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肉毒素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李乃聪;鄂永成;冼河聪;蒙水芬

关键词:肉毒素, 膀胱过度活动症, 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肉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及膀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初尿意膀胱容量、大膀胱容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膀胱肉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埋伏前牙正畸牵引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齿因为骨、牙或纤维组织的阻挡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埋伏于黏膜下或骨内称为埋伏牙.轻微阻生时牙齿可能萌出迟缓或错位萌出,严重时牙齿可埋伏于黏膜或骨内,即埋伏阻生牙[1].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发生率高达 2%以上[2].导致牙齿埋伏阻生的原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如乳牙滞留或早失、乳牙外伤、多生牙、软组织增生、牙弓长度不足、牙胚的异位发育等[3~4].

    作者:廖洁;廖明华;李青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种耐药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多种耐药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GSTπ、Pgp、LRP、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25.00%、34.21%、32.89%,GSTπ的高表达与脉管癌栓有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相关性,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gp、LR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组织学分级均无相关性;GSTπ与LRP表达呈正相关(r=0.393,P=0.003),其他基因表达水平间无相关性.结论 GSTπ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如血道转移等相关,且GSTπ与LRP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联合检测GSTπ和LRP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肿瘤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林洁;黄炳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治疗2个疗程(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VAS)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2.0%和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洁群;董杏娟;卢琼芳;甘春梅;卢燕;陈炳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参加健康体检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罗马Ⅲ诊断标准筛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中资料、结果完整的913例病例分为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7例)和对照组(正常人,466例),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生化、腹部超声检查等相关资料,比较两组NAFLD检出率、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并进行F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AFLD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NAFLD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两组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FLD检出的程度更重.以FD发生为因变量,将与FD可能相关的性别、年龄、脂肪肝、BMI、高脂血症等8个变量赋值后,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肝、BMI、TC及TG 4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向前逐步引入法,在进一步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与脂肪肝及TG两个变量密切相关(P<0.05),提示甘油三酯、脂肪肝为FD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FD人群NAFLD检出率较正常人群高,FD的发生与NAFLD有密切关系.

    作者: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苏东兴;劳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AMI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涉及戒烟、饮食、运动、用药、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支持等方面.观察组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责任、营养饮食、运动锻炼、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评分和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出院AMI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闽;潘丽华;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将其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3例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较观察组长,总有效率、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第1秒大呼吸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鲜蕊;刘淑玲;张雪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改良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传统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6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度,调查两组患者对切口愈合美观满意程度、手术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切口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

    作者:周浩;李雷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膀胱癌患者miR-29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膀胱癌患者miR-2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接受治疗的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用横断面方法抽取Ⅰ级、Ⅱ级和Ⅲ级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不同患者,同时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观察不同组别miR-29表达情况,并观察不同临床特征膀胱癌患者的miR-29表达,分析影响膀胱癌患者miR-29表达的因素.结果 膀胱癌患者的miR-29a、miR-29b、miR-29c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且Ⅲ级膀胱癌患者的表达量高;中、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TNM分期为Ⅲ+Ⅳ期的膀胱癌患者miR-29a、miR-29b、miR-29c相对表达量较高,而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患者中miR-29a、miR-29b、miR-29c表达量无明显差别;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临床分级、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TNM分期作为自变量,将miR-29a、miR-29b、miR-29c的表达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分化程度和临床分级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分化程度和临床分级是miR-29表达的影响因素.结论 膀胱癌患者的miR-29表达水平较高,且与患者的临床分级、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吴军;黄群;黄敏玉;孟冬冬;覃天资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4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的246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6株MRSA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分布,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RSA的总检出率为34.55%,三年来连续居第一排位,并且有不断上升趋势(P<0.0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检出率分别为37.40%、28.86%、13.41%和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老年病学科和胸心外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MRSA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100%,磺胺类为21.1%,氨基糖甙类为68.3%,克林霉素为85.8%,喹诺酮类为45.5% ~63.8%,四环素类64.6%;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临床应根据送检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落实感控措施,避免产生耐药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扩散与暴发.

