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

王爱梅

关键词:肺结核病, 结核病, 预防传播知识, 认知情况
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通过抽样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6例肺结核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家族结核病史、知晓结核病途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患病时间、文化程度、年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肺结核病患者予以针对性的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结核病的传播率.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2016-2017年间分析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同年龄段对无偿献血的影响及其评价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2016-2017年间分析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不同年龄段对无偿献血的影响及其评价因素.方法:选取本服务部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开展无偿献血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的无偿献血者8300例作为样本,调取其献血资料,观察献血者单次献血量、标本不合格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36--45岁人群,单次献血量高.18--25岁人群,标本不合格率低(8.0%).46--60岁人群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率低(0.7%).结论:根据无偿献血者年龄的不同,无偿献血量、标本不合格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不同.服务部需加强宣传,纠正无偿献血者的错误认识,为标本合格率的提升,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奠定基础,提高无偿献血的安全性.

    作者:王磊;黄公昌;刘法政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控制与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及预防策略.方法:通过制定应急方案,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对相关人员的组织培训,加强对医院的消毒隔离措施,通过信息沟通,监督工作等形式有效的落实各项制度,进而有效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我院在收治87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治疗期间,均未有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住院期间加强医院预防感染策略和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对流感进行控制和预防,进而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李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观察组、仅接受微创手术的对照组.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发生粘连、感染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TAM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ASH功能、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用于指屈肌腱损伤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马秉珺;谭新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护理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对10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患者入院期间的医生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总结临床中医护理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部108例患者,在入院初期均有水肿情况存在,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平均是(4.22±0.36)g、平均血浆白蛋白(14.95±1.29)g/L.我们根据患者的中医分型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共有42例康复,52例病情好转,14例没有治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03%.结论:肾病的治疗和内科慢性疾病的治疗相似,诊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情绪问题、饮食问题、起居规律等问题给予关注,根据结果来看,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富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调查分析及处理

    目的:对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办法,为疾控中心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菌调查法对爆发疫情的流行原因、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该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共发现病例15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社区内被发现,包括9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区间内.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结论:疾控中心发现甲型副伤寒病例后要立即处置,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日常宣传和预防工作,以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

    作者:公利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医院资源管理系统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医院财务管理日益加强,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医院中的各种资源,同时还能加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颅术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作者:戴德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切口愈合造成的影响.方法:主要是将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26例作为主体,采取了相对随机的方式,将所选的126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一组患者各有63例.常规组的患者接受的是普通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则是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心理状况、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当两组患者实施了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所变化,干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患者,体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发现干预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值得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B超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下肢动脉病变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74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74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对象用B超对双下肢动脉进行检查,将两组对象的粥样硬化斑块、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管腔狭窄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动脉狭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对象,P<0.05.结论: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B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杰坤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外科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医疗行业依靠高科技技术,这极其具有难度.其中,紧急医疗的责任和风险将更大.其质量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也是衡量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手术治疗比较特殊,外科急诊医疗服务频繁发生冲突.考虑到这些情况,笔者研究分析了紧急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作者: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研究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术后的疼痛几率较低,且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疝气手术的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君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优质化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护理支持对患者治疗配合度和疗效影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护理支持对治疗配合度和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基于此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支持.比较两组治疗配合度和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配合度为92.0%(46/50)、治疗有效率90.0%(45/50)与对照组76.0%(38/50)、74.0%(37/50)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高压氧治疗患者护理支持可显著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以及疗效,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黄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降低手术器械感染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法,而2016年未采取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的医疗器械感染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疗器械感染率达到0.30%,相比未实施之前的感染率(1.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日常护理管理中给予PDCA循环法,便于将手术器械感染率降低,值得采纳.

    作者:陈艳华;康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拟诊有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诊断,观察组产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分析两组产妇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诊断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在胎儿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中效果显著,诊断率高,误差较小,相较于常规诊断方式优势明显,拥有积极的临床研究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张为玺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不同宫内节育器对月经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不同宫内节育器对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放置左炔诺孕酮片宫内缓释系统(LNG-IUS),B组放置吉妮致美,对两组放置后月经情况及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放置功能节育器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时间及经期出血量无明显变化,B组月经周期缩短、经期时间延长,经期出血量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经量减少、增多及腰腹疼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LNG-IUS对月经情况无明显影响,且术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置吉妮致美,值得推广.

    作者:伍华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耿玉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负面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负面精神状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2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均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成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