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糖尿病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现况

罗桂情;李亿娟;黄秋环

关键词:糖尿病, 档案管理模式, 中国
摘要:糖尿病发病率已达 11.6%,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等,近几年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成为研究热点,袁晓丹等[ 1]研究报道,糖尿病的个案管理对患者长期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已远远不止于住院期间的治疗,对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治疗和跟踪随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档案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是本研究提出的新管理模式,该模式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专科医生、营养师、运动治疗师、心理医生、患者及家属组成一个管理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疾病管理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跟踪实施,修订计划和实施,门诊随访、电话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后继续长期跟踪治疗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就国内糖尿病档案管理的现况、实施方法、今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随访及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4例,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93.62%VS 78.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压(SBP)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心功能指标及hs-CRP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64%VS 14.8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剑峰;董修禄;朱晔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及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112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1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颈动脉超声影像学指标,并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病例组患者斑块检出率(77例,68.75%)、不稳定斑块检出率(31例,27.68%)、颈动脉狭窄发生率(62例,55.36%)以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水平(1.21±0.30)mm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为(9.29±2.06)mg/L,Hcy为(15.85±3.59)μmol/L,UA为(420.85±82.9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IMT水平的不同,将病例组患者分为颈动脉内膜正常组(39例)、内膜增厚组(50例)以及内膜斑块形成组(23例),内膜增厚组患者血清hs-CRP、Hcy和UA水平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内膜斑块形成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内膜正常组和内膜增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颈动脉超声影像特征对脑卒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并且脑卒中患者hs-CRP、Hcy以及UA等血清学指标也存在异常,与颈动脉IMT存在一定关系,共同参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魏娟玲;刘旭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246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医院感染的调查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临床科室分离出的246株MRSA,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46株MRSA进行药敏试验,分析标本来源分布,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MRSA的总检出率为34.55%,三年来连续居第一排位,并且有不断上升趋势(P<0.05);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分泌物、肺泡灌洗液和血液,检出率分别为37.40%、28.86%、13.41%和1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SA医院感染主要集中在ICU、神经外科、老年病学科和胸心外科等科室;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MRSA对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高达100%,磺胺类为21.1%,氨基糖甙类为68.3%,克林霉素为85.8%,喹诺酮类为45.5% ~63.8%,四环素类64.6%;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耐药性,临床应根据送检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落实感控措施,避免产生耐药性,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扩散与暴发.

    作者:文珊;施颖;粟永俊;秦艳娥;王艳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国糖尿病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现况

    糖尿病发病率已达 11.6%,糖尿病的治疗包括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等,近几年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成为研究热点,袁晓丹等[ 1]研究报道,糖尿病的个案管理对患者长期治疗效果较好.目前,国内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已远远不止于住院期间的治疗,对患者出院后的长期治疗和跟踪随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团队档案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是本研究提出的新管理模式,该模式由糖尿病专科护士、专科医生、营养师、运动治疗师、心理医生、患者及家属组成一个管理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的长期治疗和疾病管理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跟踪实施,修订计划和实施,门诊随访、电话随访评价治疗效果后继续长期跟踪治疗的一种新模式.本文就国内糖尿病档案管理的现况、实施方法、今后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进行综述,旨在为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随访及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作者:罗桂情;李亿娟;黄秋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将其按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43例加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呼吸困难、咳嗽、哮鸣音消失时间较观察组长,总有效率、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第1秒大呼吸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改善肺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张鲜蕊;刘淑玲;张雪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临床技能操作思维教学与医学教育的相容性研究

