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闫建卫
目的: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阿奇霉素+抗病毒常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治疗,每组6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就临床效果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67%;就证候疗效而言,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为5.00%,对照组为26.67%,组间比较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的时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抗病毒常规疗法可以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并提高证候疗效以及临床效果,使患儿早日康复.
作者:卢美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5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阿奇霉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随访,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肺舒张压和肺收缩压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阿奇霉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明显,有助于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耿玉青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AST、ALT以及TBIL水平;ALT复常率为62.7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升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对消毒供应室实施PDCA循环法,而2016年未采取PDCA循环法,对比两组的医疗器械感染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后,医疗器械感染率达到0.30%,相比未实施之前的感染率(1.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日常护理管理中给予PDCA循环法,便于将手术器械感染率降低,值得采纳.
作者:陈艳华;康传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方法:选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住院患者88例,依据护理方式的差异划分成常规组与细节组,每一组患者44例,对比护理的有效性.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焦虑症状评分都发生变化,与护理前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比较大,与常规组患者相比缓解情况较好,P<0.05;研究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常规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住院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疼痛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万方香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对产妇睡眠状况、负性情绪以及产后出血量使用细节化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妇的护理中加入细节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睡眠状况、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肖海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判断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9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访1年,按照术后是否复发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非复发组,观察组为复发患者,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随访1年三个时间段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2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观察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相比对照组更高,而免疫功能指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增高,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可作为判断患者术后复发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入院护理,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今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
作者:倪晓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探索相关的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1岁患有龋齿的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患儿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并探究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对200例龋齿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患儿龋齿的发病率,较不喜欢吃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患儿发病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与儿童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增加口腔卫生基础知识、龋齿危害及预防方式的宣教,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切口愈合造成的影响.方法:主要是将我院在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间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患者共126例作为主体,采取了相对随机的方式,将所选的126例患者划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一组患者各有63例.常规组的患者接受的是普通护理模式,干预组患者则是接受优质护理模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心理状况、切口的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结果:当两组患者实施了不同护理干预模式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所变化,干预组患者抑郁及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的患者,体现出的差异非常明显,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患者切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且体现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发现干预组患者低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同时有助于患者切口的愈合,值得应用并大力推广.
作者:赵丽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300例疑似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验,计算阳性率,并以阳性患儿为例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学和临床特征.结果:6-11岁鼻咽拭子标本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1-3月和10-12月鼻咽拭子标本阳性患儿明显高于其他时间阳性患儿;幼托或学生鼻咽拭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散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症状;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多发于6-11岁幼托或学生,发病时间多位冬春季节,临床当中应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方案.
作者:张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5例血液透析置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35)与对照组(n=30).研究组行细节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置管感染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护理评分为:护理态度(47.15±5.43)分,护理操作(43.04±5.05)分,感染防护措施(46.54±5.38)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运用于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可有效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且患者护理满意度高.
作者:王文君;刘斐斐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多层螺旋CT和MRI在混合型肝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65例疑诊混合型肝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和MRI检查,观察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检出情况.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65例疑诊混合型肝癌患者后期病理诊断确诊62例,其中多层螺旋CT共检出48例,MRI共检出57例,MRI检出率明显优于多层螺旋CT,数据差异明显,P<0.O5.结论:对于混合型肝癌患者给予MRI检查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作者:蒋凯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均有所改善,研究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富文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应用于后牙隐裂的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4例后牙隐裂患者的86颗病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修复方式分为全冠组(n=43)和综合组(n=43),全冠组行全冠修复治疗,综合组采用对症综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冠组治疗的显效率为86.05%(37/43),有效率为13.95%(6/4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综合组治疗的显效率为74.42%(32/43),有效率为20.93%(9/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经过对此,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免全冠修复的技术要求偏高,医疗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就没有必要进行全冠修复治疗.
作者:沈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比较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5月间标本作为对比组,将2017年6月至10月间标本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结果:在呼吸道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以及痰液标本中,研究组阳性率均高于对比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段下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存在一定不同,且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对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来说至关重要,临床中应加大不同时间段的分析力度,确保阳性率检验结果准确性.
作者:杨美竹 刊期: 2018年第16期
随着医院财务管理日益加强,医院资源管理系统也被广泛应用.医院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但能充分利用和整合医院中的各种资源,同时还能加速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为了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对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发展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阐述.
作者: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动力性髋螺钉术(DHS),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比较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术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尹建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韦安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细节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针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于2017年3月起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实验组),与3月前的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随机抽取管理前后120例样本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效果.结果:两组护理管理后对比的消毒合格率、除锈达标率、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评分等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护理管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提高消毒供应室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作者:刘宗秀;张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