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尔硫卓与硝酸甘油联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研究

林波;宁秀莲;冯朝莲;黎宇;蔡德武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 地尔硫卓, 硝酸甘油, 桡动脉痉挛
摘要: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中,硝酸甘油与地尔硫卓联合使用预防桡动脉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58例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19例,B组121例,C组118例,置管成功后A组、B组和C组于鞘管内分别注入地尔硫卓5 mg、硝酸甘油200μg及地尔硫卓5 mg+硝酸甘油200 μg,注药前后行桡动脉造影,对比观察各组患者注入药物前后桡动脉痉挛发生率以及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 用药前三组患者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并且C组患者的桡动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用药前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平均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三组患者的平均血压均显著下降(P<0.01),A组心率显著降低(P<0.01),B组心率显著升高(P<0.01),C组心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在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中,硝酸甘油联合地尔硫卓能有效的预防桡动脉痉挛,安全有效,较单用硝酸甘油或地尔硫卓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磷酸钙骨水泥与自体骨植骨治疗Sander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跟骨骨折(SanderⅢ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跟骨骨折(SanderⅢ型)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结合自体骨植骨治疗.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负重行走时间为(68.73±6.72)d,对照组为(88.35±7.9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09,P=0.0000).结论 克氏针内固定结合磷酸钙骨水泥治疗跟骨骨折(SanderⅢ型),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容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免疫增强剂在手足口病的应用现状

    手足口病(HFMD)为肠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患儿感染病毒后机体即出现免疫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免疫功能进一步异常,临床表现有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神经源性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即可导致死亡[1].目前尚无特殊高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以调节机体免疫,加强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预防细菌感染为主.为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笔者就手足口病免疫低下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作者:崔岚;李胜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包括服用硝酸酯类、利尿药物以及β-受体激动剂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左卡尼汀注射液,2.5 g/次,1次/日,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10天.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DD、LVESD、EF、CO等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以上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左卡尼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卫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佛山市顺德区麻风治愈留院者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 了解佛山市顺德区麻风病院麻风治愈留院者的生活满意度和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顺德区内45例麻风治愈留院者(研究组)进行调查,对照组选择当地社区的健康老人,按照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的条件进行1∶1配对病例对照调查.结果 研究组GQOLI总分为(238.26±25.07)分,对照组为(263.13±22.35)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体生活质量因子和四个维度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麻风治愈者在四个维度评分中的主观满意度均低于相应的客观生活状况评分,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麻风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根据其存在的心理障碍情况进行有效干预,是提高麻风治愈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集敏;周美凤;周世安;汪志聪;马焕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重症马钱子中毒抢救治疗成功一例报告

    1 病历介绍青年男性,30岁,因“意识障碍2个多小时”入院.患者5天前不慎从高处坠落当即感腰部及右上肢疼痛,就诊门诊摄片后示.T12椎体压缩性骨折.骨科门诊就诊后告知暂不考虑手术治疗,嘱患者家中平卧休息3个月后再复查X片.患者3天前予以口服含马钱子、硫酸铜复方制剂,每日一次(具体剂量不详),服用2日后无异常感觉.1天多前患者再次口服自觉不适,颜面及四肢细颤,家人呼叫反应迟钝,自服糖水后未予重视.2个多小时前家人发现患者呼之不应,伴有口角流涎,全身痉挛抽搐,呼吸急促,呕吐少许咖啡样物,遂急送我院.

    作者:苟峰;沈艳华;孙冰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变异性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病因所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方法 选择20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因分成甲组(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108例,乙组(小动脉闭塞型)69例,丙组(心源性栓塞型)27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204例(健康对照组)作对照,观察三组脑卒中患者的24 h动态血压,并与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 三组脑卒中患者基数血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24 h动态血压各数值(丙组除白昼平均舒张压外)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及白昼平均舒张压均高于丙组(P<0.05);三组脑卒中患者各指标变异性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 <0.05或0.01),甲组、乙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24 h平均舒张压变异性均高于卒中丙组(P<0.05或0.01);三组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甲组、乙组“非杓型”昼夜节律频率分布与丙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结论 三种不同病因所致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异性大于健康者,大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型及小动脉闭塞型均较心源性栓塞型血压变异性明显增强.

