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安县建成46个中医馆

李孟彬;郭远发

关键词:
摘要:为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河北省成安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在今年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活动中,加快中医馆建设进度,至今已在基层建设了46个中医馆.一是着力打造中医国粹.中医在许多方面都独具优势,成安县在贯彻《中医药条例》中,把中医药工作作为重点来抓,不断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努力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需求.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阿替普酶早期溶栓,同时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方法:本次探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行阿替普酶早期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样本人群,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2组患者分别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内26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NIHSS评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脑梗塞患者阿替普酶早期溶栓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王华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原发性高血压采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所选样本均为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样本量为72例;样本选取时间在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结合治疗,回顾性对比两组治疗疗效.结果:与治疗后的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压水平较好,且结果有统计学方面的价值,P<0.05;且研究组治疗以后的总有效率94.44%,较对照组的77.78%高,P<0.05.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采用缬沙坦与非洛地平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顾小程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生化检验应用在小儿支原体肺炎伴肝损伤与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和肝损伤患儿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搜集2016年01月份到2017年01月份在我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和肝损伤患儿41例作为研究组,搜集同期的41例正常儿童作为参照组,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验的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羟丁酸脱氢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指标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数据对比发现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和肝损伤患儿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能够准确诊断患儿肝损伤与心肌损伤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应用.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浅谈肾内科护理纠纷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探析肾内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方法: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我院肾内科产生护理纠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设为对照组,分析护理纠纷原因,并采取相关措施后,将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同等份患者资料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6.09%,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为5.45%,观察组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别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两组不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分析肾内科产生护理纠纷的原因,并对其原因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可有效降低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姚迟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复合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讨论严重复合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复合伤患者6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给予积极的抢救及精心的护理.结果:抢救成功57例(95%),死亡5例(5%).结论:在抢救过程中建立规范的急救程序、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抗休克、对病情变化进行严密的观察和仔细的记录、给予患者全面而有效的护理,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达到对患者良好的抢救和治疗.

    作者:从丽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措施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措施进行讨论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 6年1月——201 7年1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共50例妇产科手术当中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妇产科手术切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致病原因,同时总结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措施.结果:50例患者在治疗后都完整的切除了病灶,后期没有发生复发的情况,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在医院的妇产科手术当中作为医护人员一定要在手术之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了解,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妇产科手术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从而为患者的康复做出保障.

    作者:董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实施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0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康复组各15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ADL评分,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MA评分,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4.7%,康复组是96.0%,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功能训练护理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实施效果显著,可明显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行.

    作者:王彩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建临时支部,为参训党员补课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11月10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中医院党员活动室,重温入党宣誓词的声音显得格外铿锵有力.走进党员活动室,“恩施州红十字师资培训班临时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一串醒目的会标,让人眼前一亮.

    作者:吴诗成;熊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讨论寻找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的佳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笔者选取了2014.04.21-2017.02.30期间于本院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选取了1 20例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样本,一组实施术后的常规护理方式,为常规组,一组在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为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后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和VAS评分.结果:经对比,对照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组,VAS评分要低于常规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手段可以加快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髋关节恢复速度,并降低术后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比常规护理方式更加优越,可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西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自拟养血排毒汤对老年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自拟养血排毒汤对老年银屑病患者血清免疫细胞因子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老年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研究组采取自拟养血排毒汤,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有93.02%,明显较对照组81.40%高(x 2=6.053,P<0.05);治疗前两组IFN-γ、TNF-Ⅸ以及IL-6水平均无明显差别(t=0.276,1.024,0.306,P>0.05);治疗后发现研究组各项免疫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9.379,-5.456,-9.762,P<0.05).结论:老年银屑病患者采取自拟养血排毒汤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细胞因子水平,缓解皮损情况,促进病情恢复.

    作者:李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溶栓前使用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栓前使用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心肌梗死阿替普酶溶栓的治疗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1月-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死亡率、远期死亡率、远期再发心梗发生率及两组患者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死亡率、远期死亡率、远期再发心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血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4.0%,观察组为8.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溶栓前使用黄达肝葵钠安全、有效,能降低出血事件和死亡率,值得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作者:武国霞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都镇湾镇卫生院打造优质服务团队

    在十九大精神鼓舞下,湖北省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卫生院推出“三亮”、 “三创”、 “三评”活动,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服务团队,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一、扎实推行“三亮”,发挥党员积极性一是党员“亮身份”.所有服务窗口都设立公示栏,公开服务窗口办事程序、流程和工作人员信息;上班时间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必须佩带工作牌.通过推行党员亮身份,增强党员意识,强化自我约束,提高服务质量,激发广大党员创先争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作者:刘会群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 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包头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1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癌痛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采用数字评分法(VAS)和癌症患者生存质量量表(EORTC QLQ-C30)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和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4.39±2.11)分,对照组痛程度评分(6.59±2.1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金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利川市四大举措提升健康扶贫成效

    湖北省利川市卫生计生局大力实施健康扶贫,加强统筹协调,多措并举,着力解决利川市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面提高利川市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改善长效机制.

    作者:吴诗成;熊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政策对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201 4年新的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政策对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比新的免费服药政策实施前(2013年)后(2015年)检出率、在册管理率、规律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的变化.结果:新的免费服药政策实施后检出率、在册管理率、规律服药率和病情稳定率均提高,2015年比2015年分别提高10.0%、26.5%、21.6%、2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的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政策,对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重性精神病人社区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丁晓烨;张娜;国文利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不舒适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不舒适的原因,并且提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进行过心脏外科手术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患者自身的表述分析患者产生不舒适的原因,进而针对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75例患者中有68例患者是由于气管插管的刺激所引起的不适,占比90%;有27例患者是由于尿管刺激所引起的不适,占比36%;有1 5例患者是由于在病房中睡眠被打扰所引起的不适,占比20%;有70例患者是由于切口尚未恢复所引起的不适,占比93%.结论:对心脏外科术后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护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患者出现术后不适,进而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姜淑娟;郭俊晓;付晓可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社区医疗机构公众就诊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公众在社区医疗机构就诊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本地区各社区医疗机构门诊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医院的全科医生对于临床常见病以及慢性病的治疗水平有待提高,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范围应稳步扩大,加大对老年患者的关怀力度,从而使社区公众对社区医疗机构建立良好的信任,在就诊时优先选择社区医院.

    作者:张绍波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80后院长朱刚

    朱刚,34岁,大专学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冕宁县河边镇卫生院院长.参加工作10年来,他由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院长,成为冕宁县第一位全科医生.年轻的朱刚遵循着 “先做人,后行医”的理念,满腔热情地为患者服务,用诚意、专业、执着,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

    作者:赵作奎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当前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完善护患沟通时的技巧、重视治疗性沟通过程、规范护理工作质量等策略来完善目前的急诊护理工作.结果:在相应策略的实施下,急诊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及时发现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应的解决策略,是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的关键,对医院的发展以及护患关系的完善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马晓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及发展建议

    农村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农村卫生信息化主要包括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以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县级综合卫生管理平台,是连接辖区内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新农合、药物管理等信息系统的枢纽,是国家“46312”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节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管理信息系统是农村卫生信息化网络结构中的基础节点,是卫生信息化数据的重要来源.该系统通过信息化实现卫生行政部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医保经办机构、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机构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袁安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