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库沙尼·热依汉;狄明莉

关键词:缬沙坦, 联合, 黄葵胶囊, 治疗,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
摘要:目的: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研究组采用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后TG、TC、UAER、舒张压及收缩压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肾病的疗效确切,可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健康管理76例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群体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某航天企业76名高血压员工进行健康教育和为期12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比较健康管理前后员工高血压相关知识、行为以及体检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员工高血压相关知识增加、行为改变、体检指标好转.结论:对高血压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可以达到健康改善的目的,能为同类疾病群体健康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林军;胡义;蒋振荣;罗莲;范敬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栓通联合莫西沙星、奥硝唑治疗缺血性肠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莫西沙星、奥硝唑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肠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根据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后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5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减少,但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莫西沙星、奥硝唑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莉娟;宋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部超声在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B超在输尿管结石引起的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日本东芝SSA-55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mHZ.对三年来我院71名以急性下腹部痛患者肾、输尿管、膀胱进行扫查,以可检出结果为标准来诊断输尿管结石.结论: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无创的、操作简单的检查技术,能准确诊断急腹症中输尿管结石,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对急腹症中的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胡阳蓉;段一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化血红蛋白样本性状的选择

    目的:探讨黄疸、脂血、贫血这三种样本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时抗凝全血和预稀释血两种性状检测的不同,正确选择样本性状.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0月的黄疸、脂血和贫血标本共计143例,同时测全血和预稀释血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两种性状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黄疸和脂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标本全血法和预稀释血法两种性状样本检测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疸、脂血标本无需预稀释,贫血标本需要进行预稀释.

    作者:施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86例临床生化检验假危急值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86例临床生化检验进行假危急值原因的分析.方法:通过对2015年1月-2016年1月前来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86例患者的临床生化检验标本作为调查对象,标本采集各科室生化检验标本,统计数据并对其结果进行详细分析.结果:19例K+/Na+生化检验值增高或降低由采血方式和方法造成,7例血糖检验值增高由于输入葡萄糖不规范采血造成,3例血糖检验值降低由于输入大量维生素造成,2例血钙检验值增高由于不合格采血管促凝剂造成,1例尿素检验值增高的造成原因不明.结论:导致假危急原因主要由于外界因素导致,如采血方法、方式、输入液体以及患者所患疾病等因素均等,提高检验标本质量可有效纠正生化检验假危急值错误[1],同时可有效提高临床医疗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高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内科门诊中急性腹痛的诊治观察

    目的:分析内科门诊中急性腹痛的诊治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了我院急性内科门诊中102例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治,研究组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诊治情况.结果:102例患者中研究组患者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有8例出现误诊,研究组4例误诊.结论:临床中应用综合诊疗方法,可有效的提高确诊率和缓解患者临床病情,对急性腹痛的诊断就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洪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曲美他嗪配合卡维地洛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配合卡维地洛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显著疗效.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4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服用曲美他嗪的方式治疗,每日3次,每次20mg;观察组在服用曲美他嗪的基础上额外服用卡维地洛,每日2次,每次5mg.在治疗过程结束后,通过对比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来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作出对比,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47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例数为4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7%,而对照组47例患者中显效+有效例数为37例,治疗总有效率仅为78.7%.这说明观察组患者在心功能上有明显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配合卡维地洛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要优于单独使用曲美他嗪,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在今后的相关疾病治疗过程中被广泛运用,以提升医疗水平.

    作者:王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胸外科手术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分析胸外科手术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76例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行乌司他丁治疗,观察组行胸外科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终治疗结果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在治疗有效率、治疗满意度等治疗指标层面,观察组更趋近于理想状态,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挫裂伤修补患者中应用胸外科手术能够较好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有效维护患者的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毛永彬;王凤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中的临床诊断效果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160例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实验组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比较两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50例阳性,阳性率为62.5%,高于对照组(42例阳性,阳性率为52.5%)(P0.05);实验组40例室性早搏二、三联律、29例室性早搏成对、 例房性早搏二、三联律、 例房性早搏成对、 例短阵室上速,多于对照组(P

    作者:邢晓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根据我院体检中心60例护理人员来进行分析,在2013年4月至2015年7月进行了分组研究,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使用层级管理,对两组护理情况进行比较,对比护理人员疲劳感和护理差错情况.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0.4%,对照组的临床护理差错率是1.4%,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实验组护理人员疲劳感评分比对照组低,结果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层级管理应用于体检中心护理管理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可以降低临床护理差错率,缓解护理人员疲劳感,保证护理质量,所以可以在体检中心护理管理中推行.

