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观察和护理

董瑞莲

关键词: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综合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用于本次临床研究的 60 例脑卒中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0 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 60 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临床小组,每组各 30 例,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坠积性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减少住院时间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普及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全程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影响和并发症发生概率.方法:从 2014 年 2 月到 2015 年 6 月,于我院470 例准备进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 140 例,分成两组每组 70 例进行研究,分别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时间、检查结果、舒适程度及并发症概率的具体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患者出现手术不适 13 例(8.7%),检查时间为(12.6±3.6)min,出现并发症现象 17 例(5.8%),对照组出现手术不适 39 例(27.1%),检查时间为(24.8±5.9)min,并发症 26 例(18.1%),经分析研究比对,全程干预护理的患者在检查时间、检查结果和舒适程度上,较常规护理有明显的优势,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也明显降低.结论:通过全程干预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应激反应,减少各类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方面进行推广.

    作者:杜守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YKL-40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 YKL-40 水平变化及替米沙坦对血清 YKL-40 水平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收治患者 196 例,对照组 56 例,单纯高血压组 64 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 76 例;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再进行分组,40 例服用替米沙坦 6 个月以上为替米沙坦亚组,近 6 个月内未服用任何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3 6 例为非替米沙坦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YKL-40 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清YKL-40 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及单纯高血压组血清YKL-40 水平明显升高,(P < 0.01).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血清YKL-40 水平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P < 0.01).替米沙坦亚组血清 YKL-40 水平显著低于非替米沙坦亚组,(P < 0.05).结论:YKL-40 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替米沙坦存在抗炎作用.

    作者:郭艳歌;开芸;张宁;赵少华;缪丹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 2014 年 8 月-2015 年 8 月本院160 例老年骨折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所用方法分组,对照组 75 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 85 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对本院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骨折患者的效果良好,可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作者:张红;徐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 56 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保留肋间臂神经 25 例(治疗组),切除肋间臂神经 31 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上臂局部感觉障碍及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上臂局部感觉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手术质量和术后并发症无影响,对减轻患者术后上臂局部感觉障碍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建鹏;辛庆锋;周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 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7 月至 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两组,予以 A组常规教育,予以B组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HbA1c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邓家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氨氯地平与厄贝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个组别.前两组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治疗,第三组联合用药.观察三组患者的高血压治疗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共计 38 例(95.0%),均高于对照组A的 32 例(80.0%)和对照组B的 31 例(77.5%);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 2 例(5.0%),低于对照组A的7 例(17.5%)和对照组B的6 例(15.0%),但差异不鲜明,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均有良好的效果,联合用药疗效更佳,能够促进血压稳步降低,减少毒副作用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对临床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 16 层螺旋CT平扫和 64 层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对 57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阑尾形态、大小、位置及盲肠周围改变进行观察、分析,并把CT征象和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7 例中有 50 例多层螺旋 CT诊断比较正确,CT表现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直接征象为阑尾增粗、增大/壁憎厚伴粪石(85%),间接征象包括阑尾周围炎(81%)和阑尾盲肠周围脓肿(21%)及盆腔积液/积气(1 5%).有 7 例急性阑尾炎患者 CT 表现无异常征象.结论:急性阑尾炎的 MSCT 征象对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有显著的辅助作用.

    作者:马艳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接触职业危害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调查及其培训效果研究

    目的:调查劳动者职业卫生相关知识及行为认知.方法:选取某经济开发区 90 家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劳动者当作其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取,选取 90 家企业中 30 家企业劳动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每家企业中选取 10 名劳动者.将设计好的调查表发放给所有调查人员填写;培训 30 家企业中职业的卫生管理员,再由卫生管理员对企业劳动者进行培训,其后再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掌握度不高,对卫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中企业培训及资料发放的比例较低,而对卫生管理员再进行集中培训后再培训劳动者,明显可看到劳动者对卫生知识的掌握度明显提高.结论:现阶段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够乐观,主要因为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让企业卫生管理员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后,能使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掌握度有效提升.