    21世纪初,高等医学院校为了强化自身建设与发展,逐步对临床技能教学进行改革.Yeates 等[1]认为临床思维教学应致力于临床技能教学改革.临床技能操作思维教学是临床技能教学的另一种形式,是临床医师通过临床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整合,对学生提供一种新的临床思维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知识及技能示范,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达到提高临床操作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2].然而,其作为尚未独立设置的教学形式,高校对它的改革实践和理论研究尚存在多方面不足,缺乏相容性研究是其中之一.因此,本研究就临床技能操作思维教学与医学教育的相容性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作者:潘美妮;罗维贵;李林霖;林剑勇;许建国;潘兴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卒中后抑郁的诊疗研究进展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以失眠早醒、易疲乏、情绪低落、强烈绝望感或伴焦虑症状及心境低下为特点的抑郁症,是继发性精神障碍.既往研究发现患病率波动范围在10% ~ 68%之间,多数集中在 40% ~50%,首次脑梗死 PSD的发生率为33. 97%[1],卒中后 3 个月内发病率可达58. 6%,以轻度抑郁为主要类型[2].国内外研究得到的共识为PSD 易发阶段为脑卒中后几个星期到几个月,以轻中度抑郁为主.造成各项研究数据波动较大的原因可能与随访时间、研究对象、诊断工具及标准不同相关.PSD 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降低神经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还可显著增加此类患者的自杀率及死亡率.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及研究学者认识到 PSD的危害性,现将近几年在 PSD诊疗方面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作者:杨海荣;李雪斌;黄小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治疗2个疗程(14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评分(VAS)的差异.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2.0%和76.0%,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中药包联合场效应仪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关节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临床应用并推广.

    作者:杨洁群;董杏娟;卢琼芳;甘春梅;卢燕;陈炳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受损程度对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患者视力受损程度对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9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105例葡萄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视力受损程度进行分组,任一眼视力≤0.3的44例为≤0.3组,双眼视力>0.3的61例为>0.3组.采用视觉相关生活质量量表(NEI-VFQ-25)及焦虑抑郁量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0.3组患者总体视力、近距离活动、远距离活动、社会活动、精神健康、角色困难、依赖性/独立性、驾驶车辆、色觉及总均分方面的评分均较>0.3组患者明显降低(P<0.01);≤0.3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0.3组(P<0.05),且≤0.3组焦虑、抑郁患者相比>0.3组患者明显增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与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总均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 葡萄膜炎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水平普遍低下,视力损害程度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差,而因疾病引发的焦虑抑郁情绪对于生活质量水平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作者:张行行;李玉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2017年参加健康体检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罗马Ⅲ诊断标准筛查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将其中资料、结果完整的913例病例分为观察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47例)和对照组(正常人,466例),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生化、腹部超声检查等相关资料,比较两组NAFLD检出率、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并进行FD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NAFLD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NAFLD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两组不同程度NAFLD检出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AFLD检出的程度更重.以FD发生为因变量,将与FD可能相关的性别、年龄、脂肪肝、BMI、高脂血症等8个变量赋值后,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脂肪肝、BMI、TC及TG 4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向前逐步引入法,在进一步校正混杂因素的影响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D与脂肪肝及TG两个变量密切相关(P<0.05),提示甘油三酯、脂肪肝为FD具可能性的危险因素.结论 FD人群NAFLD检出率较正常人群高,FD的发生与NAFLD有密切关系.

    作者:宁琳;韦良宏;陈海东;韦良鹏;苏东兴;劳雪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老年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胃溃疡穿孔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肠胃激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91.63±20.63)min较对照组长,术中失血量(36.43±4.42)mL较对照组少,切口长度(4.13±1.07)cm、肠胃功能恢复时间(137.77±9.77)h及住院时间(7.01±1.33)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胃动素、促胃液素水平均上升,且与对照组[(115.17±12.26)ng/L、(22.11±6.31)ng/L]相比,观察组的胃动素(136.23±14.43)ng/L、促胃液素(26.07±8.46)ng/L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老年胃溃疡穿孔较开腹手术更具有优势,其不仅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且有利于提升患者术后肠胃功能,促进机体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手术治疗效果.

