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林丽丽

关键词:PICC, 肿瘤, 护理, 安全性
摘要:目的:探讨PICC技术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接诊的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45例,对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应用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直观,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有2例出血和1例静脉炎,经过护理人员完善的护理痊愈.结论:尽早对肿瘤患者使用PICC直观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可以降低化疗的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急性左心衰竭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左心衰竭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能迅速纠正患者的不良症状,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廖伟;卢俊霖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血浆D-二聚体对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对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价值.方法:调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我院诊治的317例疑似肺栓塞患者,对血浆D-二聚体测定.结果:血浆D-二聚体对317例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确诊非肺栓塞与肺栓塞患者依次为172例、145例.D-二聚体的肺栓塞诊断敏感性、准确性、阴阳性预测值为95.86%、64.98%、91.78%、56.97%,ROC曲线面积0.68.D-二聚体<500ug/L,确诊非肺栓塞与肺栓塞患者依次为67例、6例.结论:D-二聚体对疑似肺栓塞患者诊断意义较差,但敏感性较强,D-二聚体阴性排除诊断价值较高.

    作者:张明忠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定期随访与健康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定期随访与健康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辖区内8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多种形式的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降压药物治疗.结果:通过定期随访和健康指导一年后,研究组患者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得到改进,血压水平、再住院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定期随访与健康指导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情的控制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马富兴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 :本次研究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收的初产妇,依据随机平均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会阴保护法助产,研究组则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会阴疼痛状况.结果 :在会阴VAS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是(5.14±1.36),研究组是(2.13±1.51),研究组要比对照组低出许多,差异较为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初产妇无保护助产护理不仅可以加快患者自然分娩速度,同时也能够缓解患者会阴疼痛状况,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杨玉花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讨论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的患者80例,使用抓阄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实验组使用康复护理.结果:实验组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arth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有38例患者有效,对照组中有32例患者有效.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能够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以及肢体功能.

    作者:孙晓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后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例数合计为100例,选取时间范围是2016.5.1日到2017.5.1日,将其依据分段随机化原则分2组,50例为一组.一组给予常规临床方案为主护理(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再联合使用综合护理(称为:观察组),对比2组的生活质量指标、满意程度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高达(56.29±6.15)分,满意程度高达97.00%,和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方案于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当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指标改善佳,且满意程度指标效果理想.

    作者:吴婉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120例、2016年12月30日到2017年12月30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进行基础性护理、循证护理,对比2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12±1.21)天、卧床时间为(2.41±0.54)天、护理满意度为100.00%,数据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干预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可推广.

    作者:杨海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四物汤配方颗粒治疗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四物汤配方颗粒的治疗成效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的54例探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的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双盲、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普通西药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应用四物汤配方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成效为6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成效为92.59%,两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采用四物汤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有效起到止血作用,治疗成效明显,具有一定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采纳.

    作者:杜国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当归四逆汤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针对偏头痛患者通过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本院接受偏头痛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挑选68例,对其中的34例患者进行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记为对照组,对其余34例患者进行当归四逆汤治疗,记为观察组,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针对偏头痛患者通过采用当归四逆汤治疗后,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偏头痛症状,促使该部分患者尽快得到恢复.

    作者:于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盐酸哌罗匹隆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应用盐酸哌罗匹隆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与利培酮口服,观察组给与盐酸哌罗匹隆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血清催乳素水平.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治疗后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哌罗匹隆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均有明显效果,但盐酸哌罗匹隆对女性内分泌影响较小,更适合女性患者使用.

    作者:刘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中医治疗儿科肺炎的临床疗效体会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治疗儿科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两组,及对比组(n=40)和中医组(n=40),分别给予对应治疗后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终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中药组在解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明显优于西药组.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小儿肺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恢复的效率.

    作者:陈兵祥;王霞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关于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分析及防治探究

    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预防方法与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3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根据病情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对其诊断结果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2例治疗无效,其他患者白细胞>4×109/L,住院时间为(2.35±0.71)个月.结论:应加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健康宣教,及时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帮助其迅速恢复健康.

    作者:孙远东;宁琼;谷晓新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超声雾化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超声雾化治疗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来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患者105例纳入本次研究,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2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普通药物治疗,实验组(53例)患者行超声雾化治疗,研究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显效19例,进步19例,无效14例,对照组治疗后所得的治疗有效率为73.08%.实验组治疗显效33例,进步17例,无效3例,治疗后所得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4%.经比较,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据患者所患的耳鼻喉科疾病不同配制相应的雾化液,利用超声雾化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治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王慧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240例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7日至2017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120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以及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4.17%,治疗后PaO2(81.19±12.67)mmHg,SaO2(96.38±5.22)mmHg;对照组治疗效果为78.33%,治疗后PaO2(72.98±13.54)mmHg,SaO2(71.68±6.17)mmHg.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贾秀珍;王婷婷;白利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全方位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生理机能、健康状况、情感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等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存质量,可快速帮助患者恢复,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郑秀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n=52)及对照组(n=5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7.6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23.08%)(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改善其并发症情况.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的同时予以体位调整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时,在温针灸的基础之上与体位调整护理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减轻疼痛感.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麻醉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麻醉与镇痛方式对胃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胃癌手术患者66例,时间范围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按照麻醉与镇痛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n=33)与对照组(单纯全麻+术后静脉自控镇痛,n=33).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下呼吸道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呼吸道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能获得较单纯全麻与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更为理想的效果,可减少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孝林;官国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牙槽骨垂直牵引成骨种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牙槽骨垂直牵引成骨种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24例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牙槽突骨缺损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垂直牵引成骨种植术治疗.常规记录患者手术前X线检查记录,在安装牵引器7天之后开始牵引,每天牵引1mm直至达到设计高度,之后保留牵引器2~3个月,后拆下牵引器之后置入种植体.结果:24例患者共计植入种植体76枚.24例患者在术后均长出理想的新骨,新骨平均高度为(13.5±1.3)mm;其中有3例患者出现牵引区骨折、2例出现牵引区感染、1例出现种植体感染.结论:牙槽骨垂直牵引术在牙槽骨缺损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促使新生骨的生长,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兆友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术中保温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探讨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接受术中保护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100例腹部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术中保温护理,对比2组干预的结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肛温、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接受术中保温护理,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康传华;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