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解决农村卫生室看病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温楠;窦伟洁;宋奎勐

关键词:农村卫生室, 看病难, 对策建议
摘要:目的:探讨解决农村卫生室看病难问题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对济南市南部山区部分村民在农村卫生室看病问题进行调查,深入分析农村卫生室看病难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结果:农村卫生室建设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对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意义重大.结论:从多方合力承建村卫生室、强化乡医管理机制、统一配备相关医疗设备等措施入手,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室建设,有利于解决农村卫生室看病难问题.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经期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附件炎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对慢性附件炎患者经期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附件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2例.参照组患者在月经结束后第一天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经期第一天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研究组总体有效率40例(95.24%)显著高于参照组30例(71.4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几率3例(7.14%)显著低于参照组14例(33.33%).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附件炎患者于经期第一天开始行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治疗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够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值得临床研究和使用.

    作者:陈艾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方法:对本医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入选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6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33%)优于对照组(7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明显提高了治疗有效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羿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试谈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档案安全工作建设之浅见

    本文从档案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笔者所在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际工作,列举了档案安全工作建设中一些有效措施,并以此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张洁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甘利欣针联合松泰斯针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甘利欣针联合松泰斯针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效果.方法:在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40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甘利欣针联合松泰斯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钾镁针联合甘利欣针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共治疗10天,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针对于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治疗中选择采用甘利欣针联合松泰斯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肝功能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建清;陆小玲;孙兴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腰椎功能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JOA评分较之护理前均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较之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其腰椎功能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臧迪磊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保守性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痛的临床效果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疼痛患者接受保守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患者复发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对13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了探讨分析,使用保守手术治疗,根据随访情况分组为复发和无复发两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总结复发影响因素.结果:复发组和无复发组患者的术前CA125水平≥35 U/L、术后克罗米酚治疗的比例为复发组较高(P<0.05);患者的病变部位、有无该疾病手术史、术后克罗米芬治疗情况、GnRH-a治疗情况等是患者子宫内膜异位症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复发因素主要是因为手术史、克罗米芬治疗以及GnR H-a治疗等,临床中应该要对这些因素引起重视,积极避免和预防患者的复发.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观察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的影响

    目的:探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到我院诊治的意外骨折老年患者236例,分为两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18例试验组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护理后的满意度等.结果:对比发现,试验组经护理后患者意外骨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意外骨折进行预防跌倒细节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与运用.

    作者:刘晓黎;赵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对比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紫癜性肾炎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采用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血流变化学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78%,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全血和血浆的粘度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后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扬彪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分为奥洛他定组和依美斯汀组各103例,分别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依美斯汀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5d、10d时的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5d后,奥洛他定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5.4%,依美斯汀组的临床有效性率为7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时,奥洛他定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2%,依美斯汀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2%,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奥洛他定组3例轻微烧灼感,依美斯汀组3例自觉异物感、1例烧灼感,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且奥洛他定在治疗初期起效更快.

    作者:邹庆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2月~2016年7月,入选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达法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各入组40例,常规镇咳、化痰、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米克令舒治疗,雾化吸入,1日2次,早晚各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万托林治疗.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时间(5.6±1.1)日,低于对照组(7.5±2.4)日,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FENO、诱导痰嗜酸粒细胞、Raw水平低于治疗前,组间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噻托溴铵,普米克令及万托林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加重期,可加速症状控制,控制炎症,改善通气.

    作者:王季政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2016年外科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了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手术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明显的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上明显减少,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华;鲁风坡;马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比较

    目的:对比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胫骨远端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手术时间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作者:张健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隐蔽部位鼻出血8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治疗鼻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鼻出血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对实验组40例鼻出血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鼻孔填塞法治疗,对治疗组40例鼻出血患者采用鼻内镜引导下微波治疗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综合两组的疗效观察,其中,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2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对于鼻出血患者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法,尤其是应用镜下治疗配合镜下射频技术治疗鼻出血,具有痛苦小、疗效好等一些优势,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闫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对比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40例腹外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2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手术,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张力修补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后活动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25.00%、5.00%)与对照组患者(50.00%、20.00%)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传统手术相比,应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的效果更佳.

    作者:王运利;宋远玲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院内诊治(2013.6~2016.6)的老年痴呆病患者97例做数字标准分组,其中观察组49例,针对病症发病特点实施中西医联合用药,对照组48例,仅采取吡拉西坦片用药,评估资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智力恢复、痴呆症状改善以及自身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病的治疗中针对病理特征,实施中西医联合用药,效果明显,副作用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子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门诊行无痛人流的患者10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Ⅰ组),对照组(Ⅱ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0.05㎎/㎏地佐辛复合依托咪酯,对照组采用0.1μg/㎏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术中观察并记录MAP、HR、SpO2,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MAP、HR、SpO2,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Ⅱ组发生呼吸抑制的比例明显高于Ⅰ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依托咪酯应用于无痛人流均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小剂量地佐辛对呼吸抑制更小,更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会敏;杨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生长抑素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病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对肝癌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病情的影响.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40例肝癌伴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给予对照组肝癌切除术后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第3、5、7天的腹腔引流量、肝功能改善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能够减少肝癌切除术后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情况,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晋利华;李政;王光军;逄锦忠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与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与风险控制方法.方法:2014年度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工作主要依据以往实际工作经验进行,2015年起,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院通过查阅资料,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风险控制方法,对比2个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运用风险管理控制后,2015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显著减少,与2015年前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前相比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风险管理控制,能够显著减少输液药物配制的差错,从而保证患者静脉给药药物的质量,显著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天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以肺小叶内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CT诊断及表现

    目的:探讨以肺小叶内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患者CT表现和诊断情况.方法:全组筛选经CT检查均以肺小叶内间质改变为主,且经病理证实为肺结核病患53例,收治时间在2014年5月-2016年7月间;全部病患于治疗前均经CT检查,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强化治疗、巩固医治、治疗结束等阶段的CT征象检出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以肺小叶内间质改变为主的肺结核病患经CT检查,可清晰展现出临床其特征,且在诊断、医治和预后效果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辉敬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比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及单独采用心电图和B超的诊断结果.结果: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及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P<0.05).但心电图和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左室肥厚和左室扩大方面显著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及心脏B超的检出率(P<0.05).但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或心脏B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相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