    作者:王鑫波;田洪翠;余启松;王承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多元化护理干预对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穿刺年份将20040例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患儿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每组10020例.其中2016年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穿刺方法及护理,2017年的患儿作为干预组,开展多元化护理干预,应用多种方式和技巧.比较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升高,各种护理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护理干预能提高小儿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增加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减少各种护患纠纷,为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张如玲;覃花桃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种耐药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多种耐药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6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肺耐药蛋白(LRP)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分析它们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GSTπ、Pgp、LRP、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6%、25.00%、34.21%、32.89%,GSTπ的高表达与脉管癌栓有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有相关性,而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及组织学分级无相关性;Pgp、LR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组织学分级均无相关性;GSTπ与LRP表达呈正相关(r=0.393,P=0.003),其他基因表达水平间无相关性.结论 GSTπ表达水平与三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如血道转移等相关,且GSTπ与LRP表达呈正相关,提示联合检测GSTπ和LRP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肿瘤转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林洁;黄炳臣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治疗婴幼儿臀红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用治疗婴幼儿臀红的疗效.方法 选取144例腹泻婴幼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76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加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并局部外涂爽身粉;研究组加以粉状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涂臀部,治疗结束1周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恢复时间则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结论 制霉素片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外用治疗婴幼儿臀红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症状改善明显,缩短恢复时间,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玉科;农彩梅;黄秀萍;罗艳妮;黄秋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处理效果

    目的 探讨白内障过熟期所致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处理策略和疗效.方法 对17例(17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方式包括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17眼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个月11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6眼过高的眼压致视神经损害,视力无提高.术后16眼的眼压均恢复正常,1眼术后眼压为30~42 mmHg,经降眼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后行Ex-press引流钉植入术控制眼压.结论 白内障摘除为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有效方式,是否植入人工晶状体取决于术中评估,开展白内障防盲教育与筛查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俊宁;何侦;黎源;林陈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影响埋伏前牙正畸牵引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

    牙齿因为骨、牙或纤维组织的阻挡不能萌出到正常位置,埋伏于黏膜下或骨内称为埋伏牙.轻微阻生时牙齿可能萌出迟缓或错位萌出,严重时牙齿可埋伏于黏膜或骨内,即埋伏阻生牙[1].上颌前牙埋伏阻生发生率高达 2%以上[2].导致牙齿埋伏阻生的原因可分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局部因素如乳牙滞留或早失、乳牙外伤、多生牙、软组织增生、牙弓长度不足、牙胚的异位发育等[3~4].

    作者:廖洁;廖明华;李青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异丙酚静脉麻醉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大面积烧伤患者中使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纳入笔者研究小组所在医院大面积烧伤患者6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静脉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两组不同时间血小板[Ca2+]i、血小板聚集率、凝血指数和凝固时间的变化.结果 术中30 min、120 min和停药60 min时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及血小板[Ca2+]i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在上述时间段中对照组各指标明显升高.术中30 min至停药60 min时凝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凝固时间长于对照组;对照组术中120 min至停药60 min凝血指数较麻醉诱导前高,凝固时间在术中60 min至停药60 min较麻醉诱导前短(P均<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异丙酚静脉麻醉能降低血小板[Ca2+]i,抑制血小板聚集,缓解术中高凝状态.

    作者:李祯;吴黎生;李慧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目的 探索疼理干预模式对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8例在百色市东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确诊的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干预组按预定的干预模式实施,即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疼痛评估并结合有效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分别比较干预前、干预后6个月患者骨密度(BMD)、血碱性磷酸酶(AKP)及血钙(Ca)值,以及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 通过疼痛干预模式实施6个月后,(1)干预组的踝关节与膝关节BMD值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AKP明显升高,血Ca值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两组患者在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VAS评分呈下降趋势(P<0.01),但观察组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两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BRLEF评分均比干预前升高(P<0.001),但干预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骨密度含量明显增加,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骨代谢生化指标明显下降,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构建在社区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疼痛管理中应用切实可行,为各地社区护理服务中心开展病人疼痛健康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作者:李成香;杨萌;周兰岛;覃花桃;麻新灵;陆美娇;罗琳雪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甲状腺肿瘤改良小切口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比较传统切除术与改良小切口术治疗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4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67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2例与试验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术式治疗,试验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度,调查两组患者对切口愈合美观满意程度、手术满意程度.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用时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1),手术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手术满意度、切口美观度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显著,且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

    作者:周浩;李雷激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出院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后出院的AMI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内容涉及戒烟、饮食、运动、用药、疾病相关知识、心理支持等方面.观察组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责任、营养饮食、运动锻炼、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自我实现评分和总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频率、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多元文化护理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出院AMI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韩晓闽;潘丽华;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