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88例,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划分成常规组与细节组,每一组患者44例,对比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都发生变化,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比较大,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缓解情况较好,P<0.05;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常规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与传统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急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急诊抢救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急性心肌梗死总复发率较低,且护理满意度为96.66%,相比对照组较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病患,开展急诊护理路径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降低病患急性心肌梗死病症复发的几率,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徐永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医疗行业依靠高科技技术,这极其具有难度.其中,紧急医疗的责任和风险将更大.其质量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也是衡量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手术治疗比较特殊,外科急诊医疗服务频繁发生冲突.考虑到这些情况,笔者研究分析了紧急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作者: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n=30)和乙组(n=30),6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期,甲组乳腺癌患者额外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甲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99,P=0.0000<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原晓阳;孙俊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20例食管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观察组采用腔镜辅助下10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在做手术之前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需要的准备,在进行手术之后严密观察,加强呼吸道、食管以及引流管的护理,提供必要的营养,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针对性方案.对照组,不采取围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都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发生吻合口瘘2例,肺部感染3例,对照组吻合口瘘0例,肺部感染1例,其余病人均痊愈出院,对照组平均住院29d,观察组平均住院2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腔镜辅助下食管癌根治术病人使用围术期护理,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有效,对于社会的稳定也有一定的作用,非常值得临床上的推广.
作者:汪曲兴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1.1日~~2017.11.1日入院的50名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外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VAP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到临床应用.
作者:徐继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5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0).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置管感染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评分为:护理态度(47.15±5.43)分,护理操作(43.04±5.05)分,感染防护措施(46.54±5.3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运用于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可有效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文君;刘斐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3月起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实验组),与3月前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随机抽取管理前后120例样本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管理后对比的消毒合格率、除锈达标率、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宗秀;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抑郁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护理前后的抑郁焦虑心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开展心理干预护理方案,能提升抑郁焦虑心理地方抑制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李洁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护理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对10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患者入院期间的医生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总结临床中医护理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部108例患者,在入院初期均有水肿情况存在,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平均是(4.22±0.36)g、平均血浆白蛋白(14.95±1.29)g/L.我们根据患者的中医分型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共有42例康复,52例病情好转,14例没有治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03%.结论:肾病的治疗和内科慢性疾病的治疗相似,诊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情绪问题、饮食问题、起居规律等问题给予关注,根据结果来看,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随机选取48名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66.67%,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后采用眼球按摩护理能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栾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产妇睡眠状况、负性情绪以及产后出血量使用细节化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妇的护理中加入细节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睡眠状况、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肖海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和病毒载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9-2017.9年期间经我院诊断的4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艾滋病患者归为对照组,实施延伸护理的艾滋病患者归为观察组.采用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比较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检测患者护理后的HIV病毒载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HIV病毒载量显著改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优势性,P值均<0.05.结论:延伸护理有效的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将患者的临床治效果有效提高,大大提升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前来我院就诊的5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追踪报道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经过半年时间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身体健康情况、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总体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组间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可推广应用.
作者:高延敏;王欣;陆晓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接收的手术患者1500例,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发生压疮的患者数量,分析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1500例手术患者中,44例患者发生压疮,发生率为2.93%.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包括思想认识、评估、护理操作、麻醉因素、药物影响等.结论:手术发生压疮的手术室相关原因较为复杂,应分析明确具体的影响因素,进而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减少患者发生压疮的几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作者:马华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护理支持对治疗配合度和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治疗配合度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为92.0%(46/50)、治疗有效率90.0%(45/50)与对照组76.0%(38/50)、74.0%(37/50)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护理支持可显著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以及疗效,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优质化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产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观察组妊高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早产、巨大儿及死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及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HR、SBP均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王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PICC导管维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医院PICC置管患者1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PICC导管维护;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医院PICC置管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方法进行PICC导管维护.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2.67%,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为15.33%,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PICC导管维护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置管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的几率,更好地保护患者安全.