    作者:牛春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低血糖反应原因及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时,低血糖反应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低血糖反应加强观察,总结低血糖发生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本组出现22例低血糖反应;药物因素、饮食因素、运动因素、患者自身差异等是诱发低血糖反应的主要原因;22例低血糖反应患者经我院积极有效治疗均有效、好转或消除.结论:对糖尿病强化治疗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在治疗中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和及时的低血糖反应护理,是降低其危害的有效措施.

    作者:孙喜燕;岳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外科常见急腹症的急诊处理研究

    目的:探究外科常见急腹症的有效急诊处理方式.方法:择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40例急腹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早期诊断,比较早期诊断正确率和治疗结果.结果:本案例中无死亡者,治疗后早期痊愈出院者226例,占总数的94.17%.转ICU及其他科室后延迟出院14例,占总数的5.83%.早期急诊诊断与出院诊断比较,准确率达98.33%.与临床手术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实施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铺以急诊B超及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针对性实施螺旋CT检查,有助于早期确诊,结合实际结果,制定急救方案可减少患者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陈刚;齐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期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目的:分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妊娠期采用替诺福韦酯(TDF)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把本科室在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的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妊娠女性32例纳入研究.在妊娠低于12周或妊娠前期开始接受TDF治疗.观察临床疗效、新生儿情况、不良事件.结果:24例患者在妊娠前12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50U/L.6例在妊娠16周-28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40U/L.1例在妊娠第32周达到HBV-DNA<500拷贝/ml,ALT<50U/L.1例患者在整个妊娠期间的HBV-DNA>500拷贝/ml.不良事件有贫血、妊娠糖尿病、心电图异常、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期水肿、产后出血、羊水过少,发生率46.9%.分娩时阴道自然分娩11例(34.4%),剖宫产21例(65.6%).新生儿体重、体长、阿式评分均正常.所有新生儿在阻断后复查显示母婴阻断均成功.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妊娠期采用替诺福韦酯治疗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作者:李君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层级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层级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病房的19名护理人员进行研究,采用层级管理模式,观察患者满意度、护理工作出错率及工作效率.结果:层级管理后护理人员出错率为0,低于层级管理前;工作效率、患者满意率(99%)明显高于层级管理前(P均<0.05).结论:层级管理模式在妇科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降低护理出错率,提高患者满意率与工作质量.

    作者:郭希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术后疗效和神经功能.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组CSS、NI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MMSE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2组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显著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率.

    作者:杨洪;周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LEEP术治疗宫颈糜烂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目的:通过对宫颈糜烂患者采取LEEP术治疗,观察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后者在其基础上采取整体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措施.结果:因实验组采取了整体护理措施,使得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较明显.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对宫颈糜烂的患者采取LEEP术并合并药物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进入我院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00例,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100例,稳定性心绞痛100例,非ST抬高性心肌梗死100例,ST抬高性心肌梗死组100例,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常规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组(PCI治疗),评价12个月MACE事件.结果:保守治疗组总发生25例(12.5%),介入治疗组发生7例(3.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较高成功率,临床价值明显.

    作者:王培濯;韩英俊;赵磊;靳刚强;尹航;胡亚力;曹仲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泌尿科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的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差异,将其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每个组别的患者均为44例,实验组应用体外冲击碎石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药物治疗,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完成后,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对照组患者(95.45%)的总有效率低出实验组(84.09%)许多,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碎石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比较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黄淑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血管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血管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介入性血管栓塞术对50例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的平均栓塞治疗时间为(40.2±1.5)分钟;患者出血均得到及时控制,生命体征保持稳定,血压持续上升,5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在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血管介入技术能让止血速度有效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任瑞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白血病的临床血液生化学检验36例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对白血病患者于临床展开血液生化学检验后获得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2月收治的白血病患者3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白血病疾病类型的不同展开分组,分别设为急性白血病组(18例)以及慢性白血病组(18例);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员18例作为研究对照人员;对于三组检测对象,临床针对其血液样本有效展开血液生化学检验,对终检验结果加以分析.结果:在平均乳酸脱氢酶、α-羟基丁酸脱氢酶水平以及碱性磷酸酶几方面,急性白血病组以及慢性白血病组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极为明显(P<0.05);在平均白细胞计数方面,急性白血病组以及慢性白血病组少于对照组健康人员极为明显(P<0.05);在平均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急性白血病组高于对照组健康人员极为明显(P<0.05).在平均血铜水平以及血锌水平方面,急性白血白组、慢性白血病组同健康对照组之间凸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白血病在实施临床检验过程中,有效展开血液生化学检验,对于白血病后期疾病治疗可以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王国才;张恩颖;刘艳;朴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