    作者:张应亮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肾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查临床应用研究与进展

    临床检查中的血管狭窄评估的一般方法为:取管腔狭窄的地方横断位图像,测量其部位血管直径(d),然后再测量血管远端管腔血管直径(D),(d/D)即为其狭窄百分比,评估标准按照背景减少的百分比进行,其中(0%~49%)为轻度肾动脉狭窄(RAS)、(50%~60%)为中度RAS、(70%~99%)为重度RAS和闭塞RAS[1].目前RAS的评估检查方法主要可以分为有创性检查和无创性检查两大类,其中压力导丝检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简称DSA)、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简称IVUS)这三种检查方式属于有创性检查,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简称CTA)、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 CT angiography,简称S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简称MRA)、多普勒超声(doppler ultrasound,简称DUS)、声脉冲辐射力成像以及放射性核素肾图等均属于无创性检查[1~3].这些影像学检查方式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笔者针对在现代临床医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几种肾动脉狭窄影像学检查方式进行综述.

    作者:黄昌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挂线疗法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挂线疗法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切开引流治疗)和观察组(切开挂线疗法),每组32例,对比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结论 对于肛周脓肿患者,切开挂线疗法的疗程短,脓肿复发、肛瘘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电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给83例重型肝炎患者发放简易应对方式自评量表,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在患者住院期间,针对原因给予系统性、规范化健康教育,出院后利用信息、电话等随访平台全程跟踪干预,2个月后再次发放该量表,比较干预前后应对方式情况.结果 干预前患者积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为(1.30±0.45)分、消极应对维度平均分为(1.82±0.48)分,分别与全国常模(1.78±0.52)分、(1.59±0.6)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平均分明显提高(P <0.01),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平均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对重型肝炎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提高他们应对疾病的能力,主动调整不良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这种全程护理干预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护理工作的一种制度化、常规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梅;黄素琴;覃金艳;施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糖尿病(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危害在于高血糖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如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其致残、致病率很高.由于糖尿病与患者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故要全面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单靠药物治疗难以实现,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1],使其充分了解糖尿病相关知识,并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中心对辖区内126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芳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百色市壮族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菌株类型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本地幽门螺杆菌(Hp)菌株类型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中感染的分布特点,为幽门螺杆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自2006年9月至2007年2月因上腹部不适来诊并行电子内镜检查的百色市居民患者,以常规胃镜与镜下病变组织取材活检对胃十二指肠疾病做出诊断.同时取患者静脉血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p的细胞毒素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抗体,Ure阳性者确认Hp感染,据CagA和VacA表达结果的不同组合分为Ⅰ型(CagA+/VacA+)、中间型(CagA-/VacA+)、Ⅱ型(CagA-/VacA-)菌株.统计分析各菌型在其来源的各种胃十二指肠疾病间的分布状况和相关性.结果 Hp检出率为42.09%(362/860),3种菌型即Ⅰ型、中间型、Ⅱ型分别占60.77%、12.43%和26.80%;所有病例均有慢性胃炎,各菌型在其来源疾病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中间型、Ⅱ型菌株感染引起胃窦黏膜中-重度炎症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97.53%(79/81)、69.57%(16/23)、44.16%(34/77);慢性胃炎活动状态、肠化生、上皮内瘤变等病理组织学改变的菌型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型所占比率高.结论 百色市居民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以高毒力菌株Ⅰ型Hp菌株感染为主,细菌抗体分型可作为预测胃十二指肠疾病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的预测参考指标.

    作者:岑朝;黄赞松;周喜汉;梁玉美;尹毅霞;黄明宜;覃红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S100B与NSE在手足口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近年来,脑损伤的特异性生化标志物的研究受到了众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较多的关注.其中,通过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B)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以评估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正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笔者就S100B、NSE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功能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损伤的关系及在手足口病研究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