作者:林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为例,随机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比对,分别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对比,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要更加理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对照组护理总满意率为83.3%,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7%,结果对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丽颖;李杨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76例行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有毒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对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基于此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60%(P<0.05).结论: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汉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普外科108例围手术期实施肠外营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护理资料,总结阐述围手术期肠外营养的护理的要点,便于更好的开展护理工作.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300例疑似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验,计算阳性率,并以阳性患儿为例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学和临床特征.结果:6-11岁鼻咽拭子标本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1-3月和10-12月鼻咽拭子标本阳性患儿明显高于其他时间阳性患儿;幼托或学生鼻咽拭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散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症状;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多发于6-11岁幼托或学生,发病时间多位冬春季节,临床当中应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方案.
作者:张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5月间标本作为对比组,将2017年6月至10月间标本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在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以及痰液标本中,研究组阳性率均高于对比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不同,且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来说至关重要,临床中应加大不同时间段的分析力度,确保阳性率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杨美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观察组4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其中吸烟史、高血压、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是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和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浆总胆固醇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是早期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早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必要观察分析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提高预后.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外用青黛散的治疗成效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的45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外用青黛散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取外用青黛散进行治疗,可有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HPV转阴率改善,临床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采纳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抗病毒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就临床效果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就证候疗效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26.67%,组间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的时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疗法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并提高证候疗效以及临床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卢美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胆固醇的评分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病患,开展常规性治疗与氯吡格雷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商玉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AST、ALT以及TBIL水平;ALT复常率为62.7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升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耿玉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针对中分偏瘫患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并结合康复训练方法展开医治所取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在2017年10月-至今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从中任意挑选40例患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为参照组,余下40例患者在康复训练的同时加以补阳还五汤展开医治为研究组.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上下肢运动评分升高程度优于参照组,临床疗效也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中分偏瘫患者中运用补阳还五汤,并结合康复训练展开医治,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促进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使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焦玉冯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行子宫下段环扎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76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每组38里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止血的方式为对照组治疗,采用子宫下段环扎术为观察者患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止血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止血成功率比观察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环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使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乙肝肝硬化腹水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106例,将其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BV-DN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可以降低患者HBV-DNA水平,改善ALT、BUN水平且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林晓玮;于水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慢性溃疡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换药、封闭式持续负引流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新鲜肉芽基本覆盖创面所需时间(11.85±3.08d)短于对照组(32.51±3.03d),换药次数(20.42±2.36次)也少于对照组(42.31±2.63次),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上,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效果更优越.
作者:白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时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 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PC-IV)、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L)和总胆红素(TBL)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可见多种生化指标异常,因此肝脏生化指标检测能为肝硬化早期诊断和疾病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黄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富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疗的1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Ⅱ组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切除与处理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对比上,Ⅱ组均明显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施以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是一种可行方法,且手术安全性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范树帮;彭振秋;叶卓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糖肾方运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本单位门诊和住院的82例符合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ACR﹑微量白蛋白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ACR下降更显著(P<0.01),微量白蛋白尿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1),服用糖肾方的患者未发生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糖肾方能够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作者:陆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磁共振成像仪是现代临床医学诊疗当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诊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虽然磁共振成像仪具有自我维护功能,但其作为一种尖端精密医疗设备,在系统运行、电源状态以及电路连接等方面均很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设备故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成像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以期为相关设备维护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明;闫建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78例脑梗死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脑梗死复发情况,并探究脑梗死复发与个体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得分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重、颈动脉狭窄越重脑梗死复发率越高,且溃疡斑脑梗死复发率高于软斑、硬斑以及扁平斑,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医护人员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结合患者颈动脉硬化情况对患者病情进行有效评估、合理干预,从而降低脑梗死复发率.
作者:玛依拉?哈拜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应用于后牙隐裂的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4例后牙隐裂患者的86颗病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修复方式分为全冠组(n=43)和综合组(n=43),全冠组行全冠修复治疗,综合组采用对症综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冠组治疗的显效率为86.05%(37/43),有效率为13.95%(6/4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综合组治疗的显效率为74.42%(32/43),有效率为20.93%(9/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经过对此,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免全冠修复的技术要求偏高,医疗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就没有必要进行全冠修复治疗.
