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锦政
1 病历介绍青年男性,30岁,因“意识障碍2个多小时”入院.患者5天前不慎从高处坠落当即感腰部及右上肢疼痛,就诊门诊摄片后示.T12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科门诊就诊后告知暂不考虑手术治疗,嘱患者家中平卧休息3个月后再复查X片.患者3天前予以口服含马钱子、硫酸铜复方制剂,每日一次(具体剂量不详),服用2日后无异常感觉.1天多前患者再次口服自觉不适,颜面及四肢细颤,家人呼叫反应迟钝,自服糖水后未予重视.2个多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伴有口角流涎,全身痉挛抽搐,呼吸急促,呕吐少许咖啡样物,遂急送我院.
作者:苟峰;沈艳华;孙冰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 选择2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成甲组(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108例,乙组(小动脉闭塞型)69例,丙组(心源性栓塞型)27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4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观察三组脑卒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三组脑卒中患者基数血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24 h动态血压各数值(丙组除白昼平均舒张压外)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白昼平均舒张压均高于丙组(P<0.05);三组脑卒中患者各指标变异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卒中丙组(P<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甲组、乙组“非杓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大于健康者,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及小动脉闭塞型均较心源性栓塞型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强.
作者:张应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危害在于高血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其致残、致病率很高.由于糖尿病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故要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治疗难以实现,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使其充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并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中心对辖区内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芳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手足口病(HFMD)为肠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感染病毒后机体即出现免疫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异常,临床表现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即可导致死亡[1].目前尚无特殊高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以调节机体免疫,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预防细菌感染为主.为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笔者就手足口病免疫低下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崔岚;李胜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联合应用灰阶及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腕关节的滑膜病变情况,探讨两者在评估RA炎症活动性方面的价值.方法 选择18名活动期RA患者36个腕关节(活动期组)及21名健康志愿者42个腕关节(对照组)进行灰阶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测两组腕关节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分级.结果 活动期组36个腕关节均可见滑膜增生,增生的滑膜均表现为不可移动、难以压缩的低回声.活动期组36个腕关节与对照组42个腕关节滑膜厚度及内部血流信号分级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灰阶联合能量多普勒超声可用于活动期RA滑膜病变,以评估RA炎症有无活动.
作者:韦国毅;唐开奖;冯艳;黄晴;龚国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跟骨骨折(Sander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SanderⅢ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为(68.73±6.72)d,对照组为(88.35±7.9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09,P=0.0000).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跟骨骨折(SanderⅢ型),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容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ALA)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氧化应激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将83例2型糖尿病并发DPN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给予ALA 60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避光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甲钴胺500 μg肌肉注射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进行脉搏波传导速度(PWV)测定.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SOD显著升高,PWV显著下降(P<0.05),观察组SOD显著升高,MDA、PWV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SOD、MDA及PWV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或0.01).结论 ALA能减轻DPN患者的氧化应激,改善动脉僵硬度.
作者:黄虹;杨丕坚;李舒敏;吕以培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多排螺旋CT与超声在诊断不典型症状急性阑尾炎中的价值.方法 对60例临床症状不典型,曾同时行多排螺旋CT与超声检查,终临床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多排螺旋CT与超声检查的敏感度分别为92.5%(37/40)、65.0%(26/40),特异度分别为85.0%(17/20)、55.0%(11/20),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多排螺旋CT较超声在诊断不典型急性阑尾炎中更具有优势,在症状不典型但怀疑为急性阑尾炎病例中,超声检查阴性,可考虑CT进一步检查.
