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胸部X线及CT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李祥勇

关键词:胸部X线, CT检查,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用胸部X线及CT检查来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胸部X线检查,然后再对其中的50例患者进行进一步的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胸部X线及CT检查的影像学结果经分析比较发现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研究证明两组检查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特征性,但是经过统计学分析之后,发现没有显著差异,因此两种方法都可以用于临床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用于治疗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研究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对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ICU病房住院治疗的75例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TPO组)和对照组.观察第1-7天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出血情况,血制品输注情况,凝血功能,肝、肾功能,ICU病死率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7天,TPO组血小板计数(?109/L)明显高于对照组;TPO组用药后血小板恢复≥100?109/L,所用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TPO组血小板等血制品输注量[血小板(2.07±1.84)U,新鲜冰冻血浆(235.97±80.52)ml,浓缩红细胞(2.75±1.07)U]明显少于对照组[(血小板(3.32±1.22)U,新鲜冰冻血浆(309.53±66.78)ml,浓缩红细(3.66±0.96)U];两组凝血功能对比,rhTPO组凝血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的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rtTPO能够明显升高脓毒症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患者输注浓缩血小板等血制品的数量,同时对肝、肾功能无影响,未见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治疗费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应用.

    作者:冯颂乔;顾金萍;于健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在我院的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98例,在全部患者进行具体治疗和护理后,对其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患者出院时,70.4%患者能够随意行走,且生活完全自理,20.4%患者能够下地活动,但活动时间受限,生活基本自理,9.1%患者自请出院.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后,其护理满意度为95.9%.结论: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拴患者时,应该按照及时治疗和诊断的原则进行,同时认真做好相关护理工作,不仅可以提高患者治愈率,而且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相关护理手段,明显缓解患者痛苦和负担.

    作者:马丽翠;王惠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总结分析对于脑梗塞患者恢复期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恢复期采用康复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共3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使用康复护理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梗塞恢复期患者使用康复护理有显著的效果.

    作者:王金平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29例胸壁结核负压封闭吸引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胸壁结核负压封闭吸引引流治疗的效果,总结该方法的优越性,了解治愈率,期待推广应用.方法: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2例胸壁结核中的29例破溃型胸壁结核采用药物冲洗后负压封闭持续吸引引流,观察患者预后及复发情况.结果:29例患者中26例均彻底治愈,随访18个月无复发,3例因其他原因未能按疗程抗痨治疗6个月后复发,负压封闭持续吸引引流时间长2个月,短2周.结论:对于破溃型胸壁结核采用药物冲洗后负压封闭持续吸引引流,能达到治愈目的,避免行全麻下大范围手术治疗,减轻了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减少了经济负担.

    作者:李永福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温针灸结合体位调整护理法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里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患者,于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的同时予以常规化护理,研究组进行温针灸治疗的同时予以体位调整护理.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时,在温针灸的基础之上与体位调整护理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减轻疼痛感.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COX-2(765G/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COX-2(765G/C)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中COX-2(765G/C)多态性位点进行分型,根据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确定受试者的基因型,并对各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结果: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COX-2(765G/C)位点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765G/C)基因多态性与包头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相关性.

    作者:张桂琴;孙丽蓉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探讨中医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我院对86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不良反应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有17例治愈,21例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8.37%.对照组有10例治愈,15例有效,临床治疗有效率是58.14%.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2例骨质疏松,3例药物性糖尿病病例,对照组有7例骨质疏松,11例药物性糖尿,两组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优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魏江波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在院内外交接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应用在院内外交接中的价值.方法:将本院急诊科在2017.01月至2017.09月期间接诊的200例危重患者按照时间先后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前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后组采取模式化护理管理.将两组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为2.00%(科室与急救车纠纷、护患纠纷各1.00%),低于对照组(13.00%)(p<0.05).结论:实施危重患者模式化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院内外交接质量,值得采取.

    作者:郑志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并研究选择采用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护理当中进行应用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消化内科的患者,本研究的调查时间选择为2016年1月到2017年7月,本研究选择消化内科当中的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配合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同时选择8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过程当中为患者配合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结束之后,对本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经过统计学软件检验和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对于消化内科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选择采用优质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瑞丽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技术在青光眼术后发生白内障的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05月-2017年06月期间在我院眼科住院的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随机分入实验组(n=73)和对照组(n=79),对照组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超声乳化技术进行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平均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随访,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平均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39,P=0.032).结论:超声乳化技术应用于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能够提高患者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内皮细胞生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作者:辛莉;吉洁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患者参与护理质控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患者参与护理质控在PICC置管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度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9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49例和质控组49例),常规组患者不参与护理自控,质控组患者根据护理质控标准对PICC导管维护情况进行质控,并比较不同组患者置管时间以及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质控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为(26.2±11.1)d,常规组患者PICC置管时间为(16.3±5.4)d,两组差异显著(P<0.05);质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vs.16.3%)明显少于常规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患者参与PICC置管护理服务质控不仅能增加PICC置管留置时间,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其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孙艳秋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脂肪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建立在没有脂肪提取器的条件下,利用100ml比色管和125ml分液漏斗提取乳类及其制品中的脂肪的操作过程.方法:采用GB5009.6-2016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第三法碱水解法.结果:以色拉油含99.5%脂肪做标准,回收率95%~105%.结论:脂肪测定的方法经过改进后,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作者:郑丽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不同的检验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效果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检验方法应用于尿路感染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100例疑似尿毒感染的患者,在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尿八联进行检验诊断,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与定量尿培养联合检验诊断.统计分析两组检验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阳性检出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特异度、灵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联合尿八联与尿培养,对疑似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检验诊断,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中的重要作用

    目的:在基层医院中实施健康教育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基层医院的80名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段为2015年3月-2017年12月,首先对其未实施健康教育前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事件的了解程度、安全意识的评分以及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然后对实施后的相关指标进行了解,分析实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施后,相比实施前其对危险事件的了解程度有明显的提高,安全意识的评分较高、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对比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中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降低危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积极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娟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22例肾移植术后发热护理对策分析

    目的:为了研究肾移植术后发热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了我院22名肾移植术后患者发热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总结归纳出肾移植术后发热的主要原因及有关护理对策结论:肾移植术后发热的护理可以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流程及护理方法.

    作者:林青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对早期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80例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均为我院2016年7月份到2017年7月份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非早期气管切开;实验组40例,实施早期气管切开.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记录、分析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高,数据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短,实验组的并发症率与对照组比较相对更低,数据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颅脑外伤以及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安全性高.

    作者:秦瑜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8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9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进行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医治干预.对比2组患者经医治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医治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接受马来酸曲美布汀医治干预,可有效提高医治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盛长云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创伤后感染患者的分泌物细菌分布分析及药物选择

    目的:分析创伤后感染患者分泌物细菌分布及耐药性,为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开放性外伤患者伤口分泌物进行细菌分布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1)共分离菌株188株,革兰阳性菌79株(42.02%),革兰阴性菌109株(57.98%);(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药性显著高于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但均对万古霉素敏感;肠球菌对万古霉素不耐药.结论:创伤分泌物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细菌耐药较严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

    作者:王月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急性声门上喉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急性声门上喉炎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至2016年2月10日,将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6.27±1.26)d、住院总耗时(15.26±2.01)d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通过对急性声门上喉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总耗时,能促进患者较快康复,值得应用.

    作者:韩兆莹 刊期: 2018年第14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3).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身心舒适(94.67±8.72)分,生活质量(90.98±11.17)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6.42±1.53)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身心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赵梅 刊期: 2018年第1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