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79例老年人严重胸部外伤的临床治疗体会

刘书明

关键词:老年, 胸外伤, 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严重胸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急诊救治经验.方法:回顾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采取一站式-全方位模式救治的79例老年胸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老年患者的急诊救治经验.结果:经急诊抢救后,79例患者当中治愈75例,占94.94%.死亡4例,死亡率为5.1%.结论:对严重胸部损伤患者采取一站式-全方位救治模式,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高龄老年高血压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护理对策研究

    目的::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变化以及护理的对策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83例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对其采用无创性动态血压监测仪,对83例患者的血压状况进行监测,监测时间为白天每隔30分钟,夜间每隔60分钟,并对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与心率进行相应的监测,而监测时间为早八点到次日八点。结果:对患者白天及晚间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患者夜间的血压值明显较白天低,因此,大部分患者在昼夜存在较为明显的血压波动。结论:对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的昼夜监测,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对其血压进行综合的观察,对患者的康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脑卒中患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护理

    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在现有的医学水平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综合治疗。由于其致残率高,故早期肢体功能康复在脑卒中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高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患者应用瑞替普酶和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采取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采取瑞替普酶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深入分析研究.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再通时间、再通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明显的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与阿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可以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好转,并且不良反应较低,可是瑞替普酶更为经济,更加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焦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康复期的护理的特点及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患者21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卧床护理、肢体康复护理和安全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地康复护理,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康复期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截瘫患者的功能恢复,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王润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病压塞过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865例,选取发生并发心脏压塞的患者1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治疗的特点、原因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均进行分析,探讨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并发心脏压塞发生的概率为0.37%,其中2例在射频消融术中发生,2例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中发生,1例在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中发生,2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结论:在对患者实施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所导致的心脏压塞发生迅速,其症状具有特定的特征,正确的识别和处理对心脏压塞患者的抢救和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宏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探讨手外伤皮瓣转移术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干预

    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应用在预防手外伤皮瓣转移术后感染中的临床护理方案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8月收治治疗的80例行皮瓣转移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随机的把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只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而观察组则在该前提下实施特殊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0.0%,总有效率为80.0%;而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75.0%,总有效率为95.0%,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行皮瓣转移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来说,应用特殊护理干预具备着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使用.

    作者:王晓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辽宁地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探析

    目的::探索辽宁地区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及病机演变规律.方法:通过对本院风湿科2009年~2013年门诊及住院的112例患者辨证分型,归纳、探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证候规律,分析中医证候在性别、年龄、病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分布,并根据患者复诊情况探析类风湿关节炎的病机演变规律.结果:辽宁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中医证候分布在年龄、病程等方面有统计学意义.RA的湿热痹阻证大多只是病程的一个阶段,,为时较短,热象消退后,又转成寒证及虚证.

    作者:刘晓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浅谈腹腔镜手术时的护理配合与体会

    目的::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进行讨论,并总结手术时的配合体会。方法:对腹腔镜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中护理配合默契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手术效果等均有所提高。结论:应加强腹腔镜手术时的护理配合,从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英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剖宫产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疤痕妊娠(CSP)的有效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诊治的20例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回顾分析其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采用阴道彩超进行诊断,确诊后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皆治愈出院,无发生不良并发症情况与严重不良预后情况。结论:对CSP患者再次妊娠时,定期采用阴道彩超进行检查,在确诊后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对策对挽救患者生命,恢复患者健康至关重要。

    作者:刘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在治疗尘肺病合并慢性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接受尘肺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治疗的患者9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尘肺病合并慢性肺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环磷腺苷葡胺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患者心电图的情况,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52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对52例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2例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有22例中间柱损伤,14例内侧和中间柱合并损伤,16例内侧、中间、外侧柱三柱损伤,均使用应用克氏针,3.5毫米空心拉力螺钉与微型钢板等实行内固定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切口均达到一期愈合水平,对患者实行随访的时间平均为13个月,在实行手术后的5个月左右将固定器材取出,利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高分为97分,低分为71分,优30例,良12例,中10例.结论:对跖跗关节损伤患者实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具有明显治疗效果,起到坚固、稳定跖跗关节的作用.

    作者:高志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的术后临床护理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腰间盘突出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综合性护理,对照组进行一般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达到了92.50%,其中护理为显效的23例、好转14例、无效3例,对照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观察组,其护理总有效率为72.50%,护理为显效的17例、好转12例、无效11例,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腰间盘脱出症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邵有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及体会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可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保护血管,便于操作,是儿科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输液、采血、换血)迅速而有效的途径。但小儿血管较成人分布浅且细,穿刺位置选择不当或技术好,容易破坏好的血管,现总结小儿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和体会。

    作者:单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复剂量口服糖水对缓解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探讨

    目的::探讨重复剂量口服糖水对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12月90例住院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A、B、C组3组,每组30例,A组在穿刺前6分钟、4分钟、2分钟,B组在穿刺前4分钟、2分钟,C组在穿刺前2分钟分别口服25%蔗糖水2ml.分别在穿刺时及穿刺后5分钟对3组新生儿的疼痛程度及心率进行评估.结果:穿刺时A组疼痛评分、心率低于B组和C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剂量口服糖水比单次剂量口服糖水更能有效地缓解新生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

    作者:熊秀兰;高翠娥;曾邦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硫酸镁及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比较

    目的::研究妊高症采用硫酸镁及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于2013.5-2014.5期间被诊断为妊高症的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治疗,研究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在总有效率上比较,对照组明显低于研究组,且治疗后,研究组的舒张压、收缩压、24h尿蛋白量较对照组要低(均P<0.05),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硝苯地平和硫酸镁联合治疗妊高症,可解除血管痉挛,扩张血管,控制血压,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值得推广.

    作者:郑向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小儿急腹症的鉴别及治疗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10年1月到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未出现典型皮肤紫癜前,易误诊为小儿急腹症。结论:明确腹型过敏性紫癜与小儿急腹症的临床特点的必要性。

    作者:佟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补气活血法联合体质调理法治疗月经不调应用

    目的::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和体质调理法联合应用在防治月经不调中的疗效.方法:将160名月经不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补气活血法治疗女性月经不调,同时中医膳食进行调理,对照组采用口服常规激素乙烯雌酚进行治疗.结果:与西医对照组相比,中医治疗和调理的联合应用治愈率较高,且二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补气活血法联合膳食体质调理法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疗效显著.

    作者:刘凤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的疗效和药理探析

    目的::对老年中重型溃疡结肠炎患者采用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3年年7月接收治疗的86例老年中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1%,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中老年重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环磷酰胺,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推广.

    作者:白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42例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急性腹痛误诊原因和对策。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科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发生急性腹痛误诊的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误诊原因。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的误诊原因为:有28名患者是由于临床症状以及体态特征相似而发生误诊,6例由于医生自身的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不足,8例由于患者病史收集不全。结论:消化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会因为症状不典型、医师专业技术水平水平、患者病史陈述不清而发生误诊,需引起临床人员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误诊率。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硫普罗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茵芩清肝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显示P<0.05,故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茵芩清肝汤联合硫普罗宁治疗酒精性肝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发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