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良淦
目的:对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及疗效相关性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随机选取我院癫痫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的血药浓度,并用Eta系数将血液浓度和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表示出来.结果: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以及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之间的Eta系数分别是0.525、0.957、0.935.卡马西平血药浓度与治疗效果之间的Eta系数为0.538.结论: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和不良反应以及治疗效果之间存在相关性,而苯妥英钠、苯巴比妥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具有相关性,但是同治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弱,在临床中,为其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陈斌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心肌炎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心肌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50例心肌炎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5,实验组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和对照组(14.00%)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心肌炎患者采取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翁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在抗高血压治疗中采取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行短效联合治疗的41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长效单药治疗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样本组间数据.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舒张压标准差下降值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具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将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应用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均可获得显著作用,但长效单药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和培养对曲霉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呼吸道标本培养曲霉菌阳性患者,根据曲霉菌感染标准以及定植标准将所选患者分成感染组(25例)与定植组(95例),对两组患者呼吸道标本予以直接涂片及培养.结果:两组镜下与培养正常菌群情况、曲霉菌检出次数、基础疾病情况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呼吸道标本直接涂片与培养对曲霉菌定植与感染的区分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杨美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在慢性病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7月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检查的120例慢性病患者为主要对象,运用随机分配原则分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宣传,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对两组受检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100%,对照组为78.33%,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对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可进一步推广.
作者:曲阳春;于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就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2016年3月22日-2017年11月11日),通过就诊顺序单双号分组(分2组).分别给予综合护理、基础性护理干预,对比2组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二次出血率、并发症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干预对妇科阴道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确诊为阴道炎的门诊患者132例,将这132例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照料,而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的护理方式.一段时间的护理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等相关信息.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48%,高于对照组的89.39%.且观察组的患者当中有84.85%的患者接受行为良好,而对照组接受行为良好的患者仅占56.06%.对这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比较也显示出观察组情况更加优良.对照组复发率为10.61%,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52%.结论:对妇科阴道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能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体,对患者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郭庆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冠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5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分为对照组(未合并代谢综合征)和观察组(合并代谢综合征).收集所有入选患者一般资料,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其冠脉病变程度.结果:156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64例);两组一般资料相比,观察组患者男性比例、年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M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脉病变程度相比,观察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支病变患者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脉主干狭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比未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更严重,因此代谢综合征作为冠心病冠脉病变指标的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孔祥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利用ELISA方法对临沂市5个县区的150份煎饼样本进行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结果在140份样本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其中有21份样本含量超过20μg/kg,;在102份样本中检出了黄曲霉毒素B1,其中有26份超标;21份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样本属于小麦、大麦、其他谷物、小麦粉、麦片、其他去壳谷物类型,这为临沂市煎饼类食品的选材敲响了警钟.
作者:张元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主要分析在妇科手术病患医治中予以不同麻醉方式后,对其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因妇科疾病到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病患为研究成员,其收集的时间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1月,从中抽取76例,按照数量平等原则将其分为静脉组以及静吸组,分别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对二组病患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术后48小时镇痛泵使用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相关评价.结果:(1)术后不同的时间病患的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在术后12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高,在术后4小时与12小时之间,静脉组病患的疼痛评分为低于静吸组,P<0.05.术后24小时阶段、48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2)二组病患术后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使用例数,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妇科病患中开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较佳,因而在实际的妇科疾病手术医治中可根据病患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吕绪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不同前纵膈病变的CT特征性表现特点和C肽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前纵隔病变患者进行分析,所有对象都进行CT诊断,并分析诊断结果.结果:36例患者中,恶性病变的有5例,良性病变的有31例.所有患者经过CT诊断有30例表现为良性病变,而恶性病变显示有4例,准确率是94.4%.其中误诊率是5.5%,漏诊率是0.有2例属于假阴性,敏感性是80.0%,特异性是96.7%.结论:选择CT检验对不同前纵隔病变患者,可以明确显示病灶,而且临场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率非常高,值得推广.
作者:林雪涛;周凌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心室率及转复为窦性心律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地兰,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应急状态,争取抢救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司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8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D-二聚体水平情况.结果: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和治疗疗效能够通过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李加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应用术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80例予以研究,并将之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组组和观察组均实行常规护理,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术后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无论是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还是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在术后给予其延续性护理模式,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孙建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配合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舒适度、生活质量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观察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均行同期手术,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比较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8%,根据结果分析,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5.2±3.31)d,对照组为(20.5±4.58)d,研究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治疗,应用预见性护理程序,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孙晓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肝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可对人类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其主要于人体以及动物肝脏管内寄生,一般由食半生或全生鱼虾引起.肝吸虫病病情进展严重时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和胆管炎等,极易伴有细菌感染.本次主要对2017年邳州市肝吸虫流行情况展开调查,以期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防治,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任建庆;刘体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平均分床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人和家属对护理工作质量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l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应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质量,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
作者:许正艳;曹小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45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脑卒中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改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静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发现,85例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4例(4.71%),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7.06%),术后心绞痛5例(5.88%),梗死部位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95.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12%.结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且预后佳,但难以阻止病情的进展,故临床上要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进一步改善预后,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庭家;周阳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