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召福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变化以及护理的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83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83例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白天每隔30分钟,夜间每隔60分钟,并对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与心率进行相应的监测,而监测时间为早八点到次日八点。结果:对患者白天及晚间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患者夜间的血压值明显较白天低,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昼夜存在较为明显的血压波动。结论: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的昼夜监测,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血压进行综合的观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0例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产后止血时间、出血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和出血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起效快,治疗效果好,能让子宫切除率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并发症轻.
作者:孙蓓;李志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用于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本院诊治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行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对照组行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后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JOA评分优良率为95%,高于对照组的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下肢功能.
作者:范兆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做为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伟大的白求恩精神,鼓舞激励着医务人员以他为楷模,沿着他的足迹前进。即使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卫生系统面临严峻挑战,白求恩精神仍是国际主义的一面旗帜,弘扬白求恩精神已成为卫生界的光荣传统,是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
作者:郝保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针对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9例,两组均使用传统放疗,观察组另加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疗程结束查胸片及对比临床受益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3%,观察组疗效显著大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放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MRI在儿童体部肿瘤诊断中的评价,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对收治的50例儿童体部肿瘤患者进行了诊断研究,这些患者先后进行CT、MRI检查,观察其CT、MRI图像特征,以病理结果作为对照,评价CT、MRI在儿童体部肿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通过研究发现CT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4.0%和76.0%,而 MRI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良、恶性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0%和90.0%;儿童体部良、恶性肿瘤ADC值之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对儿童体部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CT可较好显示肿瘤范围,MRI在发现肿块及显示病变侵及范围上更为敏感、准确,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中具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王树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保护血管,便于操作,是儿科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输液、采血、换血)迅速而有效的途径。但小儿血管较成人分布浅且细,穿刺位置选择不当或技术好,容易破坏好的血管,现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和体会。
作者:单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文章讨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肺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无创呼吸机治疗3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者中有显著效果19例,一般效果15例,无效患者4例,效果在87.2%,有29例患者治疗了2-5天后病情有了很大的好转,9例患者病情转为严重并且改为气管插管性治疗的方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病应用无创呼吸机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使临床的治疗效果得到很大的改善,从而减少了并发症,具有广泛的临床意义.
作者:姜汇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替代一线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治疗的患者4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线抗结核化疗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88.3%,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结核性胸膜炎伴进行性肝损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莫西沙星替代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佳治疗方案,并对其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自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200例老年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即给予西医泼尼松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肺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2%;并且观察组的肺部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老年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噻托溴铵联合泼尼松治疗老年性肺间质纤维化,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
作者:战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成人心脏直视手术术后疑诊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心脏成人病区行开胸手心脏术后疑诊感染的6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150例非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感染相关因素.结果:年龄、术前白蛋白、术前血肌酐、术前左心室舒张末经、术前血糖、术前住院天数、手术类型、体外循环、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红细胞量、术中输血浆量等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疑诊感染同围术期多种危险因素相关,表明对心脏直视手术患者需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将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层,还应寻找更强的特异性指标提高感染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周大晓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70例(观察组),18岁-59岁中青年肺结核患者70例(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较对照组多见,观察组发热、盗汗、咯血症状较对照组少见,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PPD阳性率、T-SPOT﹒TB阳性率、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 PPD阳性率、T-SPOT﹒TB阳性率、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均低,缺少特异性诊断指标,易造成误诊漏诊,应早诊断、早防治.
作者:陈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方法:收集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私用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所有差异均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利脑心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的方法效果更好,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就诊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将48例患者分至开颅夹闭组,52例患者分至血管内栓塞组,比较分析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出现并发症情况。结果:开颅夹闭组中的48例患者夹闭瘤颈成功,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对脑血管造影进行复查,发现有4例患者出现夹闭不全情况。血管内栓组中的52例患者均成功栓塞,其中患有多发动脉瘤的4名病患只成功栓塞一侧,有10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经过术后随访,没有出现瘤体复发、再发等现象。结论:开颅手术与血管内栓塞对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都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征选择合适的方式实施手术。
作者:张胜冬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未足月胎膜早破极易引发早产,出现胎膜早破之后,外界与羊膜腔开始联通,使得羊水外泄,从而引发产后大出血、难产、绒毛膜羊膜炎等问题,胎儿甚至出现肺发育不全、宫内感染、腹体变形、胎儿窘迫等现象。给予胎膜早破患者对症治疗,才能确保母婴的安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
作者:刘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诊治的2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确诊后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皆治愈出院,无发生不良并发症情况与严重不良预后情况。结论:对CSP患者再次妊娠时,定期采用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在确诊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挽救患者生命,恢复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艾灸仪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灸仪辅助治疗,并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相应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45%的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痰菌降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肺结核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艾灸仪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增强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郝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研究不同类型外科病人的心理和情绪特征,探讨针对外科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以便更好地提升外科护理质量。方法:采取总结分析的方法,针对不同类型外科患者的心理表现特征探讨研究针对性的护理举措。结果:通过有效地护理举措的实施,可以有效稳定患者情绪,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随着整体护理程度不断得到推广与应用,心理护理在外科护理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重要作用,应当在外科护理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荆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新理念替代旧的思想观念,做到换位思考,以自家亲人的方式进行护理操作,建立建全各项护理及查房制度,尤其是各阶段的疑难、危重病例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全面服务于病人及家属。
作者:刘桂琴;东旭;乌兰高娃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障碍患者进行分析.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2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320例非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通过测定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甲状腺障碍的发病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很多,而且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病率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中亚甲减发病率明显高于甲减、亚甲亢、甲亢的发病率(P<0.05).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也和糖尿病无甲状腺功能障碍患者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障碍发病率是非常高的,其中高的一项为亚甲减,患者胰岛素抵抗更明显.
作者:杨云花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