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目的:主要分析在妇科手术病患医治中予以不同麻醉方式后,对其术后镇痛的有效性.方法:收集因妇科疾病到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病患为研究成员,其收集的时间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1月,从中抽取76例,按照数量平等原则将其分为静脉组以及静吸组,分别予以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对二组病患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术后48小时镇痛泵使用例数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进行相关评价.结果:(1)术后不同的时间病患的疼痛评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在术后12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高,在术后4小时与12小时之间,静脉组病患的疼痛评分为低于静吸组,P<0.05.术后24小时阶段、48小时阶段,二组病患疼痛评分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2)二组病患术后不良反应以及镇痛泵使用例数,不存在较大的差距,得到P>0.05.结论:在行腹腔镜手术医治的妇科病患中开展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全凭静脉麻醉措施以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较佳,因而在实际的妇科疾病手术医治中可根据病患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
作者:吕绪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了解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为确定疾病控制重点调整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信息,按ICD-10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结果:2017年我镇户籍居民死亡286人,总共的死亡率是:756.57/10万.总共的死亡率中,男性人群占据了884.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6.37/10万),女性636.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1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先五位即心血管病症、恶性肿瘤、损伤、呼吸系统病症与心脏病.结论:慢性病是我镇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作者:张明;许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阿司匹林、血栓通联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82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单一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栓通,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7d、治疗14d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5.37%(35/41),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用药治疗的同时,联合血栓通应用,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晓华;肖爱玲;李晓光;尹魁明;李红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2月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产妇并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状况;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针对组焦虑、抑郁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缓解作用,可缩短出血时间,加速出院,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升满意度.
作者:邵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配合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舒适度、生活质量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4例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II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β-Hg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B超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7.50%),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显著高于治疗组(4.17%),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β-Hg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B超下段异常回声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向爱宝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82例,其中41例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并发症,记为观察组,其余41例下肢骨折患者未出来深静脉血栓并发症,记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患者未进行功能锻炼、有合并症、早期未实施下肢自主活动、多发骨折、80岁以上患者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引发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胸外重症手术患者100例:A组(n=50)实行全面护理,B组(n=50)实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干预后的PCO 2、PO 2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选择全面护理模式对胸外重症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其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不同种类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一2016年5月收治的5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25例,其中观察组在治疗中采用罗红霉素,对照组在治疗中采用阿奇霉素,两组治疗均以一周为1疗程治疗.治疗1疗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的药学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呼吸道感染中,罗红霉素的治疗效果更好,且不良反应很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孙元东;于丽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慢性肾炎肾脏的体积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至2017年6月中收治的140例慢性肾炎患者,用B超观察患者肾脏体积大小,比较肾脏体积与病程、肾炎类型以及肾功能的关系.结果:140例患者中有78为肾脏体积缩小,占比率达到55.7%,病程5年以上者较5年以下者肾脏体积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炎类型为肾病型与正常组肾脏体积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血压及普通型明显小于正常组(P<0.05),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以及尿毒症期肾脏体积明显小于正常组,且尿毒症期肾脏体积缩小明显(P<0.05).结论:慢性肾炎患者易出现肾脏体积缩小,且程度与病程、类型及肾功能情况有关,病程越长、肾炎类型为高血压型以及病情进展至尿毒症期患者的肾脏体积缩小明显,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李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在抗高血压治疗中采取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行短效联合治疗的41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长效单药治疗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样本组间数据.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舒张压标准差下降值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具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将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应用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均可获得显著作用,但长效单药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肝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寄生虫病,可对人类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其主要于人体以及动物肝脏管内寄生,一般由食半生或全生鱼虾引起.肝吸虫病病情进展严重时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和胆管炎等,极易伴有细菌感染.本次主要对2017年邳州市肝吸虫流行情况展开调查,以期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防治,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作者:任建庆;刘体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20.2±2.3)d少于常规组(26.5±4.1)d,且满意度(94.6±3.4)分高于常规组(83.4±3.7)分(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脑出血患者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紧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苗;赵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CT诊断对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6例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采取20mm/s以及25mm/s对患者进行扫描,分析比较患者CT诊断结果及螺旋CT诊断结果.结果:采取螺旋CT为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时,临床中未检测出的病变数目更少,虽然普通CT检查与螺旋CT检查在患者肺尖区、膈下区未检出情况以及直径超过5mm的病变情况差异并不明显,但是从整体上可以看出CT检查结果较为理想.结论:为肺部转移性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王秀兰;张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取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随访发现,85例患者中,因急性心肌梗死死亡4例(4.71%),发生非致命性心肌梗死6例(7.06%),术后心绞痛5例(5.88%),梗死部位与冠脉支架介入治疗无明显相关性.经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术后1年生存率为95.29%,术后3年生存率为94.12%.结论:冠脉支架介入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显著,且预后佳,但难以阻止病情的进展,故临床上要对可控危险因素进行积极干预,进一步改善预后,提升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曹庭家;周阳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选择开腹手术,对照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对治疗方法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疗效较佳,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明平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神经外科收治的侧卧手术体位的手术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4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办法的基础上,再采用皮肤压疮干预性护理措施.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腰肌、颈肩、下肢的疼痛率,压疮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对比观察组患者总压疮发生率为5.88%,远高于对照组的23.53%,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侧卧手术体位患者采用皮肤压疮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皮肤压疮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康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苏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虹吸管抽水器在床上洗头的应用.方法:将100例卧床患者分为单、双号组,单号组用常规方法洗头,双号组给予虹吸管抽水器在床上洗头.对虹吸管抽水器在床上洗头的应用进行效果评估.结果:双号组好评率高于单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单号组耗时大于双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单号组差评率大于双号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洗头方法相比,虹吸管抽水器组患者洗头用时少,满意度高.
作者:范声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剖腹产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且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妇产科进行剖腹产手术,并且在手术中出现出血状况的产妇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出血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同时在治疗的过程中分析和总结出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经过研究发现,这50例剖腹产产妇出现出血的情况,主要是由于宫颈乏力、凝血障碍、子宫肌瘤、伤口撕裂、胎盘等因素造成,对产妇进行预防出血防治措施之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产妇出血的情况与进行预防措施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剖腹产手术出血原因的分析和总结之后,医护人员在产妇生产之前和之后都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降低手术的出血率,提高生产质量.
作者:李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诊治的13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A组(n=45,用雷贝拉唑治疗)、B组(n=45,用奥美拉唑治疗)、C组(n=45,用泮托拉唑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为95.56%,B组为93.33,C组为91.12%,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B组为2.22%,C组为4.44%,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