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观察

张君华;鲁风坡;马成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传统手术, 小切口,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小切口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2016年外科治疗甲状腺肿瘤患者96例,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了小切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手术出血量、出血时间以及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比较,明显的研究组患者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肿瘤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出血时间上明显减少,且术后不良反应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新媒体时代医院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媒体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爆炸式数据的出现,医院图书馆面临着发展与挑战.本文探讨新媒体时代医院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包括资源数字化与特色化、资源整合利用、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定题服务、平台信息推送服务等,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小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荔枝中萘乙酸农药残留量

    本文通过采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也即LC/MS/MS)来检测荔枝中萘乙酸这种农药的残余情况,结果显示,采用乙腈来提取荔枝中的萘乙酸,并展开LC/MS/MS检测,萘乙酸回收率高达86.2%至95.8%,相对标准偏差在0.8%至2.9%的范围内,说明此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以及重现性良好等优势,可作为萘乙酸的一种重要检测方法.

    作者:孙明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护理

    急性心梗病人的症状一般以持续性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口服硝酸甘油后不缓解,同时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及心肌酶增高,患者发病时露出焦虑、恐惧,有濒死感,这是一种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在抢救时,要动作敏捷,护士在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一方面要加强心理护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作者:张秀;于琨;孙淑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内科急腹症常见误诊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内科急腹症常见误诊原因、发病机理与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误诊的10例内科急腹症患者作为样本,调取误诊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原因与发病机理,并提出误诊对策.结果:发现患者误诊后,及时处理,并对症治疗,患者全部治愈.结论:血液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与急腹症基本一致,受医务人员本身素质以及问诊或检查情况的影响,误诊几率较高,容易影响患者治疗.医务人员应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辅助常规检查,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误诊几率,避免延误治疗时间,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张安海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探讨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痴呆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效果.方法:对院内诊治(2013.6~2016.6)的老年痴呆病患者97例做数字标准分组,其中观察组49例,针对病症发病特点实施中西医联合用药,对照组48例,仅采取吡拉西坦片用药,评估资料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智力恢复、痴呆症状改善以及自身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痴呆病的治疗中针对病理特征,实施中西医联合用药,效果明显,副作用反应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子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中医辩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较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好,临床应加以推广.

    作者:唐永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浅析常规磁共振成像结合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对膀胱癌及其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接受磁共振(MRI)常规检查以及磁共振泌尿系水成像(MRU)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的23例膀胱癌患者使用常规平扫增强以及MRU检查,对患者的浸润情况以及分期情况进行探讨分析.结果:有23例手术患者接受病理检查确诊.肿瘤平扫T1WI为高或略高信号,T2WI呈等高或稍高信号,MRI表现:结节型5例,广基肿块型15例,浸润型3例.MRI膀胱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1.3%;术前MR/诊断与TNM分期符合率为87.0%(20/23).结论:膀胱癌主要发病区是膀胱三角和膀胱侧壁,为突向膀胱腔内肿块以及不规则增厚的膀胱壁为主要表现.患者的MP d表现存在特异性,MRU对肾积水以及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因此可以应用于膀胱癌的分期辅助诊断.

    作者:陶百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丁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与对照组(8.1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对患者血压、血脂水平可起到改善作用,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瘤腔结扎加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60例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瘤腔结扎联合平阳霉素应用于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60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为基本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平阳霉素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瘤腔结扎.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概率数据(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值小于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量表评分为(87.81±3.29)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瘤腔结扎配合平阳霉素在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痛苦,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改善.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在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优质护理在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11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比2组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手术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36%与对照组对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促进慢性宫颈炎行环状电切术患者康复,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李颖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比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及单独采用心电图和B超的诊断结果.结果: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及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P<0.05).但心电图和心脏B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在左室肥厚和左室扩大方面显著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及心脏B超的检出率(P<0.05).但心电图和心脏B超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联合心脏B超对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率高于单独采用心电图或心脏B超,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相丽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与控制方法分析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风险与风险控制方法.方法:2014年度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护理工作主要依据以往实际工作经验进行,2015年起,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院通过查阅资料,总结护理风险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风险控制方法,对比2个年度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在运用风险管理控制后,2015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差错显著减少,与2015年前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前相比差异显著,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施风险管理控制,能够显著减少输液药物配制的差错,从而保证患者静脉给药药物的质量,显著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风险发生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天然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开胸非食管术后并发乳糜胸诊疗

    目的:关于开胸非食管术后并发乳糜胸诊疗研究.方法:对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并行开胸非食管手术患者中,选择术后并发乳糜胸的10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其临床治疗方法.结果:本次研究的10例开胸非食管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乳糜试验结果均显示为阳性,通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达到100%,并且术后无任何复发现象.结论:对于开胸非食管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应该及时进行诊断,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刘全森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用前来我院治疗外伤性踝关节骨折的病人作为受试者,总计90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并对术后患者痊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2年至4年的跟踪以及随访,本组疗效情况如下,疗效显著者总计50例,疗效良好者22例,疗效一般者10例,疗效差的患者总计8例,总有效率高达91.1%,优良率达到80%.结论:通过本次实验课发现,外伤性踝关节骨折病症情况较为复杂,医护人员在早期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预后极为有利.

    作者:刘国振;梁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全面护理对骨关节炎手术后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着重于分析骨关节炎手术患者在术后采用全面护理对其神经功能与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骨关节炎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全面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进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2±2.3)分,下床行走时间为(6.2±1.3)d,住院时间为(19.5±2.6)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有助于降低骨关节炎手术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缩减其康复进程,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张文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高度近视患者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高度近视患者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误诊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20例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早期诊断准确率及误诊因素.结果:本组患者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误诊为白内障1例、视疲劳2例、慢性结膜炎3例、高度近视屈光度进展3例,误诊率45%.结论:对于临床检查眼压处于正常范围的高度近视患者,也要注意眼光眼的检查,早期重视诊断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利于早期诊断,降低视功能损伤.

    作者:吾尔尼沙·喀哈尔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对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6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分为奥洛他定组和依美斯汀组各103例,分别采用奥洛他定滴眼液和依美斯汀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5d、10d时的临床疗效,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结果:治疗5d后,奥洛他定组的临床有效率为85.4%,依美斯汀组的临床有效性率为7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时,奥洛他定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2%,依美斯汀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2%,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奥洛他定组3例轻微烧灼感,依美斯汀组3例自觉异物感、1例烧灼感,停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奥洛他定和依美斯汀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且奥洛他定在治疗初期起效更快.

    作者:邹庆欣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银川地区流动人口孕妇产后情况随访调查

    目的:探讨银川地区某医院流动人口孕妇产后随访情况.方法:选择2014-2016年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流动人口孕妇800例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性的管理,并给予产后回访,跟踪随访直到产后1个月,观察比较本组孕产妇综合管理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800例流动人口孕妇在综合管理后的孕产保健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综合管理前(P<0.01);且在综合管理后,其孕产保健相关态度和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P<0.01).结论:银川地区流动人口孕产妇容易存在缺乏孕产期保健知识和意识的问题,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管理,能极大地增加其孕产保健知识和意识.

    作者:史宁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美沙拉嗪与柳氮磺吡啶比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比较美沙拉嗪与柳氮磺砒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砒啶,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2.86%,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与柳氮磺砒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上,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状况,临床效果基本一致,但是,美沙拉嗪相对柳氮磺砒啶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较小,值得临床选用.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其中常规组采取硬通道微创治疗,实验组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与82.35%,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与应激激素血清水平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软通道微创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实践推广.

    作者:张英华;陈晓晶;张慧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