作者:沈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颅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8例)2个组别.两组分别实施常规预防、腰大池置管引流预防,观察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颅内感染发生率13.79%,观察组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成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建立顾客服务中心已成为医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将客户价值链的概念引入到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建设中,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满意度,巩固综合服务意义重大.本文首先概述了客户价值链和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含义,分析了基于客户价值链理论构建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意义,并利用客户价值链指导当前医院客户服务中心的具体建设.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透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中心静脉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41例,根据症状、体征选择行非手术治疗或经皮血管球囊扩张成形术(PTA)对病变进行治疗,PTA失败时行血管支架植入术(PTS).对诊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41例采取非手术治疗6例,成功行PTA治疗21例,PTS治疗10例,腔内治疗失败4例,腔内手术成功率88%.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发生率高,腔内治疗安全、有效,治疗应严格把握适应症,加强随访维护通畅率良好.
作者:赵华;袁泽兵;李小波;殷超;付德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给予联合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94.12%VS 73.53%),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东瑞;殷高政;王真;玄得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不同宫内节育器对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放置左炔诺孕酮片宫内缓释系统(LNG-IUS),B组放置吉妮致美,对两组放置后月经情况及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放置功能节育器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时间及经期出血量无明显变化,B组月经周期缩短、经期时间延长,经期出血量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经量减少、增多及腰腹疼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LNG-IUS对月经情况无明显影响,且术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置吉妮致美,值得推广.
作者:伍华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高龄患者髋关节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单纯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方法:将人民医院麻醉科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接收并行髋关节手术治疗的8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0例.甲组应用单纯硬膜外麻醉,乙组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1)乙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甲组,出血量与术中补液量均少于甲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阻滞后乙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甲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的髋关节手术中积极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与补液量,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手术顺利完成.
作者:王建平;赵盼盼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采用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经皮浅静脉环形缝扎术对患者治疗效果.方法: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综合组,对照组患者为激光腔内闭合术治疗方案患者,综合组患者为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经皮浅静脉环形缝扎术治疗方案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曲张静脉再通率、复发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综合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重度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采用激光腔内闭合术联合经皮浅静脉环形缝扎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手术质量.
作者:焦兴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5例疑诊混合型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检出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5例疑诊混合型肝癌患者后期病理诊断确诊62例,其中多层螺旋CT共检出48例,MRI共检出57例,MRI检出率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对于混合型肝癌患者给予MRI检查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蒋凯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7年1月份——8月份我社区分娩的产妇12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在出院前给予出院指导,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后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访视,对两组产妇进行跟踪随访,比较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情况及新生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妇幼保健团队模式在产后访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产后抑郁、新生儿消化不良、湿疹等情况,对促进母婴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凤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医院财务管理日益加强,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医院中的各种资源,同时还能加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肠梗阻的实际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间来我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92例按照其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腹腔镜组、开腹组2组,分别接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以手术相关情况、术后肠梗阻发生率的指标作为评判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实际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各相关指标评价均优于开腹组(P<0.05),且肠梗阻发生率4.3%比开腹组的17.4%更低,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和开腹手术比较,在腹腔镜下治疗结直肠癌有利于降低肠梗阻发生率,治疗安全性与效果更好.
