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

邓家诚

关键词:2型糖尿病,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观察 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7 月至 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两组,予以 A组常规教育,予以B组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HbA1c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值得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 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2 年 7 月至 2014 年 12 月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AB两组,予以 A组常规教育,予以B组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HbA1c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评分显著低于 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 型糖尿病管理实施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提高患者的自护行为能力,值得推广.

    作者:邓家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手术期健康教育

    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具有不开刀、不流血、创伤少、恢复快的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保留子宫或有生育要求的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患者的青睐.由于该治疗住院周期短,平均4~5 天,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显得至关重要.只有宣教到位,才能取得患者的良好配合,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马海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368例体检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健康体检者心电图的异常发生率,以便早期发现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疾病 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方法:将 1368 例健康体检职工心电图资料分成 3 年龄段进行分组分析,对异常者做病因诊断.结果:发现:异常心电图占 23.16%,其中 ST-T异常占首位(9.32%),其次是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束枝阻滞等.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41~60 岁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男性较高,且多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血酯,;61~81 岁组人群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高,且多已存在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及陈旧心机梗死和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结论:异常心电图改变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进行心电图检查,对早期发现、预防、诊断心血管疾病,以免引起严重的后果,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于海荣;张筱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效果探讨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 100 例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 50 例.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纯行厄贝沙坦治疗,比较治疗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血尿酸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2.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结论: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可以明显控制血压和尿酸,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云泽;姜莎莎;武文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与护理对策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进行研究,以此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 71 名乳腺癌患者,对这些患者术后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上述 71 名乳腺癌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不同的压力,通过护理,有 43 名患者显效,有 21 名患者有效,有 7 名患者无效.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均会出现压力,但是只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的心理压力会大大缓解.

    作者:刘丽娟;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收治的 8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 例患者均存在心律失常情况,为患者实施有效、具有针对性及全面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护理后患者的心率情况、QT离散度、QTC间期均好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将患者心率指标情况有效改善,并且提升介入治疗抢救的效率和质量,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和健康安全,因此,可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赵青;赵海;张青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农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析和预防

    目的:探讨农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以 143 例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年龄、性别、生活习惯等进行统计,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将其分为对照组(70 例)与观察组(73 例),观察组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年龄、家族遗传因素、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高钠、高脂饮食等是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可干预因素做好预防措施,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有效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伯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艾滋病哨点历年监测分析

    目的:了解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病毒(HIV)流行趋势,为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长途司乘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进行艾滋病病毒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监测哨点2002-2012 年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 例,HIV阳性率为0.07 %(3/4048);在2009-2012 年对我县长途司乘人员的健康调查中,14.92 %(239/1602)的受调查者承认在近 3 个月内有非婚性行为,每次均用安全套的比例为 92.89 %(222/239).结论: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 HIV感染率长期控制在低流行状态.

    作者:罗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究附件炎及盆腔炎相关因素护理干预对策

    目的:分析附件炎及盆腔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资料选择医院 2014 年 1 月~2014 年 6 月收治的附件炎、盆腔炎患者 64 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附件炎及盆腔炎发病的相关因素主要为不良性行为及不良卫生习惯、宫腔手术、下生殖道感染等.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附件炎及盆腔炎的致病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喜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分析牙周炎给予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牙周炎患者 80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用药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替硝唑口服用药)、试验组(替硝唑局部用药)各40 例,观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 38 例(95.0%),不良反应 1 例(2.5%);对照组治疗有效 32 例(80.0%),不良反应 6 例(15.0%);且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疗效确切,和口服用药相比具有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冠明;武文伟;姜莎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急性化脓性胃炎并出血病人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探析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 129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胃炎消失和止血时间明显较短,且患者满意度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徳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存在问题及项目管理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笔者为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多年,对基本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和强化管理服务,颇有感触.

    作者:袁守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分析及管理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0 年 9 月~2012 年 9 月收治的111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住院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并给予院内感染控制相关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 75 例,感染发生率 6.7%.年龄越大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春冬两季,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仍占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给予对症处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荣;王吉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

    恶性肿瘤又称恶性衍生物,一般以癌为代表.全世界每年约有 900 万癌症患者,其中 700 万人死亡.我国每年约有 125 万人患症癌,死亡约有 85 万人.本文分别讲述早期癌及进展期癌的护理并做出评价.

    作者:张海英;刘云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观察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积极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 例泌尿外科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按照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3%,低于对照组(2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模式可减少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马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全科护士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角色与定位

    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重点为家庭健康档案的建立和慢性病管理,全科护士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主要角色,依据多年的社区卫生工作,本文旨在探讨全科护士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角色与定位,分析慢病管理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评价管理的效果,为社区卫生和全科护理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作者:匡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45例新生儿腹泻的病因探讨与治疗

    目的:探究新生儿腹泻的病因与临床治疗,以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90 例腹泻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 45例腹泻患儿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5 例腹泻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患病原因进行分析,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导致新生儿腹泻的原因主要包括喂养方式不当、滥用抗生素、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同时在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儿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腹泻主要的病因是喂养方式不当及滥用抗生素,此外还有呼吸道感染、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临床上用妈咪爱和思密达联合治疗新生儿腹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葡萄胎清宫术中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及效果评定

    目的:回顾性分析葡萄胎清宫术中米非司酮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88 例葡萄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4 例.一组患者接受葡萄胎清宫术进行治疗,称为手术组;另一组患者则在葡萄胎清宫术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称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出血天数的数值均低于手术组,二次清宫率 18.18%(8/44)低手术组 65. 91%(29/44),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能够有效对葡萄胎清宫术进行辅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桂萍;吕香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艾条悬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艾条悬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 68 例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34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采取针刺结合艾条悬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程度和行动功能障碍评分均有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73.5%和 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艾条悬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性疼痛有良好效果,能有效减轻疼痛,改善患者日常活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海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甲亢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甲亢患者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4 年 9 月-2015 年 8 月之间收治的 56 例甲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8 例.两组患者给予同样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 0 )对患者进行评价,实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予以个性化的心理干预,让患者在治疗中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李淼;王倩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