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牙周病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

张辉文

关键词:牙周病, 正畸治疗, 亚洲维护,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病的正畸治疗与牙周维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牙周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4例患者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牙周指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1.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周病患者实惠正畸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和减轻患者的牙龈炎症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粘液瘤致基底动脉梗死溶栓1例

    缺血性脑卒中约有15%-20%为心源性脑栓塞,尤其在45岁以下的人群中比例更高,大约占23%-36%[1].引起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主要包括心脏瓣膜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感染性心内膜炎、心房粘液瘤等.

    作者:韩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评价

    目的:研究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接诊的160例血常规检验病患为研究对象,并将之按照数字抽签原理分成甲、乙两组(n=80).甲组实施静脉采血,乙组实施末梢采血.综合分析并比较两组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甲组的PLT、WBC与HB等指标的百分比数值含量均明显比乙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选择静脉采血法,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房翠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究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患者随机加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治疗用药分别为二甲双胍联合甲钴胺、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水平提升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上,采用达格列净联合甲钴胺的治疗方案,可有效提升患者神经传导水平,具有临床优良应用效果.

    作者:熊良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观察优化ICU基础护理流程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作用.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患者人数相同,其中第一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内容,第二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流程优化之后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其在护理完成之后,患者的存活率和感染几率得到了有效的降低,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统计数据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ICU重症患者,其采用优化后的基础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护理期间发生感染的几率.

    作者:陈常玲;纪涛;吴再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康复效果及致残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IHSS评分、FMA评分、BM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

    作者:娄小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高危妊娠患者心理状态及分娩的影响

    目的:对高危妊娠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对其心理状态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的100例高危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患者50例,对对照组的妊娠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法对其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其进行护理,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性护理方法对高危妊娠患者进行护理,能够减少高危妊娠患者的心理压力,缓解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患者的抑郁情绪,有利于增加患者的睡眠质量,在临床护理领域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作者:郑晓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两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运动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平均住院时间、运动恢复指数、认知程度恢复等级上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应用疗效确切,具有较高预后恢复力以及较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雷;王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效果

    目的:研究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前来我院就诊的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将普通钢板内固定术和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分别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不同组别患者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指标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患者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更优,临床应用价值突出.

    作者:姜学军;苏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合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心肌炎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100例心肌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50例心肌炎患者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曲美他嗪及黄芪注射液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50例心肌炎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4.00%),P<0.05,实验组5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和对照组(14.00%)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心肌炎患者采取曲美他嗪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毒副作用较小.

    作者:翁玮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介入溶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患者分成两组,其中一组为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配合程序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舒适度、生活质量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程序化护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溶栓患者生存质量影响较为理想,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永访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分析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42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护理)和实验组(综合护理),每组71例.结果:实验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1.4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5.49%,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34.97±10.43)h,住院时间为(9.38±2.1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52.49±12.53)h和(14.29±3.6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降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

    作者:夏亚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效果、相关知识掌握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关知识掌握度、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其配合医护工作,明显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各方而心理状况,患者对医护工作满意程度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王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2015-2017年金坛区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情况分析

    为了提升农村中生活类饮用水源卫生管理水平,深入开展农村生活饮用水日常监测,及时了解水质及经水传播疾病的动态变化,积累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资料,保证供水水质卫生安全,促进农村生活饮用水安全长期有效运转,金坛区疾控对于各大农村予以了饮用水相应的卫生检测,并总结结果如下[1].

    作者:杨亮;戴伟;陈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研究护士共情能力在老年脑卒中患者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中分别纳入患者8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临床护理,对照组运用常规方式进行护患沟通,观察组运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护患沟通的总满意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P<0.05).结论:在老年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当中,应用护士共情能力进行护患沟通,能够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肖爱玲;刘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硬核白内障治疗的50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采用分组治疗的方式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观察组在手术结束后不同时间的检测中患者的角膜散光度显著好于采用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手术在硬核白内障的治疗中能够发挥更好的效果,帮助患者更快地改善治理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更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秦雪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58例分析

    目的:研究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8例,均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终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58例患者痊愈24例,痊愈率为41.38%;好转31例,好转率为53.45%;无效3例,无效率为5.17%;总有效55例,总有效率为94.83%,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来说,采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的方法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永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临床效果

    目的: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脑炎继发癫痫患者分为三组,A组(托吡酯组)、B组(卡马西平组)、C组(丙戊酸钠组)患者各3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B组、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80.0%、83.3%(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低于B组的23.3%和C组的20.0%(P<0.05).结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托吡酯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疗效相当,但托吡酯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胡会婷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1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5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20.2±2.3)d少于常规组(26.5±4.1)d,且满意度(94.6±3.4)分高于常规组(83.4±3.7)分(p<0.05).结论:通过预见性护理,能够帮助脑出血患者减少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紧密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杨苗;赵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

    目的:对比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9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运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剔除肌瘤大直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少于腹腔组,剔除肌瘤个数多于腹腔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运用效果相当,术中、术后情况较好,但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剔除肌瘤个数方面,前者更具有优势,应临床患者的适应症及术者操作经验,选择适合的术式.

    作者:陈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实施CT增强扫描检查的86例患者.按患者入院顺序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并对两组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CT增强扫描检查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该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志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