急性盆腔炎4例,包括化脓性输卵管炎1例; 肿瘤并发症5例,占13.2%,其中,卵巢肿瘤蒂扭转2例,巧克力囊肿破裂2例,卵巢肿瘤破裂1例.误诊时间3小时至5天,平均14.5小时.

    作者:金卫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中心供应室防止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医院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有人将其称为医院的顽症,即便在发达国家,有比较完整的消毒灭菌设备和供应系统,医感染率也仍有10%左右[1].消毒供应室感染管理则是医院感染管理系统中重要环节之一.我院于2007年启用新的消毒供应中心,在院护理部直接领导下,全科室18人,负责全院2 700多张床位及门诊、急诊各科实验室的消毒供应工作.

    作者:杨惠芸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治疗的若干问题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为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早期治疗尤为必要.

    作者:吕彩凤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前健康教育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前的护理方法对检查结果有效性的影响.方法:结合相关量表自行设计问卷对138例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后的老年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9例,试验组在行双源CT检查前为患者做好生理、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以及对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对策给患者做详细讲解,让患者检查前心中有数、主动配合检查.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试验组69例检查项目清楚,检查过程、用药反应知晓率80%,均获3、4级图像(占100%),患者检查时不良反应少(8.57%);检查时间明显缩短,辐射量减少50%.对照组69例知晓率74.5%,3、4级图像占92.75%,不良反应占20.29%.结论:老年患者在行冠状动脉双源CT检查前健康教育利于提高CT扫描成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甘和英;王淑琼;王文艳;刘斌蓉;罗红英;潘媛媛;杨秀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2008年1~12月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随机分成心理治疗联合药物组(以下简称联合组)36例,药物组36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恢复良好13例,占36.11%;部分恢复17例,占47.22%;未恢复6例,占16.67%.药物组恢复良好7例,占19.44%;部分恢复15例,占41.67%;未恢复14例,占38.89%.联合组病情恢复显著高于药物组(X_2=443,P<0.05).结论:心理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治疗有效,不但可以改善精神症状,提高自知力,增强治疗的依从性,也可改善患者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促进患者与社会的接触.所以,心理治疗应该成为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部分.

    作者:杨丽;田丛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护士良好心理素质与护理工作的关系

    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术操作,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就护士心理素质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如下:1 护士心理素质与护理质量的关系护士心理素质包括护理人员思想情绪的稳定性、掌握护理知识的扎实程度和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对突发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为患者服务的态度等多方面.

    作者:迟玉霞 刊期: 2009年第22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