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陈汉红

关键词:老年髋关节置换术, 优质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基于此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60%(P<0.05).结论: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0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性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的药物治疗.分析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的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胆固醇的评分情况与临床治疗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的病患,开展常规性治疗与氯吡格雷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促进患者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商玉芬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作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于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案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15例基于此应用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60%(P<0.05).结论: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可减少并发症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陈汉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研究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应用植入物内固定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析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8例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39例.对照组用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9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可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预后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疝气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两组病患的术后疼痛情况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术后的疼痛几率较低,且对临床护理的总满意度评分较高,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小儿疝气手术的病患,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方案,能提升患儿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儿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宋君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

    目的:分析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300例疑似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儿童为研究对象,以鼻咽拭子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验,计算阳性率,并以阳性患儿为例分析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学和临床特征.结果:6-11岁鼻咽拭子标本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儿;1-3月和10-12月鼻咽拭子标本阳性患儿明显高于其他时间阳性患儿;幼托或学生鼻咽拭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散居患儿;发热、咳嗽症状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症状;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图壁地区新型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多发于6-11岁幼托或学生,发病时间多位冬春季节,临床当中应以此为依据制定预防方案.

    作者:张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调查分析及处理

    目的:对一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进行调查分析,并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处理办法,为疾控中心日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菌调查法对爆发疫情的流行原因、流行特征进行调查,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结果:该起甲型副伤寒爆发疫情中共发现病例15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社区内被发现,包括9例男性患者和6例女性患者,患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0~30岁的年龄区间内.甲型副伤寒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畏寒等.结论:疾控中心发现甲型副伤寒病例后要立即处置,予以高度重视,做好日常宣传和预防工作,以提升民众的卫生保健意识.

    作者:公利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细节化护理干预对产妇睡眠状况、负性情绪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对产妇睡眠状况、负性情绪以及产后出血量使用细节化护理干预的实际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共12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细节化护理干预,将两组产妇的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在焦虑自评分、抑郁自评分、睡眠质量以及产后出血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产妇的护理中加入细节化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睡眠状况、负性情绪,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肖海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探讨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术后眼球按摩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术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随机选取48名青光眼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后眼球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66.67%,且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后采用眼球按摩护理能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栾君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应用经颅多普勒TCD筛查健康查体者的颅内动脉狭窄

    目的:分析和研究经颅多普勒TCD筛查健康查体者颅内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2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都进行经颅多普勒TCD筛查,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进行健康体检的1280例中,共有61例患者存在颅内动脉狭窄,其检出率为4.77%.而且患者的临床症状不明显,并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症状.结论:经颅多普勒TCD筛查健康查体者,能够尽早发现其颅内动脉狭窄症状,这为前期干预和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依据,而且患者的治愈率也随之提升.

    作者:吕娜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与预防方式探究

    目的:研究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探索相关的预防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11岁患有龋齿的儿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总结分析患儿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并探究相关的预防措施.结果:对200例龋齿患儿进行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的患儿龋齿的发病率,较不喜欢吃甜食、睡前刷牙、饭后漱口的患儿发病率高,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明显,有意义(P<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病影响因素较多,特别是与儿童喜欢吃甜食、睡前不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增加口腔卫生基础知识、龋齿危害及预防方式的宣教,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有助于减少龋齿的发生.

    作者:刘爱华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80例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用来氟米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显著升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类风湿因子(RF)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相近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F和CRP均较前降低(P<0.05),其中研究组患者RF和CR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老年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临床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炎症指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李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浅析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护理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对108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和患者入院期间的医生护理人员进行交流,总结临床中医护理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部108例患者,在入院初期均有水肿情况存在,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量平均是(4.22±0.36)g、平均血浆白蛋白(14.95±1.29)g/L.我们根据患者的中医分型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共有42例康复,52例病情好转,14例没有治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7.03%.结论:肾病的治疗和内科慢性疾病的治疗相似,诊疗的时候需要对患者的情绪问题、饮食问题、起居规律等问题给予关注,根据结果来看,患者的中医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淑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做法与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相关做法,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60例在2016年9月-2017年11月本院临床用药患者,回顾性分析他们的用药情况,并在临床用药中有效运用护理安全管理,综合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安全管理实施前,用药差错事故发生率(2.50%)明显高于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0.63%),(P<0.05);实施前护理满意度评分(92.15±12.60)分明显低于实施后满意度评分(80.62±8.06)分,(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在临床用药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分析生化检验项目用于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同时选取6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肝硬化组患者 Ⅲ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PC-IV)、血清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直接胆红素(DBL)和总胆红素(TBL)等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可见多种生化指标异常,因此肝脏生化指标检测能为肝硬化早期诊断和疾病病情评估提供参考意见.

    作者:黄飞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103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期10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吸入进行治疗,观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6%;观察组治疗前FeNO明显高于于对照组体检时,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FeNO得到改善,治疗12个月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粉吸入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具有重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户晓艳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急诊外科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医疗行业依靠高科技技术,这极其具有难度.其中,紧急医疗的责任和风险将更大.其质量代表了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也是衡量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重要标准.调查显示手术治疗比较特殊,外科急诊医疗服务频繁发生冲突.考虑到这些情况,笔者研究分析了紧急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对策.

    作者:于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探讨

    目的:对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5)及对照组(n=45).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研究组采取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较对照组(82.22%)更高(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较优.

    作者:史沛荣;王美娟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CT诊断结肠癌致肠梗阻的价值和意义探究

    目的:分析结肠癌致肠梗阻应用CT诊断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于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中选取7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腹部X线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腹部X线的肠梗阻检出率为72.86%,CT扫描检出率为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X线的病因检出率为68.57%,CT检出率为100.0%,差异显著(P<0.05),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患者的直接与间接征象.结论:CT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肠梗阻病因,有助于提高对结肠癌致肠梗阻的诊断准确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杨峰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40例非早发冠心病患者,观察组40例早发冠心病患者,将两组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预后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患者相比差异明显,其中吸烟史、高血压、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水平是早发冠心病临床危险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吸烟史和冠心病家族史、高血浆总胆固醇和低血红蛋白水平是早期冠心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早期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有必要观察分析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关系,通过早期干预可以提高预后.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8年第16期

  •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从2016年10月~12月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45例/组.常规组在果胶铋基础上联合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联合阿莫西林.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孟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