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国
目的:了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手段(CT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手段进行检测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所得数据作为金标准,通过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以归纳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CTA诊断发现存在动脉瘤以及脑血管畸形,例数分别为78例、5例,有1例患者为假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得数据比较后证实;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A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2%、94.1%.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技术手段检测无论在准确率或者对病情的评估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好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郜玉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法,而2016年未采取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的医疗器械感染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疗器械感染率达到0.30%,相比未实施之前的感染率(1.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日常护理管理中给予PDCA循环法,便于将手术器械感染率降低,值得采纳.
作者:陈艳华;康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24周后及治疗前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本组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V—DNA转阴患者36例,HBV—DNA未转阴患者9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5例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HBV—DNA转阴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优于HBV—DNA未转阴患者(P<0.01).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宫笑一;刘守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拟诊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诊断,观察组产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分析两组产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误差较小,相较于常规诊断方式优势明显,拥有积极的临床研究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慢性溃疡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换药、封闭式持续负引流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新鲜肉芽基本覆盖创面所需时间(11.85±3.08d)短于对照组(32.51±3.03d),换药次数(20.42±2.36次)也少于对照组(42.31±2.63次),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上,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效果更优越.
作者:白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追踪报道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半年时间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总体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高延敏;王欣;陆晓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选取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腹部X线的肠梗阻检出率为72.86%,CT扫描检出率为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的病因检出率为68.57%,CT检出率为100.0%,差异显著(P<0.05),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直接与间接征象.结论:CT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病因,有助于提高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2例按照其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开腹组2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以手术相关情况、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指标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实际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各相关指标评价均优于开腹组(P<0.05),且肠梗阻发生率4.3%比开腹组的17.4%更低,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和开腹手术比较,在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治疗安全性与效果更好.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护理方案,能提升抑郁焦虑心理地方抑制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产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观察组妊高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早产、巨大儿及死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及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45例/组.常规组在果胶铋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阿莫西林.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孟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76例行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有毒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普外科108例围手术期实施肠外营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阐述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的护理的要点,便于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用B超对双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将两组对象的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管腔狭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象,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杰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建立顾客服务中心已成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客户价值链的概念引入到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满意度,巩固综合服务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客户价值链和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含义,分析了基于客户价值链理论构建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意义,并利用客户价值链指导当前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具体建设.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8月份我社区分娩的产妇12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在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后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访视,对两组产妇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抑郁、新生儿消化不良、湿疹等情况,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凤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术后的疼痛几率较低,且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疝气手术的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君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社区孕产妇78例,随机分为常规保健策略的对照组(39例),与选择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实验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3.08%,组间比较,实验组低(P<0.05).另,组间满意度分别为94.87%,82.05%,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结论: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可降低孕期不良反应,提升孕产妇满意度,改善孕产妇孕期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韦安济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