    作者:黄月艳;黄肯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后预防口咽并发症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氨磷汀在鼻咽癌放疗后预防口咽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在每次放疗30 min前均使用氨磷汀200 mg/(m2·d)静脉缓慢推注15分钟,并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 mg稀释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含漱;对照组仅给予重组人白介素-11 1.5 mg稀释加入0.9%氯化钠溶液50 ml中含漱.比较两组患者唾液腺分泌及口渴情况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口腔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唾液量减少50%以上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出现口渴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及7天的口腔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从治疗后第1天开始起口腔疼痛VAS评分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氨磷汀联合白介素-11含漱液含漱能有针对性地保护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损伤的口腔黏膜及唾液腺,减轻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素芳;唐爽;钟声学;文小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Bcl-2和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Bcl-2和HNF-3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非小细胞肺癌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NF-3β和Bcl-2的表达.结果 6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Bcl-2和HNF-3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51/65)和33.8%(22/65),癌旁正常肺组织Bcl-2和HNF-3β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9%(11/65)和84.6% (55/6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HNF-3β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Bcl-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HNF-3β和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5);HNF-3β低表达和Bcl-2高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TNM临床分期、病理组织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 HNF-3β和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推测HNF-3β和Bcl-2蛋白表达可共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可作为肺癌预后的一个适用新靶点.

    作者:覃春艳;罗维贵;黄霞;邓俊华;覃雪梅;苏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113例喉部病变

    喉部病变为耳鼻喉科多发病,常见的主要有声带小结、息肉、囊肿等,患者通常表现为声嘶,喉部异物感,影响工作生活,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大多需要手术.我科于2007年8月至2012年7月采用支撑喉镜联合鼻内窥镜行喉部病变手术113例患者,并与单独采用支撑喉镜手术治疗的67例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雄超;薛溅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高龄髋部骨折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低下、机体防御功能下降等因素,在骨折创伤及手术的打击下患者很容易引起多种并发症,肺部感染是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妇,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研究发现,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与心脑血管意外是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2].笔者对我院收治的92例高龄髋部骨折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庞妮;陈红贞;杨义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内分泌治疗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泌尿外科收治的80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不再行其他特殊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辅以内分泌治疗(氟他胺,每次0.25 g,每天3次口服),3个月后复查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比较患者术前、术后大尿流速、膀胱残余尿量及血PSA下降情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统计患者1年、2年、3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第6个月,实验组患者IPSS、QOL评分、大尿流速、残余尿量及血PSA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在术后1年、2年、3年生存率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应用TURP加双侧睾丸切除术安全有效,辅以内分泌治疗疗效更好.

    作者:倪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血清降钙素原在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中的应用

    感染性疾病多是由细菌或病毒入侵所引起,且以发热为主要临床症状[1],临床对于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难以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尤其是在疾病早期、病诉困难的婴幼儿患者中鉴别难度更大.处理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方法完全不同,临床一般通过分离病原菌进行鉴别诊断,但该方案需要一定时间,往往会延误佳治疗时机,阻碍临床救治[2].血清降钙素原(PCT)是一种新的诊断标志物.为总结PCT在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鉴别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督促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现将我院PCT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的应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李绍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MLPA及连锁分析对广西地区Duchenne型假肥大性肌营养不良症产前诊断分析

    目的 建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MD)家系的产前诊断方法并在广西推广应用.方法 采用MLPA技术及连锁分析技术对广西地区8个DMD家系进行了DMD基因诊断及产前诊断.结果 6例先证者检测出DMD基因缺失,产前诊断胎儿均未检测出DMD基因缺失.余下2个家系的先证者基因检测均未检出基因缺失/重复,通过联合应用MLPA和单体型连锁分析,结果产前诊断1例男性胎儿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另1例女胎未检出DMD基因缺失/重复.遗传咨询后,孕男胎夫妇决定终止妊娠,孕女胎夫妇决定继续妊娠.结论 MLPA能有效检出DMD基因的缺失/重复,联合应用MLPA技术及连锁分析技术进行DMD家系产前基因诊断有更高的准确性.

    作者:杜娟;许涓涓;韦波;付华钰;蒙达华;陈科;左文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硫辛酸治疗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4例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例,给予降糖降压等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给予0.6 g硫辛酸注射液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评分(TSS),并观测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治疗过程中观察不良事件.结果 经过两周治疗,治疗组患者的TSS总积分、疼痛积分、烧灼感积分、麻木感积分均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明显提高(P <0.05或0.01).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硫辛酸治疗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

    作者:罗宇家;杜强;王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