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研究

姜汇涓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 无创呼吸机治疗, 临床
摘要:目的::文章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无创呼吸机治疗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有显著效果19例,一般效果15例,无效患者4例,效果在87.2%,有29例患者治疗了2-5天后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9例患者病情转为严重并且改为气管插管性治疗的方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减少了并发症,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类型外科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特征,探讨针对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提升外科护理质量。方法:采取总结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外科患者的心理表现特征探讨研究针对性的护理举措。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举措的实施,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随着整体护理程度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重要作用,应当在外科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荆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治及预防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病的诊治和预防的新方向。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老年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主要单纯性的收缩压增高,脉压差较大,血压波动大,并发症多,伴发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高。结论:早诊断,早治疗,对患者进行正确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指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

    作者:王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巴氏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学在宫颈病变筛查的应用对比

    目的::对比巴氏涂片和TCT在宫颈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患者,研讨组采用TCT,对照组采用巴氏涂片方法,后以阴道镜下组织病理活检活来明确诊断.结果:研讨组LSIL诊断符合率88.6%和HSIL诊断符合率为94.8%,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检查可以早期确诊癌及癌前病变,降低漏诊率.

    作者:曲召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胆囊炎合并高血压的手术危险因素探究

    目的::探讨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开腹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手术危险因素.结果:100例患者中,88例成功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患者和腹腔镜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见表1.从表1可知,中转开腹患者的上腹部手术史、结石嵌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中转开腹患者的症状持续时间、胆囊壁厚度、WBC、ALT、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腹腔镜手术患者(P<0.05).结论:胆囊炎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手术风险因素较多,临床医师应在术前全面评估手术风险因素,合理选用手术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孙凤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小儿急腹症的鉴别及治疗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易误诊为小儿急腹症。结论:明确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小儿急腹症的临床特点的必要性。

    作者:佟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CT肿瘤血管成像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的148例肺部孤立性结节患者予以 MSCT扫描,并使用多平面后处理技术,将病灶肿瘤血管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直接证据,并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精准度.结果:研究中,有106例患者被确诊为肺癌,CT表明有肿瘤血管征患者为46例,显示率达到了43.40%,统计显示肿瘤血管成像的敏感性为43.30%,特异性100%,阳性预测值100%,阴性预测值41.18%,准确率为100%.结论:将肿瘤血管征作为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直接证据切实、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德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79例老年人严重胸部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严重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取一站式-全方位模式救治的79例老年胸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老年患者的急诊救治经验.结果:经急诊抢救后,79例患者当中治愈75例,占94.94%.死亡4例,死亡率为5.1%.结论:对严重胸部损伤患者采取一站式-全方位救治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书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经尿道电切术在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到2014年收治的40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按照完全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结果:经过分别的手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及术后膀胱刺激症状上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经尿道电切术在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上不仅手术出血量较少,膀胱刺激症状轻,而且在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上都短于膀胱切除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膀胱癌上,术后患者膀胱刺激症状明显轻于膀胱部分切除术。

    作者:张贵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乳腺癌根治术100例术后并发症预防和护理

    目的::对预防和护理乳腺癌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观察。方法:从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临床资料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有27例,具有27%的并发症发生率。经过有效的护理治疗之后,27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行乳腺癌根治术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采用合理方法对其进行预防和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和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张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及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的临床使用情况,以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奥美拉唑使用情况,并对含有奥美拉唑的375张处方进行分析,探讨其用药合理性.结果:375张处方中包括奥美拉唑口服制剂125张,占33.33%;静脉注射制剂250例,占66.67%.其中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38张,包括无指征用药20张、不合理联合用药18张.静脉注射制剂不合理用药12张,包括无指征用药2张、不合理联合用药10张.与静脉注射制剂比较,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严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的临床应用存在过度预防现象,且口服制剂不合理用药情况更严重,需加强对医师的药学知识继续教育,以促进奥美拉唑的临床合理应用.

    作者:王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艾灸仪辅助治疗肺结核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应用艾灸仪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灸仪辅助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45%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痰菌降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肺结核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艾灸仪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郝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伴发急性脑梗死的原因。方法:自我院2011年1月—4014年10月共收治4000余例脑梗死患者,其中9例有急性心肌梗死。本文回顾性分析其原因。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的部位,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及交感神经兴奋都能诱发急性脑梗死。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与急性脑梗死是一对难兄难弟,二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过程相同,危险因素相同,易同时或相继发病。

    作者:齐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临床效果,分析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4月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府逐瘀汤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在冠心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黄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便秘有效率、心绞痛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便秘治疗有效率和心绞痛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合并便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丁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与探讨重症监护室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时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并对患者的病情、家属满意度以及遵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在接受无创正压通气的过程中均未发生拒绝治疗的现象,通过科学的护理后,患者的病情趋于稳定,所有患者均终脱机.对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可得,总满意率为94.0%.结论:在重症监护室中,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正压通气时,应才去科学有效的床边监护与规范化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覃海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70例老年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70例(观察组),18岁-59岁中青年肺结核患者70例(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较对照组多见,观察组发热、盗汗、咯血症状较对照组少见,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PD阳性率、T-SPOT﹒TB阳性率、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 PPD阳性率、T-SPOT﹒TB阳性率、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均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漏诊,应早诊断、早防治.

    作者:陈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220例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探讨

    目的::探讨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研究X线诊断对青年型颈椎病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80例椎间隙狭窄,占36.36%;82例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占37.27%;24例椎间孔变形、变小,占10.9%;12例椎关节退行性改变,占5.45%;22例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占10%.结论:青年型颈椎病X线诊断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姜秀丽;孙淑艳;唐广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接收治疗的8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式将其分为41例研究组和41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以及进食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够缩短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和进食时间,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长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早期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早期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作用,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早期诊断,并且总结患者的相应临床表现,对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早期诊断,发现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情况存在差异.80例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微小癌直径在0.2cm--0.8cm之间,平均甲状腺微小癌直径为0.51cm±0.12cm;微小癌位于患者甲状腺左侧的患者为40例(50.0%),位于右侧的患者为30例(37.5%),位于双侧的患者为10例(12.5%);单发癌灶患者为61例(76.25%),多发癌灶患者为19例(23.75%);80例患者中,大结节为良性患者64例(80.0%);经过统计,乳头状癌患者64例(80.0%),滤泡状癌患者14例(17.5%),髓样癌患者2例(2.5%).结论:通过对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给予早期诊断,不仅可以明确患者的癌症类型,同时可深入了解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为后续治疗及康复工作提供参考,间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今后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早期诊断.

    作者:王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成人心脏直视手术术后疑诊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对成人心脏直视手术术后疑诊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心脏成人病区行开胸手心脏术后疑诊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50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术前白蛋白、术前血肌酐、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经、术前血糖、术前住院天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中输血浆量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诊感染同围术期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表明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将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层,还应寻找更强的特异性指标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大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宫颈癌术前诊断分期中MRI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宫颈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的应用价值.方法:材料与方法共收集2008年-2012年45例子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46.37±7.64)岁,比较术前临床分期、MRI成像特点及分期和术后病理分期.结果:MRI对宫颈癌疾病整体检出灵敏度85.76%.而多年以来临床多采用妇科检查对宫颈癌进行临床分期,但这种方法准确率仅为61-66%[1].结论:MRI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多序列、多方位成像特点,对宫颈癌的检出极分期诊断值得肯定,较临床分期准确率高,且克服了临床分期的人为因素,为宫颈癌诊断和分期提供了更加可靠的客观依据.

    作者:李月梅;杨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