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锐;陆海霞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我国政府针对当前城乡居民主要健康问题,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的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笔者为县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指导中心人员,从事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多年,对基本公共卫生面临的问题和强化管理服务,颇有感触.
作者:袁守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1 年 1 月至 2014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 60 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30 例.其中对照组以传统手术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以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及淋巴清扫数量多等优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术与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比较以后者临床优势更加明显,可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姜久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开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的运行情况,为预警系统的改进和推广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4 年开封市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 年预警系统有 13 种传染病共发送预警信号 1002 个,响应率达 100%.平均每县每周约发送预警信号 2.06 个.预警信号经初步核实后无疑似事件,无暴发事件,预警信号阳性率为零.报告病例数与预警信号数的比值为 9.70:1,成正相关(r=0.93,p<0.05).结论:预警系统中预警信号响应率很高,可以初步实现传染病早期预警,但不同县区、不同病种预警效果存在差别.
作者:张卫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艾滋病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和艾滋病病毒(HIV)流行趋势,为艾滋病预防控制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对长途司乘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取进行艾滋病病毒及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监测哨点2002-2012 年共发现HIV抗体阳性者3 例,HIV阳性率为0.07 %(3/4048);在2009-2012 年对我县长途司乘人员的健康调查中,14.92 %(239/1602)的受调查者承认在近 3 个月内有非婚性行为,每次均用安全套的比例为 92.89 %(222/239).结论:陆川县长途司乘人员 HIV感染率长期控制在低流行状态.
作者:罗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因素,并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 2010 年 9 月~2012 年 9 月收治的1117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住院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医院感染发生部位、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并给予院内感染控制相关护理.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 75 例,感染发生率 6.7%.年龄越大的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春冬两季,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机率较高,革兰阴性菌仍占主要因素.结论:通过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给予对症处理,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忠荣;王吉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根据药物性胆囊结石的成因及病理特点对超声特点进行研究、总结.方法:应用二维超声观察胆囊大小、形态,胆囊结石的数目、大小、回声特点,确定为首次发现胆囊结石的患者详细询问其药物使用病史,30 天内、60 天内、90 天内复查胆囊结石情况.结果:63 例有明确头孢类药物使用病史的患者中,23 例 30 天内胆囊结石消失,2 例 60 天内胆囊结石消失,90 天内复查较之前无明显便化.结论:药物性胆囊结石以多发结石为主,部分可合并胆泥淤积、胆囊缩小.声像图上无明显特异性.但患者年龄分布较年轻.所以遇到年轻患者多发胆囊结石的,一定要详细询问病史并嘱其短期内复查以避免盲目手术治疗.
作者:吕行;孙玉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62 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2 例和对照组 30 例,治疗组以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两者康复治疗相同,10 次为 1 疗程,治疗 2 个疗程后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 96.9%,对照组 66.7%,2 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吞咽治疗仪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卢华锋;李洪涛;王海风;苏兆德;王鲁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 2014 年 10 月-2015 年 10 月我院收治的 80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5.00%.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庆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述原发结外淋巴瘤诊断中PET-CT显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3 年 1 月至 2015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疑似原发结外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 例患者均给予PET-CT检查,根据 PET-CT 图像显像确诊原发结外淋巴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及确诊率.结果:80 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发现,有 72 例为原发结外淋巴瘤,经 PET-CT 诊断病例 65 例,BET-CT 敏感性为82.7%,特异性为 81.6%,准确率为 82.8%.结论:应用PET-CT诊断原发结外淋巴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不过要注意结合患者病理进行鉴别诊断,才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
作者:张嘉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的主要压力进行研究,以此找到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 71 名乳腺癌患者,对这些患者术后压力来源进行分析,同时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上述 71 名乳腺癌患者,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不同的压力,通过护理,有 43 名患者显效,有 21 名患者有效,有 7 名患者无效.结论:乳腺癌患者手术之后,均会出现压力,但是只要通过有效的护理,患者的心理压力会大大缓解.
作者:刘丽娟;王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讨论经单侧椎弓根外径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 2 月至 2015 年 2 月收治的胸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98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 98 例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每个小组各49 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单侧椎体侧方式进行手术,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经单侧椎弓根外径路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进行治疗,手术结束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通过不同形式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VAS评分、疼痛指数以及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 .0 5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文采用经单侧椎弓根外径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椎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疼痛程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作者:孙金磊;董乐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 3 月-2015 年 3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11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5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 56.1%,治疗总有效率为 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37.1%与82.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万改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面神经麻痹或原发性面神经麻痹,又称面神经炎,是单侧面神经麻痹常见的原因,约占 50% ,每年 10 万人有 13~34 人发病.面神经麻痹常见的第二个原因是感染,约占 15% ,第三位原因是占位性病变,占 13.5%.占位性病变包括肿瘤,如长在脑底部的听神经瘤,每 10 万人有 1 人发病;腮腺肿瘤,每 10 万人有58 人发病[1].面麻痹可发生于所有年龄,但 15~45 岁常见,发病多于数小时或1~3d内达到高峰,病初可有病侧耳或下颌角后疼痛,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或闭合无力,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 Bell 现象,病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或吹口哨时漏气,进食时食物常滞留于病侧齿颊之间,同时伴有流泪及流涎.
作者:邹德清;宋艳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中风偏瘫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 72 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对中风患者功能的恢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小肃;刘小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防治肠道传染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动态监测我院所在辖区的甲型肝炎、伤寒和痢疾等肠道传染疾病,并随机选取 100 人分组进行对比试验,研究组进行定期健康教育活动,对照组进行常规预防处理.结果:通过为期 6 个月的健康教育,研究组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降低,对照组发病率基本持平,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改变率方面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能够改变人们不良生活习惯,增长人们卫生保健知识,从而真正实现防治肠道传染疾病的目的.
作者:陈雪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 2013 年4 月~2014 年 5 月收治的 20 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EPISBO),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非手术治疗、精心护理,1 8 例患者均得以治愈,所有患者没有出现中转手术患者,平均治疗的时间为(14.3±0.3)d,且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结论:非手术治疗联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改善 EPISBO 患者预后和治愈率,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囊肿切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 年3 月-2015 年7 月我院收治的 166 例 OEC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 A组(行腹腔镜囊肿切除术)和B组(行开腹囊肿切除术),各 83 例,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A 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 B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囊肿切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安全有效,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王爱梅;张永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护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供应室工作的 11 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制定针对性防护措施.结果:供应室护理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包括噪音干扰、烫伤、锐器损伤、污染血液以及化学消毒剂腐蚀等,其中锐器损伤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为 100%;6 例发生噪音干扰,占 60%,其次为污染血液、烫伤等.结论:进一步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建立一套完善的规章管理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确保护理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英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 129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胃炎消失和止血时间明显较短,且患者满意度高,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化脓性胃炎合并出血患者综合护理干预,不仅可以使治疗时间缩短,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徳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3 年 10 月~2015 年 8 月本院收治的 80 例妇科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 40 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研究组病人,其护理满意度高达 100%,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的 87.50%.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
作者:杨舒婷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