作者:倪健坤;戴鸿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引流治疗)和观察组(切开挂线疗法),每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于肛周脓肿患者,切开挂线疗法的疗程短,脓肿复发、肛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电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医院临时用工人员是指医院在编制不足人员紧缺情况下为医院的后勤保障部门招聘的临时性工作人员.近年来,社会上陆续出现如上海新华医院、北京安贞医院等医院临时用工人员集体罢工事件,因护工等临时用工人员的集体罢工,病人无法得到正常的医疗后勤服务,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严重地破坏了医院的医疗秩序,也极大地威胁了患者的人身安全.加之当前社会医患关系的愈发紧张,医院临时用工人员的管理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们重视.笔者通过分析几家市级医院临时用工人员管理的现状,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提出加强管理的有效对策,从而为从事医院管理及研究医院管理的同行、学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陆增辉;张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措施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就诊的高血压病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B组患者口服贝那普利片或氨氯地平片治疗.A组在采用B组治疗方案的同时,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36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脂水平和颈动脉IMT.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TC为(1.69±0.42)mmol/L,TG为(2.73±1.24) mmol/L,LDL-C为(1.59±0.34) mmol/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P<0.05),而HDL-C水平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的颈动脉IMT为(0.71±0.09)mm,显著低于治疗前和B组治疗后(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贝那普利或者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和颈动脉IMT,可提高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
作者:叶凯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以蛋白尿、水肿及高血压为典型表现,其发病率可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升高,资料统计显示糖尿病病史10年以上者DN发生率高达72.65%(170/234)[1].为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降低肾衰的发生率,提高DN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43例DN患者的护理干预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余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眼科经常会碰到有些青光眼高眼压患者,经局部及全身降眼压治疗后眼压仍未能下降,如不及时处理可致患眼永久失明.因此,术前行前房穿刺放液术降低眼压,减轻角膜水肿及睫状体充血后再行抗青光眼手术,可为术中的安全及术后的恢复打下良好基础.2010年1月至2013年5月我们对收治62例(62眼)持续高眼压患者,在常规降眼压治疗无效后,先行前房穿刺放液术再行抗青光眼手术,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韦思广;刘建昌;杨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4例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降糖降压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给予0.6 g硫辛酸注射液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并观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事件.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治疗组患者的TSS总积分、疼痛积分、烧灼感积分、麻木感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 <0.05或0.01).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硫辛酸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罗宇家;杜强;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服用硝酸酯类、利尿药物以及β-受体激动剂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5 g/次,1次/日,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EF、CO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卫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TB)引起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与安全.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显示,15岁及以上人群活动性肺结核的患病率为459/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为66/10万,与10年前相比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呈现乡村患病率高于城镇,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和东部的分布,结核疫情虽有所下降但结核病负担仍然很严重[1].对于结核病的预防,我国采取了很多有效得力的措施,下面分别从健康教育、疫苗预防、药物预防等方面对我国结核病预防措施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廖锦政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PSPD患者20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4例.治疗组予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则单纯予文拉法辛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2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6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4392,P=0.0000).②同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各时间点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③治疗后两组SCL-90评分均呈递减趋势,治疗后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1周、2周、4周、6周SCL-90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下降趋势更明显.④治疗组体重增加、嗜睡及乏力、厌食及恶心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治疗PSPD时,文拉法辛和米氮平两种药物共同应用效果佳,有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邓花;杨涌;谢振国;邓昌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拟诊为垂体微腺瘤的2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统计垂体微腺瘤在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中的检出率.结果 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延迟增强扫描对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42.9%(9例)、95.2%(20例)、71.4%(15例).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应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刘向华;黎艳;李玉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后预防口咽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在每次放疗30 min前均使用氨磷汀200 mg/(m2·d)静脉缓慢推注15分钟,并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 mg稀释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含漱;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 mg稀释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含漱.比较两组患者唾液腺分泌及口渴情况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口腔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唾液量减少50%以上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出现口渴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及7天的口腔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从治疗后第1天开始起口腔疼痛VAS评分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氨磷汀联合白介素-11含漱液含漱能有针对性地保护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损伤的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芳;唐爽;钟声学;文小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黄体酮两种给药方式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外源性补充黄体酮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妇产科接受治疗的174例早期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口服组和肌注组,各87例,治疗有效的围生儿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行孕期检查的无早期流产症状的87例健康孕妇的围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口服组与肌注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孕酮变化,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围生儿的低体重出生率、早产率、新生儿畸形率、Apgar评分低分儿率及新生儿病死率.结果 口服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80%,肌注组为9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孕酮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孕酮水平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围生儿妊娠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论是口服给药还是肌注给药,外源性补充黄体酮制剂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对围生儿健康无明显不良影响,且两种给药方式疗效相当,临床医生可结合患者病情、病人个人意愿及实际应用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
作者:李玉芹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