作者:刘玉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社区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社区内科门诊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更低,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达标率更高,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内科门诊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车孟刚;常爱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24周后及治疗前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本组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V—DNA转阴患者36例,HBV—DNA未转阴患者9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5例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HBV—DNA转阴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优于HBV—DNA未转阴患者(P<0.01).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宫笑一;刘守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讨无保护会阴助产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216例,对照组108例接受传统助产技术助产,研究组接受无保护会阴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率10.19%、I.裂伤率5.56%、Ⅱ.裂伤率3.70%、产妇排尿困难3.70%、会阴水肿率4.63%、会阴血肿率0.93%、新生儿窒息率1.85%均低于对照组21.30%、11.11%、10.19%、12.96%、12.96%、3.70%、12.04%,且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可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程度,对自然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和CRP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RF和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观察组、仅接受微创手术的对照组.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发生粘连、感染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TAM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ASH功能、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用于指屈肌腱损伤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马秉珺;谭新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黄体酮胶囊治疗闭经与无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闭经与无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醋酸甲羟孕酮片联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黄体酮胶囊联合戊酸雌二醇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发现,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胶囊治疗闭经与无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欧阳丽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探索相关的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1岁患有龋齿的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患儿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并探究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对200例龋齿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患儿龋齿的发病率,较不喜欢吃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患儿发病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与儿童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增加口腔卫生基础知识、龋齿危害及预防方式的宣教,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手段(CTA)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4例为研究数据来源,所有患者均采取CTA手段进行检测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所得数据作为金标准,通过对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以归纳CT血管造影技术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的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CTA诊断发现存在动脉瘤以及脑血管畸形,例数分别为78例、5例,有1例患者为假阳性,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所得数据比较后证实;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A诊断灵敏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6.2%、94.1%.结论: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用CT血管造影技术手段检测无论在准确率或者对病情的评估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对患者的预后提供更好保障,值得推广.
作者:郜玉忠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韦安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恐惧心理的影响.方法:本文共选取304例于2017年2月份至2018年2月份在我院接受接种的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儿童各1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方法.结果:疼痛行为得分对比,观察组儿童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接种合作程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为了预防儿童在接种时出现严重的恐惧心理,应融入整体护理干预方法,降低儿童的疼痛行为,提升接种合作程度.
作者:周瑞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索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拟诊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诊断,观察组产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分析两组产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误差较小,相较于常规诊断方式优势明显,拥有积极的临床研究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和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颅术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作者:戴德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小儿急性阑尾炎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接收的108例行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资料加以分析,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家长HAMA(32.27±2.48)、HAMD(30.47±2.5)分较对照组均更低(P<0.05);实验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3.15±0.45)d较对照组更短,且术后感染率3.70%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儿术后实施优质护理可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牛效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的效果.方法:以双盲法将2016年8月-2017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80例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病人分成40例/组.对照组:单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治疗,观察组:加用聚焦超声疗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00%、87.50%,后组更高(p值<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片+聚焦超声疗法应用在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疾病中效果十分理想.
作者:马春季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对妇产科护理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护理失误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十分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用B超对双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将两组对象的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管腔狭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象,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杰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接受蓝光照射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胆红素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平衡胆红素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田美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经颅多普勒TCD筛查健康查体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都进行经颅多普勒TCD筛查,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健康体检的1280例中,共有61例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其检出率为4.77%.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并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结论:经颅多普勒TCD筛查健康查体者,能够尽早发现其颅内动脉狭窄症状,这为前期干预和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而且患者的治愈率也随之提升.
作者:吕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26例胰腺内分泌肿瘤临床特点以及总结诊治经验.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胰腺内分泌肿瘤患者中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18例,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6例.结论:在胰腺内分泌诊断过程中,采用血清学相关激素水平测定结合影像学检查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高诊断率以及为术前患者肿瘤浸润程度进行评估.手术切除则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为有效地方法.
作者:于艳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相关做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临床用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用药情况,并在临床用药中有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0.6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评分(92.15±12.60)分明显低于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0.62±8.06)分,(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头颈肿瘤外科中实施综合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患者和5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和综合风险护理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总满意率;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患者,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综合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接受度,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作者:杨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10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治疗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体化疼痛管理模式在骨科无痛病房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并推广.
作者:王永英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Ⅰ-Ⅲ 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则接受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7%,并发症发生率为23.33%;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两组在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用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痔疮,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李雪辉;程永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45例/组.常规组在果胶铋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阿莫西林.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孟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负面精神状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2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均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成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法,而2016年未采取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的医疗器械感染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疗器械感染率达到0.30%,相比未实施之前的感染率(1.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日常护理管理中给予PDCA循环法,便于将手术器械感染率降低,值得采纳.