    作者:文珊;施颖;粟永俊;秦艳娥;王艳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4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62%VS 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心功能指标及hs-CRP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VS 1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剑峰;董修禄;朱晔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肉毒素注射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肉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尿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及膀胱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75%VS 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初尿意膀胱容量、大膀胱容量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残余尿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两组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生活质量评分(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采用膀胱肉毒素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临床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尿动力学及膀胱功能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乃聪;鄂永成;冼河聪;蒙水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索疼理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在百色市东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干预组按预定的干预模式实施,即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疼痛评估并结合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别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患者骨密度(BMD)、血碱性磷酸酶(AKP)及血钙(Ca)值,以及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疼痛干预模式实施6个月后,(1)干预组的踝关节与膝关节BMD值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AKP明显升高,血Ca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1),但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两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BRLEF评分均比干预前升高(P<0.001),但干预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骨密度含量明显增加,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在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切实可行,为各地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开展病人疼痛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李成香;杨萌;周兰岛;覃花桃;麻新灵;陆美娇;罗琳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肠胃激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1.63±20.63)min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36.43±4.42)mL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4.13±1.07)cm、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37.77±9.77)h及住院时间(7.01±1.33)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胃动素、促胃液素水平均上升,且与对照组[(115.17±12.26)ng/L、(22.11±6.31)ng/L]相比,观察组的胃动素(136.23±14.43)ng/L、促胃液素(26.07±8.46)ng/L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穿孔较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其不仅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且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肠胃功能,促进机体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鑫波;田洪翠;余启松;王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学指标,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病例组患者斑块检出率(77例,68.75%)、不稳定斑块检出率(31例,27.68%)、颈动脉狭窄发生率(62例,55.36%)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水平(1.21±0.30)m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9.29±2.06)mg/L,Hcy为(15.85±3.59)μmol/L,UA为(420.85±82.9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IMT水平的不同,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39例)、内膜增厚组(50例)以及内膜斑块形成组(23例),内膜增厚组患者血清hs-CRP、Hcy和UA水平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内膜斑块形成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对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并且脑卒中患者hs-CRP、Hcy以及UA等血清学指标也存在异常,与颈动脉IMT存在一定关系,共同参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魏娟玲;刘旭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ei指数评价三尖瓣De Vega和人工瓣环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目的 讨论Tei指数评估三尖瓣De Vega成形术和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的右心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弋矶山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同期三尖瓣成形术共147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De Vega成形组81例,选择De Vega成形术,人工瓣环组66例,选用Edwards 4600成形环行人工瓣环成形术,收集所有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并在术后1周、1个月、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术前和术后患者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和三尖瓣瓣环直径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运用组织多普勒超声计算右心室Tei指数评价患者右心功能.结果 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两组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瓣环直径、Tei指数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三尖瓣反流面积/右心房、平均肺动脉收缩压和三尖瓣瓣环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1年两组之间比较发现,人工瓣环组较De Vega成形组Tei指数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尖瓣De Vega成形术和人工瓣环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病变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都有明显临床疗效,三尖瓣成形环在维持三尖瓣瓣环的形态和改善右心功能上效果更佳,Tei指数能评价三尖瓣瓣环成形术后患者右心功能的改善效果.

    作者:桂莹晶;张大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幼儿臀红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用治疗婴幼儿臀红的疗效.方法 选取144例腹泻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76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并局部外涂爽身粉;研究组加以粉状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涂臀部,治疗结束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则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用治疗婴幼儿臀红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科;农彩梅;黄秀萍;罗艳妮;黄秋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穿刺年份将2004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患儿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0020例.其中2016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穿刺方法及护理,2017年的患儿作为干预组,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多种方式和技巧.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升高,各种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各种护患纠纷,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如玲;覃花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及心肌损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心肌受损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117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静脉注射左西孟旦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心功能和心肌受损标志物.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5例,93.22%)高于对照组(47例,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明显提升,并且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明显降低,并且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左西孟旦可有效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减轻心肌受损情况,进而控制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力俨;张塬坤;徐桂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HIV感染者/AIDS患者防御方式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索HIV感染者/AIDS患者(PLWHA)防御方式与医学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7月于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PLWHA患者共计239人,发放问卷239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采用防御方式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对患者防御方式、医学应对方式进行测评.结果 PLWHA患者退缩因子分女性高于男性,压抑因子分和消耗倾向因子分男性高于女性(P<0.05),其余防御方式问卷因子分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医学应对方式得分与常模进行比较,其中面对因子分低于常模,而回避、屈服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与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143,P<0.05),回避因子与成熟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r=0.146,P<0.05),屈服因子与不成熟防御机制(r=0.428,P<0.01)和中间型防御机制(r=0.255,P<0.01)呈正相关.结论 PLWHA患者防御方式与医学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临床上可针对不同防御方式及应对方式特点采用不同的心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作者:宋妍;陆昶谋;何梅;蒋春雷;鄢利福;张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h9细胞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

    IL-9初被鉴定为具有潜在致癌活性的 T细胞生长因子.因为, IL-9 在大多数血液肿瘤中的增长明显.然而,IL-9 和癌症进展之间的联系因为新发现的Th9细胞而被重新审视.起初 Th9细胞被认为是促炎性 CD4+T细胞的亚群,其在驱除寄生虫及结肠炎的组织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事实上,在实体肿瘤,特别是黑色素瘤中,它具有强大的 IL-9 依赖性抗癌特性.虽然相关的分子机制仍在研究中,但Th9细胞已经被证明能够激活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从而有利于抗肿瘤免疫和肿瘤消除.Th9细胞在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也已经分离并且被鉴定,但其功能仍未确定.本综述旨在探讨新的研究结果,为重新审视 IL-9与癌症进展之间的关系提供证据,并强调 Th9 细胞功能与癌症免疫治疗的相关性.

    作者:罗江伟;张磊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