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秉珺;谭新欢
目的:分析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88例,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划分成常规组与细节组,每一组患者44例,对比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都发生变化,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比较大,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缓解情况较好,P<0.05;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常规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在临床上,观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11.1日~~2017.11.1日入院的50名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5例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外加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比较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VAP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呼吸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中,可以有效地减少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被推广到临床应用.
作者:徐继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研讨无保护会阴助产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216例,对照组108例接受传统助产技术助产,研究组接受无保护会阴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率10.19%、I.裂伤率5.56%、Ⅱ.裂伤率3.70%、产妇排尿困难3.70%、会阴水肿率4.63%、会阴血肿率0.93%、新生儿窒息率1.85%均低于对照组21.30%、11.11%、10.19%、12.96%、12.96%、3.70%、12.04%,且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可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程度,对自然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相关做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临床用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用药情况,并在临床用药中有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0.6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评分(92.15±12.60)分明显低于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0.62±8.06)分,(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探讨其对患者负面精神状态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62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以及SAQ评分均差于实验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成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我院5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按照随机抽签法将其分2组,A组(n=28)患儿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B组(n=28)患儿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B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43%,较A组的78.57%要高;B组的疱疹消失时间(3.01±0.82)d、退热时间(1.98±0.54)d,均较A组患儿明显缩短(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与干扰素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1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较肌肉注射更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何雪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外用青黛散的治疗成效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的45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外用青黛散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取外用青黛散进行治疗,可有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HPV转阴率改善,临床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采纳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将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甲组(n=30)和乙组(n=30),60例乳腺癌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同期,甲组乳腺癌患者额外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甲组乳腺癌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乙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99,P=0.0000<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有利于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原晓阳;孙俊玲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优质化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行子宫下段环扎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为76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每组38里患者,采用宫腔纱布填塞止血的方式为对照组治疗,采用子宫下段环扎术为观察者患者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者患者的止血时间比对照组短,止血后出血量比对照组少,且止血成功率比观察组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下段环扎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迪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24周后及治疗前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本组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V—DNA转阴患者36例,HBV—DNA未转阴患者9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5例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HBV—DNA转阴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优于HBV—DNA未转阴患者(P<0.01).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宫笑一;刘守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韦安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AST、ALT以及TBIL水平;ALT复常率为62.7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升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糖肾方运用到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中的功效.方法:选取本单位门诊和住院的82例符合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糖尿病肾病Ⅲ期的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方.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尿ACR﹑微量白蛋白尿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尿ACR下降更显著(P<0.01),微量白蛋白尿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中医症状的改善更明显(P<0.01),服用糖肾方的患者未发生与中药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糖肾方能够在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作者:陆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肺结核病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情况.方法:通过抽样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96例肺结核病患者进行抽样调查,了解患者对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了解程度.结果:不同性别、职业、家族结核病史、知晓结核病途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没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患病时间、文化程度、年龄等之间的认知水平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结核病患者对于结核病预防传播知识的认知程度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肺结核病患者予以针对性的宣教,以此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降低结核病的传播率.
作者:王爱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社区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社区内科门诊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更低,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达标率更高,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内科门诊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车孟刚;常爱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磁共振成像仪是现代临床医学诊疗当中重要的设备之一,其运行状态良好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医院诊疗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虽然磁共振成像仪具有自我维护功能,但其作为一种尖端精密医疗设备,在系统运行、电源状态以及电路连接等方面均很容易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设备故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磁共振成像仪的常见故障及维修策略,以期为相关设备维护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张明;闫建卫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HR、SBP均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王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术后的疼痛几率较低,且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疝气手术的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君宜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