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声念
目的:比较在抗高血压治疗中采取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以及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参照组纳入行短效联合治疗的41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长效单药治疗的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样本组间数据.结果:统计结果表明,实验组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计算值、收缩压下降值、舒张压下降值、收缩压标准差下降值、舒张压标准差下降值对比参照组,统计学差异具有参考意义(P<0.05).结论:将短效联合与长效单药应用在抗高血压治疗中均可获得显著作用,但长效单药效果更显著.
作者:刘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的影响.方法:回顾2016年1月-2017年2月8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产妇并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针对组施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干预前后产妇焦虑、抑郁状况;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结果:针对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停止出血时间、产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状况相近,P>0.05;干预后针对组焦虑、抑郁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组产后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症状有缓解作用,可缩短出血时间,加速出院,减轻产妇心理负担,提升满意度.
作者:邵晓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运动恢复指数、认知程度恢复等级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预后恢复力以及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带蒂额瓣帽状腱膜修复累及前颅底及眶纸板的鼻腔鼻窦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7年5月治疗的5例累及前颅底及眶纸板的鼻腔鼻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带蒂额瓣帽状腱膜修复治疗,分析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本组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未见颅内出血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随访半年,带蒂额瓣帽状腱膜存活率为100.00%,创面均一期愈合,带蒂额瓣各指标、带蒂额瓣良好,无带蒂额瓣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合理设计和规范操作,带蒂额瓣帽状腱膜可用于修复前颅底及眶纸板缺损,可恢复缺损处的形态、重建感觉功能,创伤性小、预后良好、疗效满意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杨洪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分为三组,A组(托吡酯组)、B组(卡马西平组)、C组(丙戊酸钠组)患者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0.0%、83.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B组的23.3%和C组的20.0%(P<0.05).结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相当,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胡会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收治脑梗死患者45例,采用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脑卒中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改善.结论:氯吡格雷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静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消化科诊治的135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式分组,A组(n=45,用雷贝拉唑治疗)、B组(n=45,用奥美拉唑治疗)、C组(n=45,用泮托拉唑治疗),对三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临床疗效为95.56%,B组为93.33,C组为91.12%,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B组为2.22%,C组为4.44%,三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效果均较为理想,临床上可综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治疗药物.
作者: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奥曲肽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随机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1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实验组80例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与D-二聚体水平情况.结果:实验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和治疗疗效能够通过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李加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影像学检查在非创伤性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引用价值比较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此治疗的64例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都进行超声、X线以及CT检查,观察并比较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的符合率.结果:CT影像检查的符合率高于其他两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非创伤性急腹症采取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其能够缩短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治疗疗效以及对患者的嗅觉反映情况,帮助患者恢复嗅觉治疗疾病,恢复身体健康,并为临床医学提供治疗经验,帮助医生事后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患者.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资料134例,并将这134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人数各为67例.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Wigand式开放手术治疗,而对观察组患者则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一段时间的治疗结束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嗅觉改善情况,记录有关数据,以便结果分析.结果:让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28d之后对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中的评价,终显示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7.01%,普遍高于对照组的88.06%,对这两组患者治疗12周之后的嗅觉功能进行比较,也显示出观察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的治疗方式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患者,具有更佳的治疗疗效,能够有效的恢复患者的嗅觉功能,值得广泛应用,帮助患者早日恢复身体健康,摆脱疾病的干扰.
作者:陈衍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配合医护工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各方而心理状况,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患者(冠心病),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41例,分别采用阿司匹林(对照组)以及氯吡格雷(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别为95.12%(观察组)、92.68%(对照组),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大于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观察组)、19.51%(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均能有效治疗冠心病,但氯吡格雷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石凤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者随机加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用药分别为二甲双胍联合甲钴胺、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水平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水平,具有临床优良应用效果.
作者:熊良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的方法建立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借助于乙腈进行提取的样品,并通过氨基固相萃取柱仪器进行净化处理,利用气相色谱方法对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8种有机氯类农药在0.05mg/L至1.00mg/L的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结论:利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水产品中8种有机氯类农药残留效果良好,并且该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作者:刘振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选取我院就诊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对比治疗前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神经症状采用NIHSS量表评分统计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后溶栓效果显著,可缓解神经症状,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极高.
作者:侯东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分析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了解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水平及死因顺位,为确定疾病控制重点调整疾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死因监测系统收集2017年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信息,按ICD-10进行编码统计,分析望亭镇户籍居民死亡原因和死因顺位.结果:2017年我镇户籍居民死亡286人,总共的死亡率是:756.57/10万.总共的死亡率中,男性人群占据了884.96/10万(标化死亡率为486.37/10万),女性636.0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12/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原因先五位即心血管病症、恶性肿瘤、损伤、呼吸系统病症与心脏病.结论:慢性病是我镇居民死亡的头号杀手.
作者:张明;许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硬核白内障治疗的5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的检测中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好于采用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手术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改善治理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秦雪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胸外重症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分组2014年1月-2017年5月本院接诊的胸外重症手术患者100例:A组(n=50)实行全面护理,B组(n=50)实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干预后的PCO 2、PO 2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选择全面护理模式对胸外重症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促进其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
作者:苏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运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腹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相当,术中、术后情况较好,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剔除肌瘤个数方面,前者更具有优势,应临床患者的适应症及术者操作经验,选择适合的术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分析胺碘酮与西地兰治疗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急诊科接诊的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88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名,对照组采用西地兰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心室率及转复为窦性心律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危重症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西地兰,能快速有效的改善患者机体应急状态,争取抢救时间,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作者:司建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