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桂娟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PSPD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4例.治疗组予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予文拉法辛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392,P=0.0000).②同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各时间点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均呈递减趋势,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④治疗组体重增加、嗜睡及乏力、厌食及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治疗PSPD时,文拉法辛和米氮平两种药物共同应用效果佳,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邓花;杨涌;谢振国;邓昌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拟诊为垂体微腺瘤的2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统计垂体微腺瘤在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中的检出率.结果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42.9%(9例)、95.2%(20例)、71.4%(15例).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应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向华;黎艳;李玉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近年来,脑损伤的特异性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较多的关注.其中,通过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以评估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笔者就S100B、NS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的关系及在手足口病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作者:黄月艳;黄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TB)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与10年前相比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呈现乡村患病率高于城镇,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部的分布,结核疫情虽有所下降但结核病负担仍然很严重[1].对于结核病的预防,我国采取了很多有效得力的措施,下面分别从健康教育、疫苗预防、药物预防等方面对我国结核病预防措施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廖锦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就诊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B组患者口服贝那普利片或氨氯地平片治疗.A组在采用B组治疗方案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和颈动脉IMT.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TC为(1.69±0.42)mmol/L,TG为(2.73±1.24) mmol/L,LDL-C为(1.59±0.34) 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颈动脉IMT为(0.71±0.09)mm,显著低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或者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IMT,可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作者:叶凯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感染性疾病多是由细菌或病毒入侵所引起,且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1],临床对于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难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病诉困难的婴幼儿患者中鉴别难度更大.处理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方法完全不同,临床一般通过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别诊断,但该方案需要一定时间,往往会延误佳治疗时机,阻碍临床救治[2].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为总结PCT在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现将我院PCT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输血是根据病情的实际需要,患者安全有效地输入血液的过程.输血护理是确保血液从“献血者血管到受血者血管”全过程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1].因此,如何保证儿科患儿输血的安全,降低输血风险及不良反应,输血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就我院2013年1月~12月儿科245例住院输血患儿中出现的17例护理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吴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不再行其他特殊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每次0.25 g,每天3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大尿流速、膀胱残余尿量及血PSA下降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统计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第6个月,实验组患者IPSS、QOL评分、大尿流速、残余尿量及血PSA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TUR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安全有效,辅以内分泌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倪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饮食调节、运动指导、改变生活方式等基本处理后,对照组药物治疗选择单纯左旋氨氯地平片2.5 mg,每天1次,观察组则使用左旋氨氯地平片1.25 mg联合缬沙坦80 mg,每天1次,在治疗8周后记录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情况,并统计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生低钾血症、头晕和心悸的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0.01).结论 缬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降压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邱明霞;杨庆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喉部病变为耳鼻喉科多发病,常见的主要有声带小结、息肉、囊肿等,患者通常表现为声嘶,喉部异物感,影响工作生活,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大多需要手术.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采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行喉部病变手术113例患者,并与单独采用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雄超;薛溅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又称电子病历,是用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搜集、储存、管理、传输和重现患者在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医疗记录管理系统的总称[1],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EMR的应用正在日趋普及,如今EMR与纸质病案(medical record,MR)并驾齐驱,传统的病案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医院管理现代化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甚至认为未来EMR将有可能完全替代MR,因此EMR的社会学研究已引起各界的关注.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医疗现状,阐明EMR建立的重要作用,消除社会对电子病案顾虑思想,使病案信息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实行现代化的病案管理,更好地促进医院管理现代化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并使EMR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关系,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作者:卢晓茜;谈玉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 选择2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成甲组(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108例,乙组(小动脉闭塞型)69例,丙组(心源性栓塞型)27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4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观察三组脑卒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三组脑卒中患者基数血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24 h动态血压各数值(丙组除白昼平均舒张压外)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白昼平均舒张压均高于丙组(P<0.05);三组脑卒中患者各指标变异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卒中丙组(P<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甲组、乙组“非杓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大于健康者,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及小动脉闭塞型均较心源性栓塞型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强.
作者:张应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黄体酮两种给药方式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外源性补充黄体酮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74例早期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口服组和肌注组,各87例,治疗有效的围生儿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行孕期检查的无早期流产症状的87例健康孕妇的围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口服组与肌注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孕酮变化,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围生儿的低体重出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Apgar评分低分儿率及新生儿病死率.结果 口服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80%,肌注组为9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孕酮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围生儿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口服给药还是肌注给药,外源性补充黄体酮制剂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围生儿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且两种给药方式疗效相当,临床医生可结合患者病情、病人个人意愿及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前,影响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由传染病逐渐过渡到慢性病,而慢性病与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态及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据报道,由于不良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所致的疾病在全球各个地区占总疾病的60%以上[1].可见养成良好健康行为对预防各种慢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赵桂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引流治疗)和观察组(切开挂线疗法),每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于肛周脓肿患者,切开挂线疗法的疗程短,脓肿复发、肛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电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老年人由于身体各种机能不断衰退,手术的耐受力也相对较差,因此,在直肠癌手术治疗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腹腔镜目前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由于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疼痛少以及恢复快的特点,非常适用于老年患者[1].本研究主要探讨腹腔镜老年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线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机体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在骨折创伤及手术的打击下患者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发现,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与心脑血管意外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2例高龄髋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妮;陈红贞;杨义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氧化应激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83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ALA 60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避光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SOD显著升高,PWV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SOD显著升高,MDA、PWV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SOD、MDA及PWV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 ALA能减轻DPN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动脉僵硬度.
作者:黄虹;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本地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感染的分布特点,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上腹部不适来诊并行电子内镜检查的百色市居民患者,以常规胃镜与镜下病变组织取材活检对胃十二指肠疾病做出诊断.同时取患者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抗体,Ure阳性者确认Hp感染,据CagA和VacA表达结果的不同组合分为Ⅰ型(CagA+/VacA+)、中间型(CagA-/VacA+)、Ⅱ型(CagA-/VacA-)菌株.统计分析各菌型在其来源的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间的分布状况和相关性.结果 Hp检出率为42.09%(362/860),3种菌型即Ⅰ型、中间型、Ⅱ型分别占60.77%、12.43%和26.80%;所有病例均有慢性胃炎,各菌型在其来源疾病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中间型、Ⅱ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97.53%(79/81)、69.57%(16/23)、44.16%(34/77);慢性胃炎活动状态、肠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菌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所占比率高.结论 百色市居民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以高毒力菌株Ⅰ型Hp菌株感染为主,细菌抗体分型可作为预测胃十二指肠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预测参考指标.
作者:岑朝;黄赞松;周喜汉;梁玉美;尹毅霞;黄明宜;覃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联合应用灰阶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腕关节的滑膜病变情况,探讨两者在评估RA炎症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18名活动期RA患者36个腕关节(活动期组)及21名健康志愿者42个腕关节(对照组)进行灰阶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两组腕关节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分级.结果 活动期组36个腕关节均可见滑膜增生,增生的滑膜均表现为不可移动、难以压缩的低回声.活动期组36个腕关节与对照组42个腕关节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分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活动期RA滑膜病变,以评估RA炎症有无活动.
作者:韦国毅;唐开奖;冯艳;黄晴;龚国芸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