    作者:苑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研究进展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可并发头痛、头晕、恶心、口臭、便秘、发热、乏力、慢性咽炎及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据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一般人群患病率可高达 20%以上.复发性口腔溃疡的治疗一直都是临床上的一大难题,随着近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这方面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作者:李风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小儿肾积水患者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并评价应用手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选择时间段为 2010 年 1 月~2015 年 5 月,来源于我院接受诊治的肾积水患儿,观察对象共计 28 例.本组 28 例患者根据病变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对手术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手术治疗后,本组患儿肾实质厚度为(6.5±0.3)mm,肾小球滤过率为(39.5±2.7)ml/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值,肾盂前后径为(1.6±0.5) cm,明显低于对照组值(P<0.05).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小儿肾积水的首选方法,根据患儿影像学诊断不同表现,采取针对性治疗方法的价值突出,对改善患儿肾脏功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汪永清;卢建路;章欣;冀强;姚亚雄;闫河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全球人口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卒中后长期存活的患者中有 50-70%遗留有功能障碍.笔者认为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基础上,遵循循序渐进、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原则,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瘫痪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毕信华;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力的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提高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力的方法.方法:于 2014 年 3 月至 2015 年 2 月对我院 100 名护理人员实施提升护理管理执行力的干预,对比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前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度是 93.6%,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是 99.2%,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差异(X2=11.296,P=0.001).结论:对于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力的提高方法有强化护理文化建设、实施激励制度、完善管理机制、加强交流沟通等,通过提高护理管理执行力,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轻中度内痔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进行治疗轻中度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 92 例轻中度内痔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治疗.结果:92 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 10-20min,平均 13.4±7.3min.术后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肛门坠胀感及急便感,7 例出现肛门疼痛,均可耐受,3 例出现肛门水肿,经坐浴后好转.84 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和痔体完全消失,8 例患者痔体缩小,其中 6 例患者于术后4 周行第 2 次治疗,2 例患者于术后 8 周行第 3 次治疗.术后随访 6 个月,均无复发,未出现肛门狭窄、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轻中度内痔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是目前治疗内痔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厚禄;彭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 例泌尿外科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按照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低于对照组(2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抗原虫药物种类及其临床应用研究

    抗原虫药主要包括抗球虫药、抗锥虫药、抗梨形虫药、抗滴虫药四大类.其中球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其中柔嫩艾美耳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常见且致病力强;毒害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堆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前段;巨型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小肠中段;另外其他种属动物都可感染球虫病,该病对养鸡和养兔专业户造成经济损失尤其较大.

    作者:周业敏;王永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0 年 9 月~2012 年 9 月收治的111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住院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并给予院内感染控制相关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 75 例,感染发生率 6.7%.年龄越大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春冬两季,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仍占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给予对症处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荣;王吉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247例临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我院临床输血中所发生的 247 例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说明不同情况及不同成分输血患者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 年1 月~2015 年5 月我院临床输血中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情况.结果:在临床输血治疗的 31746 例患者中,247 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发生率0.78%;全血输血反应发生率高,为 2.19%,明显高于其它成分血;而且有输血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无输血史患者.结论:在临床输血治疗过中,严格掌握临床输血指征和适应症,合理节约用血,以成分输血为主并尽量减少输血,有效减少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教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应急预案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护理应急预案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 年4 月~2014 年4 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患者 10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应急预案护理,比较分析 2 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为 98%,对照组护理有效率 76%.结论:护理应急预案应用在产后大出血护理中,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减少产后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庞永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3 月-2015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1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 56.1%,治疗总有效率为 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7.1%与8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改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将 80 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6 周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进行重新评估,了解 2 组患者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 < 0 .0 5 ),但观察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上升更明显,神经功能缺损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残率,缩短病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作者:程秀霞;孙淑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