作者:陈艳华;康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研究鼻内镜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喷鼻治疗鼻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疗效.方法:将于我院治疗的鼻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中抽出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内镜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喷鼻为患者治疗方案,后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所选患者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92%,且病情均无复发,是判断患者病情得以显著性改善的较好数据指标.结论:针对鼻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联合阿奇霉素口服布地奈德喷鼻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效率较高,且预后良好,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吴忠海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选取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腹部X线的肠梗阻检出率为72.86%,CT扫描检出率为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的病因检出率为68.57%,CT检出率为100.0%,差异显著(P<0.05),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直接与间接征象.结论:CT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病因,有助于提高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切口愈合造成的影响.方法:主要是将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26例作为主体,采取了相对随机的方式,将所选的126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一组患者各有63例.常规组的患者接受的是普通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则是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心理状况、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当两组患者实施了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所变化,干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患者,体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发现干预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值得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术后的疼痛几率较低,且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疝气手术的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君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动力性髋螺钉术(DHS),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比较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术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尹建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食品中残留污染也愈来愈严重,重金属残留是主要的食品污染之一.本次研究通过借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完成针对食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检测评估分析.经由针对不确定度来源、分量完成计算分析,得出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之后,得出相应的标准偏差数值.经过试验发现使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可以有效的针对食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检测研究,确保了检测数据精准度.
作者:赵雪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通过制定应急方案,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组织培训,加强对医院的消毒隔离措施,通过信息沟通,监督工作等形式有效的落实各项制度,进而有效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我院在收治8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期间,均未有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住院期间加强医院预防感染策略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对流感进行控制和预防,进而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通过抽样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6例肺结核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家族结核病史、知晓结核病途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患病时间、文化程度、年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肺结核病患者予以针对性的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结核病的传播率.
作者:王爱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办法,为疾控中心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菌调查法对爆发疫情的流行原因、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该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共发现病例15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社区内被发现,包括9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区间内.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结论:疾控中心发现甲型副伤寒病例后要立即处置,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日常宣传和预防工作,以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
作者:公利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2016-2017年间分析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同年龄段对无偿献血的影响及其评价因素.方法:选取本服务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的无偿献血者8300例作为样本,调取其献血资料,观察献血者单次献血量、标本不合格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36--45岁人群,单次献血量高.18--25岁人群,标本不合格率低(8.0%).46--60岁人群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率低(0.7%).结论:根据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同,无偿献血量、标本不合格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不同.服务部需加强宣传,纠正无偿献血者的错误认识,为标本合格率的提升,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奠定基础,提高无偿献血的安全性.
作者:王磊;黄公昌;刘法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3例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抗病毒、心肌营养及免疫调节等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比较两组心肌酶谱指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疗效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和心肌酶谱指标水平都更低,而心电图疗效和综合疗效都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美托洛尔能有效患者心律失常,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病毒性心肌炎伴心律失常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王向锋;王燕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贫血鉴别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段10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血常规检验,并比较两组患者各检验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RBC/MCV)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RBC、MCH、RDW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RBC/MCV、Hb等方面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在MCV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常规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盛昭才;毕伟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10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10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吸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6%;观察组治疗前FeNO明显高于于对照组体检时,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FeNO得到改善,治疗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重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户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非复发组,观察组为复发患者,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随访1年三个时间段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而免疫功能指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5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2组,A组(n=28)患儿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B组(n=28)患儿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43%,较A组的78.57%要高;B组的疱疹消失时间(3.01±0.82)d、退热时间(1.98±0.54)d,均较A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干扰素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较肌肉注射更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何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9月—2016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选取108例,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抗结核药物+莫西沙星)和对照组(抗结核药物),对两组患者脑脊液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时其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葡萄糖、氯化物水平则明显高于后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孔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2.22%)更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较优.
作者:史沛荣;王美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策略.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社区孕产妇78例,随机分为常规保健策略的对照组(39例),与选择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实验组(39例),比较分析两组孕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23.08%,组间比较,实验组低(P<0.05).另,组间满意度分别为94.87%,82.05%,比较发现,实验组高(P<0.05).结论:社区孕产妇基本保健适宜技术可降低孕期不良反应,提升孕产妇满意度,改善孕产妇孕期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赵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