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

李鸿丽

关键词:膝关节损伤, 关节镜治疗, 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方式将其分为研究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治疗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身体恢复速度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在脑梗塞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96例脑梗塞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连个氟伐他汀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与对照组患者的75.0%相对比,两组治疗效率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DL-C高于对照组,而TG、TC、LDL-C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比常规方法治疗脑梗塞,应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神经功能损伤,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宝洪;王善全;于振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方法::选择来我院就诊的120例患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每组6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性治疗法,观察组接受科学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患治疗后期的临床症状表现、临床疗效评分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的病患,开展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案,能提升病患治疗效果,改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焦见荣;丁召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胃淋巴上皮瘤样癌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胃淋巴上皮样瘤样癌误诊原因.方法:对本院发现四例胃淋巴上皮样癌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胃镜检查与术后病理免疫组化有差异.结论:胃淋巴上皮瘤样癌特殊病理特点易致误诊.

    作者:白伟民;赵春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疗效,通过试验得出的有关数据判断多巴胺与甲肾上腺素在心源性休克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反映情况,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心源性休克的患者资料80例,将这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分配,每组人数均为40例.并将这40例每组的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多巴胺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多巴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去甲肾上腺素的治疗方式.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记录患者的身体反映情况,推测出28d之后患者的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及胃肠道发生率的数据,终得出有效结论.结果:终的结果显示出观察组患者在病死率、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疗效,能够很好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对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也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建议临床上广泛使用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治疗方式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帮助患者摆脱生命安全的威胁,降低对疾病的心理负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

    作者:方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作用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检查的120例慢性病患者为主要对象,运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宣传,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对两组受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1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曲阳春;于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分级诊疗制度下发展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的研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改革的深入,提出在分级诊疗制度下发展区域医疗中心重症医学科的理念.主要包括两方面:扩大重症医学科规模及强化学科建设、建立重症医学三级联盟.本文分析了目前阻碍重症医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作者:姚泓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2月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产妇并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状况;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针对组焦虑、抑郁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缓解作用,可缩短出血时间,加速出院,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升满意度.

    作者:邵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者随机加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用药分别为二甲双胍联合甲钴胺、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水平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水平,具有临床优良应用效果.

    作者:熊良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讨宫外孕患者合用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保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本县医院2013年12月-2017年2月收治的4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归入两组(21例/组)试验,Ⅰ组单纯接受甲氨蝶呤保守治疗,Ⅱ组同时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临床处理情况.结果:Ⅱ组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Ⅰ组,包块、腹痛消失时间显著短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接受血β-hCG水平、妊娠囊直径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血β-hCG水平显著降低,妊娠囊直径显著缩小,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宫外孕患者合用甲氨蝶呤及米非司酮治疗,方案治愈率高、症状恢复快,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邓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15-2017年金坛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中生活类饮用水源卫生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的动态变化,积累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保证供水水质卫生安全,促进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长期有效运转,金坛区疾控对于各大农村予以了饮用水相应的卫生检测,并总结结果如下[1].

    作者:杨亮;戴伟;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牙周病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

    目的:分析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牙周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牙周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惠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牙龈炎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张辉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选择的研究

    目的:观察并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及分娩时机、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来我院治疗及分娩的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按照血糖控制满意程度分为对照组(血糖控制不满意)与实验组(血糖控制满意),每组患者人数相同(各51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实验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发病率分别为21.57%、74.51%,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胎龄大于37周小于40周的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胎龄小于37周及大于40周的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顺产新生儿发病率显著优于剖腹产新生儿,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给予有效控制有利于新生儿生存质量的提升,分娩佳时机为37—40周.

    作者:姑丽巴合尔·玉苏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究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取20mm/s以及25mm/s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比较患者CT诊断结果及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采取螺旋CT为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时,临床中未检测出的病变数目更少,虽然普通CT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患者肺尖区、膈下区未检出情况以及直径超过5mm的病变情况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从整体上可以看出CT检查结果较为理想.结论:为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兰;张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分别纳入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护患沟通,观察组运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当中,应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爱玲;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嗅觉的影响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嗅觉反映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嗅觉治疗疾病,恢复身体健康,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医生事后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资料134例,并将这134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各为67例.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Wigand式开放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嗅觉改善情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让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28d之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中的评价,终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01%,普遍高于对照组的88.06%,对这两组患者治疗12周之后的嗅觉功能进行比较,也显示出观察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的治疗方式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嗅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摆脱疾病的干扰.

    作者:陈衍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配合医护工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各方而心理状况,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探究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33例)和实验组(33例),参照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应用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加用羟苯磺酸钙进行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苯磺胺酸能够显著降低患者24h尿蛋白定量、Scr、BUN及UAER水平,改善患者肾功能,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杨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中医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1].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现象,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国内临床医师针对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及预防采取了很多治疗措施,本文就国内常用的中医治疗及预防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简要综述.

    作者:王彩霞;张国兰;宋业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前列腺疾病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疾病,尤其是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近几年的高发使得前列腺的超声检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成为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规检查项目.以往我院常用的经腹部前列腺超声检査,图像的清晰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是将超声探头插入直肠中对前列腺进行扫描,具有检査图像清晰、测量准确,微小病变不容易遗漏等优点.我院超声科自2014年5月开展经直肠前列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目前共完成检查3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宋现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对高危妊娠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其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患者50例,对对照组的妊娠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对其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减少高危妊娠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增加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郑晓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