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的95例治疗分析

尹建新

关键词:股骨间粗隆骨折, PFNA, DHS, 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7例老年股骨间粗隆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动力性髋螺钉术(DHS),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A),比较两组手术诊疗指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负重时间及住院时间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术能显著改善老年患者术后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流产术后放置不同宫内节育器对月经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放置不同宫内节育器对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1例,A组放置左炔诺孕酮片宫内缓释系统(LNG-IUS),B组放置吉妮致美,对两组放置后月经情况及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A组放置功能节育器前后的月经周期、经期时间及经期出血量无明显变化,B组月经周期缩短、经期时间延长,经期出血量增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经量减少、增多及腰腹疼痛等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人工流产术后放置LNG-IUS对月经情况无明显影响,且术后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放置吉妮致美,值得推广.

    作者:伍华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外用青黛散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45例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对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用外用青黛散的治疗成效进行探究.方法:本次的45例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接收的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采取外用青黛散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对比探究.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差异明显,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采取外用青黛散进行治疗,可有效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和HPV转阴率改善,临床成效明显,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不断采纳推广.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颅内感染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腰大池置管引流对颅内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7年6月收治的57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8例)2个组别.两组分别实施常规预防、腰大池置管引流预防,观察患者的颅内感染发生率、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颅内感染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颅内感染发生率13.79%,观察组满意度96.43%,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大池置管引流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有效预防颅内感染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张成刚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麻醉与全凭静脉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5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35).研究组给予静-吸复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组不同麻醉方式对肝炎肝硬化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术后72h,研究组各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均显著优于手术结束时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术后3h的MMSE评分为(26.34±1.53)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全凭静脉麻醉来说,静-吸复合麻醉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围术期免疫功能所产生的影响较小,有助于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作者:韦安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头颈肿瘤外科中实施综合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患者和50例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方案和综合风险护理管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对管理方案的总满意率;比较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无论是护理人员还是患者,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综合护理风险管理方案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也能增强患者的满意度和护理人员的接受度,有助于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推行.

    作者:杨云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胆固醇的评分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病患,开展常规性治疗与氯吡格雷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商玉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社区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社区内科门诊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两组都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社区内科门诊干预,比较两组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行为及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更低,而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达标率更高,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内科门诊干预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车孟刚;常爱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应用于后牙隐裂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应用于后牙隐裂的价值.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4例后牙隐裂患者的86颗病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修复方式分为全冠组(n=43)和综合组(n=43),全冠组行全冠修复治疗,综合组采用对症综合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全冠组治疗的显效率为86.05%(37/43),有效率为13.95%(6/43),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43/43);综合组治疗的显效率为74.42%(32/43),有效率为20.93%(9/43),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41/43).经过对此,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症综合治疗方式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医师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免全冠修复的技术要求偏高,医疗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承受.如果患者的病情较轻,就没有必要进行全冠修复治疗.

    作者:沈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对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2月至2016年12月间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纳入本研究,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对比分析治疗24周后及治疗前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的差异性.结果:本组45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中,HBV—DNA转阴患者36例,HBV—DNA未转阴患者9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45例患者血清T3、T4、FT3、FT4、TSH激素水平均有明显改善;HBV—DNA转阴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优于HBV—DNA未转阴患者(P<0.01).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能够显著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作者:宫笑一;刘守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6例慢性溃疡患者,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换药、封闭式持续负引流的方案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新鲜肉芽基本覆盖创面所需时间(11.85±3.08d)短于对照组(32.51±3.03d),换药次数(20.42±2.36次)也少于对照组(42.31±2.63次),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针对慢性皮肤溃疡的治疗上,封闭式持续负压引流术效果更优越.

    作者:白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产妇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两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干预后血糖水平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观察组下降更显著;观察组妊高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胎儿窘困、早产、巨大儿及死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实施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及分娩质量的提高.

    作者:郑春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16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组(82例)和试验组(8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行优质护理,对2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HR、SBP均低于对照组,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采纳和推广.

    作者:王贵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天晴甘平)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单一治疗,研究组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AST、ALT以及TBIL水平;ALT复常率为62.7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周升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

    目的:分析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300例疑似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验,计算阳性率,并以阳性患儿为例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学和临床特征.结果:6-11岁鼻咽拭子标本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1-3月和10-12月鼻咽拭子标本阳性患儿明显高于其他时间阳性患儿;幼托或学生鼻咽拭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散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症状;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多发于6-11岁幼托或学生,发病时间多位冬春季节,临床当中应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方案.

    作者:张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谈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研讨甲状腺结节患者使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诊疗的14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随机非盲实验并分组,Ⅰ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Ⅱ组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观察评估两组的手术切除与处理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的对比上,Ⅱ组均明显优于Ⅰ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相对Ⅰ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总概率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施以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处理是一种可行方法,且手术安全性较有保障,值得推荐.

    作者:范树帮;彭振秋;叶卓敏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应用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优质化护理服务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化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秀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对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后恢复、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的观察组、仅接受微创手术的对照组.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发生粘连、感染的例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2周时,观察组患者的TAM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DASH功能、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用于指屈肌腱损伤能够促进术后恢复、改善肢体功能.

    作者:马秉珺;谭新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7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预后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预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开颅术治疗,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了预后.

    作者:戴德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相关做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临床用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用药情况,并在临床用药中有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0.6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评分(92.15±12.60)分明显低于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0.62±8.06)分,(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研究无保护会阴助产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

    目的:分析研讨无保护会阴助产对自然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用1:1随机数字法分2组讨论我院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216例,对照组108例接受传统助产技术助产,研究组接受无保护会阴助产,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状况.结果:研究组产妇会阴侧切率10.19%、I.裂伤率5.56%、Ⅱ.裂伤率3.70%、产妇排尿困难3.70%、会阴水肿率4.63%、会阴血肿率0.93%、新生儿窒息率1.85%均低于对照组21.30%、11.11%、10.19%、12.96%、12.96%、3.70%、12.04%,且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可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和会阴裂伤程度,对自然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顾萍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